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的文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中央官僚集权制具有一定的理性色彩。在皇帝之下,内阁、省、县的垂直行政系统按照法律和惯例有专门化和职能划分的特点。垂直的监察系统直接受命于皇帝,负责监督各级官吏,以保证政令的执行。不受阶级和财产限制、在科举制基础上建立的官员升迁系统,体现了中国社会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对维系中国官僚制度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操作层面上,这样的官僚制度,与按职能分层、各司其责的现代政府制度并不构成严重冲突。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

材料二   辛亥革命的巨大创新精神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各个领域。帝制的瓦解和王权的崩溃,极大地动摇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民国初年国会的建立、现代政党政治的初步展开,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化的起步。新式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为中国人提供了激励变革的新世界观。民国初年大批报纸创刊,一时全国报纸达500种,北京一地就有大小50多种,就连地处偏僻的四川也有23家报纸。在20世纪初发展工业的基础上,新式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为主)有了迅速发展。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

材料三   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削弱和打击了当时的封建残余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封建主义的“恩赐官职制”或者资产阶级的“政党分赃制”会导致无功受禄、营私舞弊等腐败现象,影响对有用人才的选拔,影响政府机关效能的发挥。而考试录用制有助于避免这方面的弊病,使下层文官也能得到升迁的机会,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政府机构的效能。即使内阁更替,也不至于造成行政工作的中断,因而在英国常任文官制度被称为“第二政府”或“从不更换的幕后主管”。

——摘编自杨海坤《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中央官僚集权制度的“理性色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为社会制度变革创造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主要影响。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关系。
2024-03-26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68年6月,英国文官事务委员提出报告,认为今日英国文官制度基本上还是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的产物,建议文官中的专家和管理人员都应当更加职业化,对专家来说是要在管理方面接受较多的训练,并且有机会担负更重要的职务和得到更广泛的就职机会。该报告(       
A.主张将文官视作独立行政力量B.促使英国政府减少干预公共事务
C.重视根据能力和政绩提拔官员D.反映二战后英国社会变化的需要
3 . 据统计,英国1855—1868年录用的9826名文官中,有7033名未经任何竞争考试而获得官职,有2765名只经过一些有限的竞争性选拔,只有28人是经过完全公开的竞争性选拔。这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文官选拔(     
A.具有局限性和传统色彩B.不受党派斗争的影响
C.流于形式没有得到贯彻D.被贵族阶层完全垄断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才标准问题是我国古代人才思想的重要内容,不同时期的人才思想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诸子百家倡导“德才兼备,德先于才”,曹操《求贤令》明确提出“唯才是举”,唐太宗反复强调“为官择人,惟才是与”面对内忧外患,洋务派从实践中开始尝试新的人才标准:必须具备外语能力;必须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其中,关键是掌握近代军事科技知识;洋务派的新人才观打破了传统的人才范畴,人才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

——摘编自徐凯、胡君辰《人才评价标准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英国的现代文官制度起源于18世纪中叶,正式确立于19世纪70年代。文官制度要求在选拔文官的公开考试中以“通才”为标准,择优录取。“通才”原则造成了英国文官的贵族化趋向和英国社会对教育科技事业的普遍冷淡态度。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国家职能日益转向经济管理,不懂专业知识的行政“通才”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复杂、日益专业化的政府工作。1968年《富尔顿报告》揭开了二战后英国文官改革的序幕,增加专业人员的比重,实现专业化管理,要求今后考试任用的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这次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能打破“通才”体制,却引发了人们关于文官选才标准的深思。

——摘编自《从富尔顿改革看英国文官制度中的“通才”原则》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英两国选拔人才标准的变化。
2024-02-24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03 材料解析题——“变化”类设问-2024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国家于19世纪中叶开始相继实行文官制度。 在此之前,英美等国政坛均实行“政党分赃制”,这种单一政治标准的选官制存在明显严重的弊端,它不仅大大降低了官员的业务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还导致了严重的腐败,因此,英美率先进行改革,效仿中国科举制,建立独立于政党政治之外的政府官员的“考选制”。从此,西方政治精英中出现了一批不同于传统政客的经考试进入权力体系的职业技术官僚。

材料二   撒切尔夫人在1979年选举中大获全胜,随后开始了对文官制度的大规模改革。撒切尔认为,英国文官的不作为和思想保守是由终身的福利制造成的,所以,她将终身制改为合同制,合同到期后看具体表现再决定是否继续任用。这种措施使得英国政府官员数量锐减。同时政府还降低文官工资,但是,撒切尔政府对于工资降低的对象呈现两极分化,中低级文官的工资大幅度下降,而高级文官的工资却在上升,到1980年,高级文官工资是低级文官工资的十几倍。撒切尔还成立效率小组,任雷纳为顾问,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效率审查。其不但简化了四万多条条款和废除了两万七千条行政条文,而且建议设立一百二十个预算制度和核算中心,推动了财务管理新方案出台。

——摘编自李星辰《十九世纪以来英国文官制度的演进及其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国家推行文官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撒切尔时期文官制度改革的举措。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西方文官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哥伦布大交换


新世界到旧世界旧世界到新世界
植物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辣椒、烟草、向日葵、南瓜、豆荚类等。小麦、燕麦、大麦、裸麦、包心菜、柠檬、郁金香、橄榄、葡萄等。
动物小龙虾、羊驼、火鸡、豚鼠等。马、牛、猪、羊、鸡等。
微生物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梅毒等。

——据【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等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史实,以“文明交流”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首先,手工工场内细致的劳动分工,使每一个工人只专门从事一种简单的机械动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使工人的劳动获得技术上、操作上的日益完善和熟练,这样的工人就是未来大机器生产所需要的。其次,手工工场中的劳动分工,导致了生产工具的专门化,每一种工具都只有一种特定的用途和性能。这就为以后的大机器的发明,创造了技术前提,因为机器实际上就是由简单的工具结合而成的……由此可见,手工工场的发展为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生产,也就是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1814年史蒂芬逊建造了第一个火车头……到19世纪中叶时,英国的铁路网的总长度达到10600公里,路轨已采用钢材,负荷量更重……1870年世界铁路总长度为21万公里,欧洲的铁路主要分布在英、法、德3国,美洲大陆的铁路差不多有90%在美国……对于大多数国家,只有铁路才是使它进入世界市场的工具。因此,环绕世界的铁路网的初步形成,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

材料二   为了适应大工业时代政府工作专业化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英国先后在1855年和1870年颁布了两道枢密院命令,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即“彭德尔顿法”,分别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英、美文官制度的健全化,使得政治上层建筑适应了工业化社会的需要,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运行起了保证的作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

材料三   智能技术革命使人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重复性劳动的困境,可以解构信息时代的人类劳动,重塑创造性与分离式生产方式。当前,人工智能已经展现出分阶段替代技能劳动者的趋势,而随着技能劳动者被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劳动开始向创新领域转移,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人将越来越多。

——摘编自陈尧等《替代与推升: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手工工场的发展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的条件。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析19世纪上半期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各国铁路交通发展的直接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美两国建立文官制度的动因。结合所学,阐释英美文官制度“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运行起了保证作用”。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智能技术革命出现的主要技术基础,并分析智能技术的出现对人类劳作方式的影响。结合所学,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概括二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新变化及这一新变化的实质。
2023-12-08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话题06 周年热点和学术热点-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统计,英国从1855年颁布第一个枢密院令后的九个月里,被提名应试的文官候选人1078人,经过考试淘汰了309人。从1855到1869年的十四年中,从应试的候选人中共淘汰8169人。这(       )
A.提高了文官队伍的素质B.杜绝了徇私舞弊的现象
C.导致政府政策不连续性D.减少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9 . 法国在1853年颁布文官退休保障法律;英国在1859年制定《年老退休法》;美国在1920年通过公务员退休金法案,法国在1924年制定文官退休金制度。据此可知这些法案(     
A.利于国家治理水平提高B.保证社会保障体系完备
C.实现了政治和管理分离D.提高了文官的权威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英国政府文官数量。据下表可知,英国政府文官数量的变化(     
年份1891190119111914192219391943
文官数量79241116413172352280900317721387400710600
A.适应了政府职能的扩大B.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C.扩大了执政党的阶级基础D.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主导
2023-09-24更新 | 951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