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的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既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                         ——苏兹贝克《七大洲风云四十年》

回答.
(1)据材料一,戴高乐总统谈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1967年,欧共体成立时是由哪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的?
(3)据材料二说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又有何变化?这一变化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2016-11-18更新 | 8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恒学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杜鲁门主义的出笼D.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2016-11-18更新 | 6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恒学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世纪60年代美国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提出建立“多边核力量”的计划,该计划规定:此约拥有核武器的美、英、法三国把各自的核军事力量都交给北约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上述计划遭到法国强烈反对而未能实现。法国不顾美国阻挠,建立了不受北约指挥的独立核力量。
材料二:1958年以法国、西德为首成立了包括西欧6国参加的欧洲共同体组织(简称欧共体)。70年代又有英国等西欧4国加入。扩大后的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美国,经济增长率也超过了美国。欧共体在60年代主要致力于“经济一体化”,统一各国的关税、财政政策,70年代又加紧实行“政治一体化”,定期召开政府首脑会议,表示要使欧洲“用一个声音在世界上说话”。
材料三:1969年,尼克松任美国总统后声称:同西欧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坚决拒绝了国内一部分人从欧洲撤军的建议,还把越南战争后从亚洲撤出的军队调往欧洲。尼克松还声称:美国继续对西欧施加“支配性影响”,就会“自取失败”;美国应调整同西欧国家的关系,同西欧国家“加强磋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以上均摘自《世界近现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美国提出把美英法三国的核军事力量都交给北约统一指挥的目的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②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本世纪60、70年代西欧国家同美国关系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主要原因。
③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尼克松政府为什么要加强在西欧的军事力量。
2016-11-18更新 | 9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4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了失败
B.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C.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少经验,不够成熟
D.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2016-11-18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5 . 马歇尔计划使美国得到的经济利益主要是
A.控制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命脉B.使欧洲成为美国的原料产地
C.扩大了美国的海外销售市场D.收回了战争中在欧洲的贷款
2016-11-18更新 | 7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德国和日本都曾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今天两国对这段历史的反思态度却不同。据此回答:
(1)比较二战后初期,盟国对德国和日本处置的异同,分析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
(2)战后50~70年代初,德日两国都经历了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比较两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不同原因。
(3)今天面对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逆流,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
2016-11-18更新 | 2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7 . 二战后,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B.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C.杜鲁门主义发表D.马歇尔计划实施
8 . 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经济改革成效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
A.片面发展重工业和执行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工业化方针
B.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的模式
C.执政党和政府脱离了群众
D.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
2016-11-18更新 | 7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甘肃省康县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年冬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从1月到3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冰堵住了泰晤士河口;运载着食品给养的火车转眼之间就冻在铁轨上;驶往巴黎的运煤船被冰块堵在水上航行不得。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

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食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万。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羊、3万头牛冻饿而死。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际,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

——【英】弗·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材料二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之前,显然地,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取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取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10 . 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D.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2016-07-25更新 | 25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2013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