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由许多大小不一的国家相互之间横的关系所构成的。在那里并没有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的一个强大的中心,构成国际秩序的基本准则至少是在法律上平等的各国间的并列关系。”这说明该体系(       
A.深受近代契约精神影响B.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C.确立了主权与独立原则D.建立了近代外交制度
2 . 1820年,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在致沙皇的信中说:“已失去平衡的各国政府感到恐惧,受到威胁,并且因社会中产阶层的呼声而陷入混乱之中,他们处于国王和臣民之间,打碎了君主的权杖并盗用了人民的呼声。”梅特涅担忧的是(     
A.拿破仑帝国卷土重来B.革命与改革继续发展
C.欧洲均势局面遭破坏D.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3 . 17世纪初,作为英格兰与苏格兰共同君主的詹姆斯一世下令翻译出版钦定英文《圣经》,并通行于两国的所有教堂。此后,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皆以新教徒这一共同身份与法国等欧陆国家加以区分。据此可知,詹姆斯一世的这一举措(     
A.开启英国宗教改革的序幕B.导致与其它国家的宗教冲突
C.推动英国文化向世界转播D.强化不列颠国家的身份认同
4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该和约(     
A.是为应对英法百年战争而签订的和约
B.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
C.摒弃了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工具的陈规
D.明确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的核心思想
2023-04-0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多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法的起源可追溯到16、17世纪,和民族国家的兴起同时产生……日益明朗的“国界”意识、对土地性质的重新认识以及新君主们对世俗利益的强调,促使诸多学者不再偏执于世界国家的理想建构,而开始在“万民法”之外寻求一种适用于国家关系的“国际法”,通过建构相关规则制度,协调新兴国家间的权力分配。在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特别是以格劳秀斯为代表的学者的构筑下,近代国际法应运而生已是理所当然的了……伴随着殖民扩张,国际法中所包括的思想和价值被欧洲列强带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但中国等亚非国家非但没有成为国际法体系中正常的平等一员,反而随着主权被侵害不断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摘编自何佳馨、李明倩《法律文明史》、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

材料二 到二战之后,国际法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一批国际法新分支陆续形成……国际法体系“从主权优先到人权优先”、“从同意导向到强制导向”以及“从整体性到分散性”的转变日趋明显……中国与战后国际法体系的互动始终是双向的,在国际法体系对中国的发展与崛起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中国也以自身的能力和方式塑造着国际法体系。

——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以来国际法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法的新变化,谈谈中国是如何塑造国际法体系的。
6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为了帝国更加安宁……由皇帝,各邦君和帝国各邦之间缔结一项涉及……宗教信仰自由的协定,该协定已被载入与瑞典王后和君主的全权大臣缔结的和平文件与和约之内。”这说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A.确认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B.保护了人的基本权利
C.促进了国家和民族认同的形成D.完善了近代外交制度
7 . 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到:“由于战争是为和平而发动的,没有争端就不会引起战争,所以,应当把通常发生在国家间的所有这些纠纷看作是战争法的调整对象,这样,战争本身就会把我们引向和平,这才是战争的真正目的。”据此可知,格劳秀斯认为(     
A.国家间战争的目的是征服B.战争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唯一方式
C.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D.法律制度可用于处理国家间关系
2023-02-20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这说明当时(     
A.教皇权力彻底丧失B.国家主权意识增强
C.近代外交体制确立D.欧洲均势局面形成
2023-02-17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在世界范围内,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推动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初,英国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的反对,他们迫使国王签署《□□□□》。这一法律文件规定:……(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41)除战时与予敌对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

——周一良、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1644年,在威斯特伐利亚的两个小城蒙斯特和奥斯纳布吕克开始了和平谈判。德意志各邦呼吁和平,呼呼求得一项最终的宗教解决办法,呼吁“改革”神圣罗马帝国。于是,成百名外交家和谈判者云集威斯特伐利亚,他们代表皇帝及帝国各邦、西班牙、法国、瑞典、荷兰、瑞士、葡萄牙、威尼斯、许多其他意大利城市和教皇。他们讨论国家、战争和权力范围等事务,……各方在16481024日签订《奥斯纳布吕克条约》和《明斯特条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等著《现代世界的入口》

材料三   在美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之所以能够组成乡镇,就在于社会契约精神的存在,每个人平等地达成契约,结合在一起之后有契约来约束彼此,从而实现整个乡镇的自我管理。……乡镇居民大会是乡镇权力的最高机构,全体成年乡镇居民以直接民主的形式参与居民大会,掌握着乡镇事务的决策权,而选举出来的行政委员会以及其他乡镇行政人员则根据议行合一的原则执行乡镇居民大会的决议。

——摘编自侯晓林《自治观念的比较研究》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法律文件的名称,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法律文件对王权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并结合所学说出该法律文件所确立的原则。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次谈判的结果。并概要分析这次会议对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乡镇自治体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后确立乡镇自治制度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罗马法陷于沉寂,教会逐渐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宣扬“国王的爱好具有法律的力量”、“国王不受法律约束”。这在当时 (     
A.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
C.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D.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
2023-01-11更新 | 210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