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德意志数百个诸侯国的主权,确认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国的地位,承认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权利,从而进一步确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这有利于欧洲(       
A.借助谈判完成德国统一的任务B.王权国家世俗统治的加强
C.创立并确认国际法的基本准则D.彻底结束国家之间的混战
2023-08-18更新 | 19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暑假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8世纪以来,阿拉伯帝国武力征服西班牙后,就非常重视当地教育,“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写字”。与教育发达相伴随的是图书馆事业的繁荣。穆斯林西班牙有70座公共图书馆,藏有从各地搜集来的珍贵书籍。哈干姆二世时科尔多瓦的图书馆最大,藏书达60多万册,包括算数、生物、医学、哲学、法学及伦理学等,仅其编目就达4册。除公共图书馆外,这里还有数目众多的私人藏书。这里的书籍装订业最为兴旺,中国的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到西班牙,更加促进了书籍的传播和文化的普及,照亮了西欧中世纪的思想科学文化的黑暗世界。

——摘编自吴长春《阿拉伯文化传播到西欧的途径》

材料二

15世纪中叶,德国的学校、教堂和城市出现了大量图书馆。16世纪出现第一批宫廷图书馆,如慕尼黑宫廷图书馆(1558年)、德累斯顿宫廷图书馆(1556年)等。17、18世纪,几乎所有的德国诸侯都有私人馆藏。图书馆努力收集各门学科的文献,编制良好的目录,按专业分类排放,形成了著录、期刊、咨询等服务工作,以便尽可能为更多人提供利用。此时的德国图书馆初步完成了由古代图书馆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促进了社会向着健康、文明、富强方向发展。

——摘编自秦殿启等《中德图书馆的发展比较及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西班牙的图书馆发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的西班牙相比,15—18世纪德国图书馆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 . 当今社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避免国家和地区之间发生战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国际组织是(     
A.同盟国集团B.联合国C.二十国集团D.协约国集团
4 . 下图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我无所畏惧,因为神与我同在。我不惧怕,我生来就是为完成这任务。我所说的是:勇敢地攻入英格兰人之中,而我也会攻入他们之中。所有的战役,胜负都在于一心。为了法兰西,我视死如归!
A.宗教改革影响广泛B.封建特权渐遭削弱
C.天赋人权深入人心D.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5 . 读下表
人物主张
郑观应(1842~1921)……由是观之,公法(指国际法)仍凭虚理,强者可执其法以绳人,弱者必不免隐忍受屈也。是故有国者,惟有发愤自强,方可得公法之益。倘积弱不振,虽有百公法何补哉?
薛福成(1838~1894)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不以公法待之,虽能自奋以仰企乎公法,其受损于公法之外者,已无穷矣。是同遵公法者其名,同遵公法而损益大有不同者其实也。
由表可知,郑、薛二人(     
A.在是否要学习国际法上有分歧B.一致认为富国强兵才是根本
C.在自强与求富的先后上有分歧D.都认为国际法维护强国利益
6 . 历史学家波拉德认为,近代历史是民族国家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百年战争使得英国的封建贵族和大众逐渐培养起浓厚的“本土”意识和民族观念,在语言、文化上日益显示出自身的特殊性。威克里夫提出了建构由君主控制的民族教会的政治构想,主张用英语做礼拜,并将圣经翻译成英语。受其影响,都铎王朝时期,亨利八世策动了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英王取代教皇成为英格兰民族教会的至尊领袖,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权力集中,成为正在形成的民族国家的象征。伴随着民族国家的成长,英国从世界文明的边缘走到了中心。它先后击败西班牙、荷兰,获得了世界海洋和贸易的控制权,建立了以美洲为主体、殖民与贸易结为一体的大英帝国。在科学、思想、文艺等领域,以牛顿、霍布斯、莎士比亚等人为代表,英国也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1688年光荣革命后,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的主权不再属于君主,而属于整个英吉利民族,真正意义上的英国民族国家最终形成。这些都为英国在18世纪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国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

材料二   民族国家是人类社会治理的重要政治单位,也是国际关系最基本的行为主体。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源于17世纪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这种以欧洲民族国家体系为蓝本的国际体系逐步蔓延到全世界。然而,纷争并未因此而停息,国家利益与霸权之争在欧洲乃至世界国际政治中日益凸显。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族国家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7 . 下表是欧洲中世纪发生的两件大事,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     

图1

   图2

1077年,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而这位教皇出身于皮鞋手工制作之家,这就是“卡诺莎之辱”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强制罗马教廷迁至法国阿维农城,并受法国国王控制,史称“阿维农之囚”
A.法国率先拉开宗教改革序幕B.民族国家观念历史性变化
C.专制王权困扰资本主义发展D.社会生活实现了理性飞跃
2023·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6世纪,一场因为宗教信仰引发的战争开始了,这场战争持续了30年,它的到来让欧洲人第一次知道,民族是什么概念,也让他们损失惨重。但结果有得有失,参与这场战争的国家都有了自己的主权,且国家权力高于教会,从此他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该体系(     
①确立欧洲国家的领土主权概念,让民族国家意识发展起来
②确立了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建立了一些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原则
③确立国家权力至上,对国家发展更为有利
④为后世各国处理外交关系和宗教关系提供了借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5-13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第三中学等校2023届高三选择考预测卷历史试题
9 . 国际联盟制止武装冲突的指导思想,是实施“冷处理”。盟约规定:冲突双方不论是将争端诉诸常设国际法院还是国联理事会,在3个月之内都不许使用武力,这就是所谓的“延缓原则”。这说明国际联盟(     
A.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B.形成制裁侵略的机制
C.完善了集体安全体制D.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2023-05-08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届高三5月仿真模拟考历史试题
10 . 1815年建立的维也纳体系,首创了“总决议书”的体例,要求所有与会国都须签字,将欧洲各国纳入了一个共同的体系中,承担责任和义务,为其后的凡尔赛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格式基础。由此可知维也纳体系(     
A.促进欧洲民族意识的萌发B.极力维护国家主权利益
C.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D.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