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朝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下列图片出自《天工开物》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5-24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应星青年时曾考取举人,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他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终撰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行为
A.反映了科举制日益僵化B.改变了重道轻技的观念
C.加速了科技与生产结合D.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利玛窦来华后着儒服行儒礼,他带来的奇器和科学知识吸引了一大批士绅,平均每日来访者多达20余人,他在写给西方教会的信中说“派往中国的传教士应该具有才能,因为我们所要接触的都是智慧高强而学问渊博的人”。这反映了当时
A.西学传播遭到强烈抵制B.西学东渐推动社会转型
C.东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D.东西文化的巨大差异性
2022-05-20更新 | 1612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在康熙帝的组织和倡导下,中国学者梅毂成等人编成了介绍西方数学知识的百科全书——《数理精蕴》,成为当时人们学习和研究西方数学的教科书。该活动
A.推动了中国向近代化转型B.体现出对西学的开放心态
C.表明统治者放弃夷夏观念D.动摇了传统科技的地位
5 . 17世纪中西方

材料一   徐光启(15621633年),多次参加乡试落第,最终通过科举成为政府官员。他与利玛窦交好学习西洋的天文、历法、数学;火器等知识,并翻译了西方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徐光启出身贫寒,从小参加农业劳动,立志改革农业。他在上海试种由美洲引进的甘薯解决饥荒问题,并著有《农政全书》。他还结合我国原有的水利工具和西方水利知识翻译整理《泰西水法》,是西法中用、中西自然科学结合的典范。徐光启晚年致力于修订历法工作,重视引用西方先进科学测量方法进行实测。但因为守旧派百般刁难,这部历书在当时并未能颁布使用。

——摘编自金开诚《中西会通——徐光启》

材料二   伽利略·伽利略(15641642年),出生于意大利的比萨,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也是为维护真理而与唯心论和教会经院哲学作斗争的战士。他主张用具体的实验来认识自然规律,认为实验是理论知识的源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例如,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科学成果、为证实和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作出贡献等。伽利略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此,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

——摘编自冯志远《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17世纪徐光启和伽利略经历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时代特征。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4-30更新 | 571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利玛窦曾经专修过地理学。最初,利玛窦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仅处于东南一隅,并非世界的中心,引起了中国人的不满。后来,他重新用汉语绘制了一幅《大瀛全图》,将零度子午线东移,置中国于地图的中央位置,受到中国的士大夫欢迎。这一时期反映出明朝
A.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C.中国开明士大夫已经“开眼看世界”
D.士大夫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仍有天朝上国心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参观西洋画、千里镜聆听西洋音乐后,赋诗∶"始知天地大,到处有开辟。人巧诚太纷,世眼休自窄。域中多墟拘,儒外有物格。"这反映了作者
A.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造中国文化B.对西方文化持较为肯定的态度
C.认同西方近代思想传入的影响D.仍然坚持天朝上国的文化观念
2022-04-28更新 | 470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针对利玛窦所绘世界地图,明人郭子章认为“此则千古未闻之说,而暗与《括地象》《山海经》合”。明人方中履也指出,《坤舆万国全图》中“地与海本是圆形,而合为一球”与《黄帝素问》《周髀算经》相合。这说明
A.中西文化出现融合发展的趋势B.历史记忆影响人们认识新生事物
C.明代士人已初步具备世界意识D.外来文化激发了传统文化的活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和介绍科技知识,而且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也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这一时期的"中学西渐"
A.凸显了传统文化的巨大优势B.受益于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
C.有助于近代西方的社会转型D.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普遍支持
2022-03-08更新 | 2887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图是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坤舆万国图全图》(摹本)。它
A.准确描绘了全世界的地理状况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旧习俗
C.体现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D.加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进程
2022-02-20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一模(主城区)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