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20世纪70年代,随着欧洲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一方面在维护美欧联盟的前提下,增强西欧的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通过北约,通过美国在西欧的驻军和核武器来“保护”西欧安全。这说明了
A.西欧与美国之间结成军事同盟
B.西欧与美国之间既依赖又竞争
C.西欧国家已彻底摆脱美国控制
D.美国在西欧的政治地位已丧失
2 .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但“冷战”的“化石”仍然存在。属于“冷战”化石的是
A.北约
B.华约
C.欧盟
D.上海合作组织
3 . 《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图中提取信息,围绕“世界发展趋势”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

5 . 在某同学所写的论文中有“三八线”“柏林墙”“北约”“华约”“古巴导弹危机”等历史名词,由此可推断他研究的是
A.经济一体化
B.美苏两极对峙
C.两极格局瓦解
D.政治多极化
6 . 1947年2月英国外交部就希腊、土耳其发生的危机照会美国国务院,希望美国能够承担起援助的责任以避免这两国落入非英美势力的控制之中。于是,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了重要演讲,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这指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2018-06-19更新 | 506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喀什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
8 .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2018-06-09更新 | 3705次组卷 | 6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指出:不发达地区必须有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来满足人民的各种希望,倘若他们遭到挫折,希望破灭,就会转而追求那些鼓吹通过专制取得发展的“异端邪说”。据此可知
A.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逐渐提高
B.经济不发达地区易陷入专制统治
C.美国致力于战后各国均衡发展
D.美国将经济援助作为冷战的手段
10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11年,日本再次联合德国、巴西、印度发起入常攻势。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美国霸主地位的日益衰落B.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的推动
C.战后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成为经济大国D.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