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在欧洲扩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大量吸纳东欧国家加入,提出北约“战略新概念”;而在亚太地区强化美日军事同盟关系,提出了“美日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这反映出(       
A.门罗主义政策的延续B.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
C.冷战竞争的烈度增强D.世界局势日益动荡不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学者指出,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目标不是联邦政府类型国家的,而是应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的制度与程序,由此形成一种共同的外交与安全、渐进而调谐的税收与经济政策,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社会福利体系。该学者意在说明欧洲一体化(     
A.致力于构建超国家联合体B.着眼于欧洲国家之间关系的和谐
C.冲击了冷战下的霸权主义D.避免了主权国家三权分立的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二战后,苏联在发展中国家援建的项目多集中于国营企业,有3/4属于重工业,其中钢铁工业项目更是占到了1/3。如在阿富汗的工业总产值中,苏联援助企业产值占45%,在国营企业中则占到70%。由此可见,苏联的经济援助(       
A.移植了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B.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发展
C.服务于扩张霸权的战略需要D.深刻改变了世界工业布局
4 . 下表为1945—2020年联合国的发展概况。下表内容可用于佐证(     
阶段时间概况
第一阶段1945年至1990年本应成为战后世界“主角”的联合国,却成为冷战的“配角”,联合国的作用被弱化和边缘化
第二阶段1990年至2010年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数量不断增加。尽管联合国的作用上升,但其权威却不断受到挑战
第三阶段2010年至2020年联合国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同样突出,联合国改革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A.合作共赢成为了时代的潮流B.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
C.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的推进D.第三世界国家的异军突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国对抗中,“厨房”一度被赋予了新寓意,充当了“联结国家、市场与家庭技术政治的节点”。在众多博览会上,它被美国政府视为科技进步的象征。在某些大国政治家眼中,“厨房”并不仅是一种国家形象隐喻,还扮演着“核军备竞赛的外交代理品”的角色。这些反映出当时(     
A.美苏争夺焦点是中间地带B.霸权主义已不得人心
C.新兴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D.冷战对峙具有隐蔽性
6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人们可以轻松地在一张世界地图上找到欧洲,并标注出其边界。但是要找到西方的具体方位,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从地理上讲,它不是一块边界分明的地区,而是一片在历史变迁中边界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群岛,以及一种在政治上以类似方式建构的国家形态。长期以来,西方仅仅是指一种自然方位:日落之处;还有一层衍生意义,即尽头和往生世界。事实上,相较于“欧洲”,“西方”的概念具有更多的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的色彩,争议也更大。即便是在西方国家内部,也是这种情况。西方的拥趸——把西方视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文明,会被扣上傲慢的欧洲中心主义论者、新帝国主义者,甚至是种族主义者的帽子。反过来,西方的批评者,则容易被贴上对人类最崇高理想的背叛者和说自己国家坏话的人之类的标签。历史表明,“西方”的概念是必要的。第一,当欧洲人越过欧洲半岛的边界并远离他们的大陆而去的时候,“欧洲”的概念已然不够,需要添加一些新的要素或者需要表述得更加准确,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方”。第二,西方需要它的对立面,它因与其它的概念有所区别才得以存在。用莱因哈特·柯塞勒克的话说,“西方”是一个不对称的概念。说它不对称,是因为在此概念的内核中嵌入了一种对自身优越的想象。非西方的,始终被视为低劣的。因此,“西方”是一个充满傲慢的概念。第三,我们所讨论的现代西方概念,如果撇开第一点中的“外欧洲”维度,那么它在空间上的范围要比欧洲更小。西方的概念始终能在欧洲境内划出一道分界线。这道分界线的前身,就是以前天主教与东正教在宗教上的分野。对于19世纪欧洲的自由派和民主派人士来说,“自由西方”的对立面在欧洲大陆内部的专制,即沙俄帝国。因而在20世纪初通过反对布尔什维克的俄国将这一对立面的建构重新激活,也就并不困难了。而对于20世纪中期的西方而言,它的首要对手是国际法西斯主义,次要对手是1945年之后的苏联共产主义。它在当下的对手则相对比较模糊:“伊斯兰恐怖主义”这个关键词有时可以概括,但也不尽然。

——摘编自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何谓西方?——一个富有争议概念的多义性》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2年,由美国政府创办的广播电台“美国之音”开播,负责大规模的对外宣传工作。1953年,美国新闻署成立,其主要任务是对外解释宣传美国政策,介绍美国文化。这些举措(     
A.与世界文化多样性趋势相适应B.旨在传播西式的生活价值观
C.有意构建时代需要的国际战略D.利用舆论侵蚀苏联意识形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8年后,美国对日处置从最初提出的设想到最后形成的结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先确定的是把日本作为战败国进行管制和剥夺(解除武装、赔偿等),和约签订后撤走占领军。后来实际上是把日本作为新的盟国看待(重新武装、免除赔偿等),和约签订后美军继续留驻日本。美国对日政策的调整(     
A.源于遏制战略的政治需要B.旨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C.削弱了日本全球战略地位D.导致了亚洲“热战”爆发
9 . 1956年,日本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到了20世纪70年代,日本现代化钢厂的产量与美国钢铁工业持平。1960-1984年,日本汽车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例从1%上升到23%。日本还大力开展对外经济援助,提升自身形象。这表明,日本(     
A.与西方的贸易摩擦加剧B.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C.迅速完成了工业化进程D.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2024-05-12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参议员麦卡锡大肆宣扬极右翼思想,许多民主进步人士被扣上亲共亲苏的帽子而遭到迫害,就连职业棒球队辛辛那提红人队(Reds) 就因为名字里带有红色含义而被迫一度改名为红腿队(Red legs)。这一现象(     
A.源于军备竞赛逐步升级B.助推反战和平运动高涨
C.体现了美式民主的虚伪D.反映了冷战对峙的加剧
2024-05-11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八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