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1 . 2007年3月25日,欧盟27国领导人云集柏林,共庆欧盟五十周年,并联合签署了《柏林宣言》。欧盟各国为和平、发展、合作所作的努力,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材料二:“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已经没有了昔日称雄于世界的威风。……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建立共同的经济制度所依赖的那种利益之间的融合……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的社会。”

——摘自《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

材料三:欧美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年指数为100)


材料四: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1)《舒曼计划》认为欧洲要实现联合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简述理由,
(2)材料二指出,“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欧洲通过哪些具体进程来实现联合的?
(3)结合材料四、五,谈谈为什么“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4)欧洲的联合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试评述欧洲联合的影响。
2019-01-30更新 | 6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历史卷
2 . 教育关乎个人的幸福、国家的繁荣、世界的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古希腊的教育家们在从事教育的时候,没有历史负担。既没有既成的、公认的文化传统可资遵循,也没有权威的古圣先贤规范他的思路……古希腊先哲的著作都是私人著述、一家之言,对后人只有启示、教益,而没有约束力。
——据张瑞璠 王承绪《中外教育比较史纲》
材料二   16至18世纪前期,在欧洲,教育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耶稣会和其他宗教团体的手中。18世纪后期,欧洲学者兴起一股民族主义教育热潮。他们表达了大致相同的教育思想:学校必须由民族国家办理,对所有公民实行一定程度的免费教育,努力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标准去塑造国民。
——据王春梅 《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流变及省察》
材料三   二战后西方教育思想沿着两条不同的轨迹发展:一是为了积极应对时代发展和国家间的竞争,走上了以教育危机和教育改革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道路。二是鉴于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所造成的恶果,走上了超越民族主义的国际主义教育思想的道路,
——据王春梅 《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流变及省察》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教育思想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2)明清王朝对教育的控制权体现在什么制度上?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18世纪后期欧洲民族主义教育思潮兴起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西方教育思想的两条道路。分析第一条道路形成的时代背景。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今天中国教育发展的认识。
2019-01-3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广东惠州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歇尔计划改变了美国处理与欧洲关系的方式,为此也改变了欧洲国家处理相互关系的方式...它播下了制度的种子,逐渐将西欧连接在一起,建立了欧洲经济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和北约等机制,为弥合历史久远的分歧奠定了基础。”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纪念马歇尔计划讲话50周年时讲话

材料二

2013年9月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10月习近平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10月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国决定成立“亚投行”
2014年11月兴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启动

—整理自“百度.百科”:“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马歇尔计划出笼的背景及其产生的影响。

(2)综合材料一、二,从实质角度谈谈你对“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观点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举2例说明21世纪之交中国政府在外交领域为世界和平发展所作的贡献。

4 . 中国是世界最早的茶树种植国家,19世纪中期以前中国的茶叶贸易曾经在国际市场占据垄断位置,后来逐步衰落。今天,我国茶叶贸易面临新的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州十三行兼有官商和私商双重身份,其出口贸易的核心产品是茶叶,由于十三行多数是闽籍商人,他们几乎垄断武夷山地区茶叶出口广州的贸易。雍正年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山西商人为了满足中俄茶叶贸易的需求,开始大量从福建购买茶叶,由最初的几十万斤,发展到后来的上千万斤。这些大宗的茶叶,就是从福建启程运往万里之遥的中俄边境恰克图的。

—山西人民出版社韩小雄著《晋商万里茶路探寻》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初年中俄茶叶贸易出现的历史背景(此题答最重要的五点)

材料二:170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发往各地商馆的文件里写道:“茶叶是对公司极为重要的一半日用必需品”。在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输出的产片中,自1718年开始,茶叶取代生丝、绢织物占了首位。茶叶贸易不仅关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生死,而且对英国财政收入也至关重要。从1815年起,公司每年在茶叶贸易中的获利都在100万英镑以上,占其商业总利润的90%,提供了英国国库全部收入的10%。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周重林太俊林著《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性质,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中英贸易中发挥的作用。(作用只答最重要的两点)

材料三:1834年,英国成立专门茶叶委员会,并成立了阿萨姆公司,在印度广泛培育茶树;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中国茶树的盗窃力度。英国人先后制成揉茶机、焙炒机、快压卷机。19世纪末,英国人在印度已经实现了茶叶生产各个环节的机械化。因为进口印度差是零关税,进口中国茶需要交纳35%的关税,英国从印度进口茶叶的数量完全超过了中国。1905年,清政府两江总督远赴印度、锡兰(斯里兰卡)考察,后撰写报告,他发现西人治下的茶园,从开始种植就有科学的界定,包括如何育苗,移植茶秧、栽种等各个环节,他注意到这不只是制作工艺及营销问题,而是中国整个茶叶体系都出了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周重林太俊林著《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国茶叶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原因只答最重要的四点)

材料四: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和贸易国。中国茶园而积居世界第一,2006年为145万公顷;产量居世界第二,2006年突破100万吨。2007年中国出口茶叶28.95万吨,出口额为6.08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加入WTO后,中国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茶叶贸易形势;一方面,目前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下降到世界第三位;另一方面,国外茶叶将更多的进入国内市场;再有,进口国实施越来越苛刻的技术壁垒,以及人民币升值,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等诸多不利因素。

—中国农业出版社徐咏梅著《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影响因素》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全球化进程对中国茶叶贸易影响的利弊。(利弊各答最重要的两点)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鲜南北分别建国后,双方关系迅速恶化,三八线上不时发生流血冲突 。据统计,仅1949年一年内,三八线附近发生大小武装冲突达2600余起,且规模越来越大。到1950年6月25日终于爆发了全面战争。这场战争本意是通过武力手段恢复国家的统一,但三年战争的结果是双方重新回到了三八线,屈指算来迄今已超过半个多世纪。
材料二 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在一年内达成协议,“当明年我们回到这里,我们可以有一项协议,带来一个新的联合国会员”,他说“一个主权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家,与以色列和平共处”。
材料三 在谈到地区冲突时,普里马科夫认为,这种冲突已同国际恐怖主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冲突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世界面临新的危险。他说,“车臣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和现象,当地的恐怖主义分子和分离主义者得到了外部的支持。”

——新华社电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半岛分裂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政府在巴以冲突中的立场。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地区性冲突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地区性冲突的看法。
2018-03-1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6单元第24课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检测题

6 .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使中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上述的不利形势。……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原则的最终形成和确立。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观点的理解。

材料二:单极加多极世界对美国政策将产生下述影响: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第三,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欧洲保持良好合作是消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所患的孤独症的良药

——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

(2)据材料二,指出亨廷顿的国际格局观,并概括这一格局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2017-10-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4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此之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以及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与跨国公司相比,典型的全球公司以一个小规模的总部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公司其他的所有机构,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一些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了求得自身生存,不得不按照有利于别人的规则行事,处处受制于人。美国等西方强国即是全球化游戏的主角,又是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因此,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西方化。我们认为,把全球化的实质等同于西方化乃至美国化是片面的,但这种看法的产生有深刻的原因和背景,并非空穴来风。

——《从“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1)依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界90年代以来促使这一现象迅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请就材料二的一种观点或多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2018-03-26更新 | 11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经济由分散逐渐加强联系,日益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来,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时间事件影响
16世纪前后新航路开辟
16-18世纪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面表格。
材料二
(二战后)人们还必须把全球性的专门组织网,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看作是美国体系的一部分……而且它们的构成成分可以解释为世界性。但实际上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的左右,而且它们本来就是在美国的倡议下产生的。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材料二中美国用以“左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国际金融机构”有哪些?美国能够控制上述金融机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众说纷纭。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说:“经济全球化的列车已经开动,不管你是否坐在车上。”巴西人认为:“全球化从来不是为了弱者的发展。”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认为,我们的父辈和祖父辈所经历的那个世界上的壁垒、障碍和边界正在被打破。哪一个国家不向美国和西方开放市场,同时接纳美国的信息、思想、文化、观念、生活方式,哪一个国家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2017-07-1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全球化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就已开始,更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二: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说:“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1)据材料一归纳“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代全球化下,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全球化的基本认识。

2017-07-1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
10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战以来的局部战争,复杂多样。有的被称为“冷战”下的“热战”,有的被称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有的被称为现代高科技战争。
(1)试各举一例这些类型的战争。
材料二   (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近几十年来,虽然世界范围的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战争时起时伏。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发生过120多次较大的战争,死亡人数约1 200万。
     材料三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干涉主义”,妄图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力推行单边主义,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化,局势紧张。
     材料四     和世界大战相比,局部战争似乎对人类的威胁较小,但有统计表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共发生大小280多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平均每年6次以上,造成的总损失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仅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3年报告,自1990年以来,就有200万儿童死于战争,600万儿童受伤或致残!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有哪些?
(3)结合当今世界的主题,就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局部战争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