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主要原因是
①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方针并制定了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②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③积极改善对华关系,大力拓展中国市场
④重视教育,提高民族素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面漫画中的人物是杜鲁门和斯大林。该漫画反映出当时

A.美苏两国实力势均力敌
B.美苏对峙局面日益加剧
C.两大阵营开始军备竞赛
D.美苏间核战争一触即发
3 . 2018年1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建立“欧洲联军”。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坚持让欧洲分担北约的“军费负担”,俄罗斯总统普京则认为,欧洲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他们想在国防和安全方面保持独立主权是很自然的。材料表明
A.欧洲联军和北约源于“冷战”
B.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C.霸权主义正威胁世界和平
D.美苏在欧洲展开激烈争夺
2019-03-27更新 | 1548次组卷 | 3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72年,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这表明
A.美国实力削弱,调整对欧政策
B.两极格局结束,美国重视西欧
C.美国霸权丧失,寻求欧洲支持
D.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一开始,“极”就是一个西方政治概念。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提出: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考虑问题,今天的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然而,对于整个冷战时的国际格局,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认识是“两极”格局,而非“多极”格局,实际上是基于军事力量的对比来划分国际政治格局。冷战期间,由于美苏两国拥有超强的军事力量,并且基本上断了国际政治事务的处理权,因此”两极”格局得到普遍认同。苏联的解体,使大国控制世界的总体能力有所下降。松散的世界导致冷战结束以后的地区冲突、民族问题和恐怖主义急剧上升。

——摘编自王洪涛《国际格局中的极化问题研究》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时期两极格局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2019-03-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75年1月,美国驻苏大使在发给华盛顿的外交信函《文化展示:流行音乐组》中建议,应该优先考虑像麦克林《美国派》之类的摇滚乐或米歇尔的乡村音乐《巴黎自由人》……尽管这将是一场全新的苏联之旅,相信进行尝试的时机已成熟。这反映了
A.世界文化中心的转移趋势
B.美国冷战手段的多样性
C.文化传播取代了政治斗争
D.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18-19高一·全国·期末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会议

材料二   第二条……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拖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并对友好和平的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

第四条: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1993年的一次谈话

材料四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毕竟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我们必须领导革命……建立一个按照美国价值标准建立的世界新秩序。”原国务卿克里斯托夫说:“‘冷战’的结束正在使美国的领导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据材料二指出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
(2)据材料一、二,指出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是怎样的?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很多权力中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材料三、四中,反映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9-02-17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期末检测(一)-2018-2019版历史创新设计课堂讲义同步系列(人教版必修1)
8 . “冷战”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标志美苏“冷战”开始的事件发生在
A.1945年
B.1947年
C.1949年
D.1955年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这些表现,有时会使人想到美国的压力可能是建设欧洲的重要因素。……美国并不是欧洲的一部分……这在地图上是可以看到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合作是欧洲一切组织建设的基础。”“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在当前,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

——戴高乐

材料二   2013年10月以来,发生了涉及欧洲多个国家领导人的“监听门”事件,虽然欧洲国家对美国的监听行为表示不满,并要求美国作出解释、停止监听,但也仅此而已。从欧洲政要的言论来看,欧洲国家并没有打算对美采取报复措施,也无意令事态升级。从美方来看,美政府虽未进行公开、认真的道歉,但也尽力采取措施息事宁人,不断好言好语地安抚愤怒中的欧洲盟友。……“监听门”虽令美欧关系雪上加霜,引发欧洲媒体和民众的不满,但只能算是美欧关系中的“战术问题”,并未动摇美欧战略合作的根基,也不大可能影响双方在叙利亚、伊朗核问题、反恐等问题上的合作

——《法治周末》贾春阳


(1)根据材料一,概述戴高乐“欧洲观”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三中关于“监听门”事件对美欧关系影响的观点并说明其依据。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欧关系演变的基本特征及原因。
2019-02-02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指出,“冷战是两个远房表兄弟之间就实现这个世界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最好的道路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不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朋友与敌人之间的竞争。”由此可知:
A.冷战下的各国始终处于敌对状态之中
B.冷战的实质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竞争
C.意识形态分歧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因素
D.冷战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