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   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后,大国实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2 .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这表明
A.美国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B.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D.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2019-02-03更新 | 285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第二次是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B.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C.美国对以苏联发动了“冷战”D.苏联军事实力、国际地位提高,与美国争夺霸权
4 .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2019-01-30更新 | 2939次组卷 | 49卷引用:新疆沙雅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动荡与和平交替变换的局面。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1946年)丘吉尔提出“一个明确而实际得行动建议”,号召英、美结合特殊的“兄弟联盟”,共同垄断“制造原子弹的秘密”,“配备一支国际武装力量”,联合使用两国遍布全世界的海、空基地,在联合国机构之外联合起来对付俄国。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美]沃尔特·拉弗背《美苏冷战史话1945—14975》
材料三: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2002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98828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31.54%。
另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2008年年鉴显示,美国2007年军费开支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5468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的45%。
材料四:美国在冷战后无法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性帝国,而其存在本身又构成了其他各主要大国联合制衡的目标。
——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球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号召英、美……联合起来对付俄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什么影响?在军事方面美国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威力”受到那些国际力量的限制?
(3)上述材料反映出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3分
2019-01-30更新 | 6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新疆乌鲁木齐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B.欧盟成立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D.两极格局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2019-01-30更新 | 2764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3-2014年山东桓台一中沂源一中高二下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2019-01-30更新 | 1840次组卷 | 3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实验班冲刺卷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一些特征实际上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就已经形成。在如何划分欧洲势力范围问题上,美英所代表的西方和苏联在雅尔塔达成了所谓的“巴尔干百分比”,即苏联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有90%和75%的优势;英国(连同美国)在希腊占90%的发言权;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苏联与西方平分秋色。“巴尔干百分比”的特征有
①大国强权            ②两分天下             
③冷战对峙            ④美苏争霸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④
10 . 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2019-01-30更新 | 1718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领航卷历史试题2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