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 道试题
1 . 冷战时,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当今世界: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B.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2 . 冷战时期的政治评论员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这些评论员认识变化的背景是
A.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B.两极格局瓦解使大国对抗的危险消失
C.联合国作用的增强
D.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出现新的不稳定性因素

3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材料二:邓小平在1975年复出后,他以“消肿”为突破口,抓军队质量建设,抓装备,抓编制……邓小平指出:“我们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军队很臃肿。真正打起仗来,不要说指挥作战,就是疏散也不容易。”为此,他提出:军队要整顿,要消肿,要抓编制,抓装备,抓训练,提高现代化水平。要“减少不必要的非战斗人员。减少统率机构、指挥机构人员,最主要的是减少干部”。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民解放军数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具体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此次裁军的目的。

4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国际格局总的趋势是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个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根源是什么?

(2)西方国家针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进行“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的?

(3)上述材料中“国际形势的变化”的表现是什么?指出变化的原因及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

5 . 2014年,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建立,这是二战以来全球范围内第一个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主的银行,被视为全球金融格局正在发生巨变的标志性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适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
B.反映发展中国家要求摆脱旧有体制束缚的愿望
C.说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发生了变化
D.有利于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2016-12-13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江西高安中学等九校高三下期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类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

——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二: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历史。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西方文明,西方的冲出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注入了引起现代化并导致永久性变化的力量;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永久性的变化”的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走上现代化道路。

——李帆《韦伯学说和美国的中国研究》


(1)阅读材料一,用“挑战——应战”模式说明罗马法的发展演变。
(2)阅读材料二,用史实说明,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和政治发生哪些变化?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呈现哪些趋势与特点?中国该如何应对?
2014-10-29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西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学者萨义德认为,强调冲突.分裂和对抗无益于改善世界上各个国家间的关系,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制造骇人听闻的矛盾,而是要强调新环境下文明间的协作。材料意在说明(     
A.人类命运共同体使文明丰富多彩B.结盟与合作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C.多极化趋势避免了文明间的冲突D.合作共生的文明有利于世界稳定
2024-04-10更新 | 12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8 . 耶鲁大学教授沃勒斯坦(1930-2019)认为,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历史的教训还在于: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的大国,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沃勒斯坦旨在(     
A.为美国霸权主义政策提供辩护B.顺应政治多极化趋势
C.大国崛起应该走和平发展之路D.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
9 . 阅读“东南亚国家联盟发展历程表”。

时间

发展历程

1961年

东盟成立,属于资本主义阵营,首批成员国为发展中国家

1991年

既有信仰佛教、基督教的国家,也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

1994年

成立了东盟地区论坛,其成员除了东盟成员国外,还包括中、美、日、俄等国

此后

组织多次扩大,其中既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在东盟地区论坛的基础上形成了“10+3”和“10+1”的协商模式
据此可知,东盟的发展反映出(       
A.国际组织对成员国的约束力不断增强B.区域性大国主导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方向
C.世界地缘政治中心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D.二战以来人类由对抗走向对话的发展趋势
2024-03-24更新 | 10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五)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国际法大事记

1920年,国联成立。宗旨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

1945年4月,50个国家在旧金山召开会议,制定了《联合国宪章》。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主要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

1945年12月,29个国家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同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1964年,《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发表,“七十七国集团”由此得名。它是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而形成的最大的经济组织。

1968年,美苏等59个国家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

1972年,75个国家签署《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它被誉为“一部真正的海洋宪法”,改变了之前的海洋法只为少数大国服务的局面。

2016年,170多个国家签署了《巴黎协定》。协定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里程碑,最大程度的体现了合作共赢的理念,体现了中国智慧,开辟了全球气候治理新时代。

——摘编自刘松柏、何成刚等《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以来国际法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全球治理体系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帝国秩序、国联体系、联合国体系和后冷战秩序。

——曹亮亮《全球治理体系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挑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联合国体系和后冷战秩序”阶段的全球治理体系。
2024-05-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