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表是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世界政治世界经济
1946—1955年计划美苏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亚洲热战:北约和华约对峙;万隆会议召开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生效;法德和解、西欧经济复苏并开始走向联合
1956—1966年美苏争霸,双方互有攻守;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登上政治舞台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苏联社会主义改革;西方国家加大国家干预经济力度
1967—1979年美苏争霸,苏攻美守;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苏联入侵阿富汗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滞胀”危机困扰资本主义世界;中国开始改革开放

——摘编之彭树智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政治和经济信息,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2 . 27.请考生从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请将答题卡上所选答题的题号涂黑。
(一)【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政策”。联邦德国推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对外政策,拒不承认战后欧洲边界,也拒不承认民主德国是一个独 立主权国家,坚持不与民主德国建交的任何国家(除苏联外)建立外交关系。进入60年代,这种政策大大限制了它的外交舞台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勃兰特主张改变联邦德国同东部邻国的关系,先承认现状,通过“和平方式”,对民主德国以及苏联和东欧各国进行政治渗透和经济扩张,为最后“重新统一德国”逐步制造条件。1969年勃兰特当选为联邦德国总理,推行新东方政策。勃兰特与苏联和波兰签订了条约,保证互不侵犯,承认欧洲各国现有的边界。通过外交努力,促使英、美、法、苏签署西柏林协定,解决了东西方在柏林问题上的对峙。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及民主德国的关系发展迅速,并进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活动余地迅速扩大,两德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为统一注入了新的生机。1971 年勃兰特访问波兰,在犹太人纪念碑前双膝下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时人评价“勃兰特跪下,德国站起来”。

——摘编自刘佃云《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勃兰特推行“新东方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历史影响。
(二)【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马占山1885年生于奉天怀德(今属吉林省),1903 年因被诬告而离家出走,加入绿林队伍。1905 年被清政府招抚后开始行伍生涯,逐渐成为奉系军阀的高级将领。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相继侵占辽宁、吉林,进而进犯黑龙江。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的马占山率部在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华民族抗日第一枪,震动中外。1932年日军攻占哈尔滨后,马占山曾投降日本,一个月后又在黑河通电继续抗日,揭露伪满内幕,成立东北救国抗日联合军,组织各县义勇军,开展了一系列收复失地的军事行动,终因孤军无援,被迫退入苏联境内。1936年参与西安事变,向张学良建议“国难关头,勿杀害蒋介石”,后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1946年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认为大势已去,蒋介石必败,于是以治病为名在北平避战。1949年1月与傅作义、邓宝珊等人一起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宣布起义。1950年11月病逝于北京。

——摘编自常城《马占山》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占山复杂人生经历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马占山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活动。
2019-12-2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16日,新中国成立不久,英国宣布自本日起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但又声称不改变同美国一起"反对共产主义的长期目标"并要继续同台湾国民党集团"保持实际上的联系"。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英双方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313日,中英签署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最终建立了全面外交关系。

——摘编自人民网《中英建交,一场22年的长跑》

材料二   十多年来,中英双边贸易额翻了二番,中国对英投资增长了20倍,两国每年人员往来翻了一番,中国在英留学生从12方人跃升至22万人。目前,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国,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货物出口市场。

——摘编自20209月海外网《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之际中国驻英大使再谈中英关系∶坚持三条原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英两国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1世纪以来,中英双边贸易得以发展的原因。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英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0年至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纵观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是由生产力要素、市场要素、制度要素,制衡要素、多极化要素等构成,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标志和基本特征,它同时标志着世界经济正发生着部分质的变化。

——摘编自杨亚非《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要素分析》


(1)据材料一指出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总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以金融资本的全球扩张为主导,其进程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促进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它服从资本追求高额剩余价值的目的,使剥削、贫富差距等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弊端在全球蔓延。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造成整个社会的分裂状态,形成长期失业和贫困人口,民众因此而发起反全球化运动。由此看,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源于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分配不公,导致社会两极分化,人民不能公平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大国经济复苏乏力、陷入长期停滞状况,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更加严重,促使保护主义更加严重,民众的反抗运动持续深化。同时,资本主义大国的逆全球化突破了经济行为,发展成为政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实施一系列逆转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排斥外来民族。各种反全球化、去全球化、逆全球化充斥西方,成为西方国家政治主流。

——摘编自栾文莲《对当前西方国家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分析评判》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20世纪50年代的世界和平运动中,全球性的国际和平会议都是在欧洲召开的1950年3月15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了有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参加的世界和平会议,并发表了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在《宣言》上签字1955年6月,有大批亚非新兴独立国家参加的反战世界大会在赫尔辛基举行,有90个国家的近2000名代表参加会议成立了三个一般委员会:即裁减军备和原子武器问题委员会军事集团和安全委员会民族主权和和平问题委员会大会决定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掷原子弹的一天作为反对原子武器的斗争日从此,世界和平运动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有步骤的发展道路

——摘编《论20世纪世界和平运动的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世界和平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世界和平运动的意义。
2020-05-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黑龙江省实验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材料一   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例如,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和美洲建立殖民地,在大西洋海域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欧洲的制造业产品向西越过大西洋,换来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矿产以及蔗糖和烟草等农产品,这些都是欧洲市场的紧俏商品。贩奴是大西洋贸易的特征。

——(美)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区的距离,使世界经济发展的物理障碍日益减少,由此也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霍建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

材料三   经过上一轮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目前遇到了一些困惑。最近几年出现了贸易增速低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局面。受地缘政治、难民问题以及恐怖主义等因素影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资本的流出与流入都出现下降。美国从原来鼓励企业进行全球化跨国经营转向鼓励企业向本国回流,通过税收等措施推动制造业转向美国本土……经济全球化亟待自我修复和调整。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摈弃传统的“输赢之争”和“竞争之争”,秉持合作共赢理念,积极推动全球化实现合作共赢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摘编自权衡《经济全球化的实践困境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引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贸易体系”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动力。结合史实,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是如何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经济全球化亟待自我修复和调整”谈谈你的看法。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霍利—斯姆特法》,将关税提高到历史最高水平。中美贸易大受影响。一些本来在美国畅销的中国产品销售量逐年减少,如桐油、兽皮、生丝、羊毛、棉花、猪鬃、酒类产品、蛋类及蛋产品等……美国长期以来是中国蛋类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蛋产品对美销售数量占中国同类产品对外出口总数的15%左右,占美国同类产品进口数量的90%以上。高关税政策实施后,到1934年美国蛋类产品进口数量已经减至此前的8%……1933年,中国蛋类品输美值不如1926年的10%。

——摘编自仇华飞《20世纪30年代美国关税政策与中美贸易》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中美贸易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1978年—1992年1979年两国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中美贸易从1979年的24.52亿美元增至1992年的174.94亿美元。中国在中美贸易中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中国以输出初级产品为主。中美贸易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如所谓的台湾问题及中国政治问题等都会给中美贸易额带来立竿见影的负面影响。
1993年—2001年贸易总额从1993年的276.52亿美元增至2001年的804.8亿美元,美国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贸易增速始终保持正增长,中国在中美贸易中转为贸易顺差。双方在政治领域的纷争已经较少影响到双方的经贸往来。
2002年—2016年中国总体关税水平不断下降,非关税壁垒得到很大改善。美国对中国的开放领域大幅扩大。中国在中美贸易中的贸易顺差从2002年的427.08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3470.4亿美元。
2017年至今基于特朗普奉行的“美国优先”战略,以中美贸易逆差为由,开启了中美贸易战,矛头直指“中国制造2025”,中美贸易波折也许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摘编自高梦浠《改革开放40年中美贸易变化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会通过《霍利—斯姆特法》的主要原因及实施后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中美贸易的特点并简析2017年以来美国开启中美贸易战的原因。
(3)请对2017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战中国如何应对提出合理建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化1.0版的本质是资本主义世界化。从资本走出国门,到处落地、到处开花、到处殖民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成熟和定型,都属于全球化的1.0版。20世纪70年代末,全球化进入2.0版,是资本主义世界化的升级版,新自由资本主义全球化是为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攫取剩余价值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全球化服务的。新自由全球化首先在西方登场,其后向世界扩张,这一波全球化的浪潮最终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而宣告崩溃。2008年以来,全球化遇到重大挑战,许多国家主张反对自由贸易、反对经济全球化、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2013年中国开始倡议的“一带一路”,是为推动世界复苏、优化全球经济治理、重建世界交往理性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开启了全球化3.0的新愿景,资本主义世界化在狂飙数百年后第一次迎来决定性的转向。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发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性世界经济。“一带一路”意味着“多中心崛起、全方位合作、全人类共赢”的包容性全球化的开启。

—摘编自陈曙光《“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


(1)概述全球化1.0版的形成过程。
(2)与全球化1.0、2.0版相比,概括全球化3.0版的新发展。
(3)简析“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全球化发展的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结束以后,有四大因素在影响着世界的大势:一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二是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上升,三是大国关系的不断调整,四是美国霸权主义对世界的干涉。前三个因素对国际关系都产生积极影响,最后一个因素对国际关系的正常秩序起到干扰和破坏作用。经济全球化之所以发展迅猛,是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世界经济产生强大的推动力。经济全球化冲击着原有的国际关系结构,促使国际关系内部发生很多变化,对世界多极化趋势起推动作用。

——摘编自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四大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其主要表现及对世界大势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