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发端于欧洲。下表呈现的是近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不同阶段的历史现象。

阶段现象
16—17世纪的欧洲现象一:新教普及,教区和领土纠纷加深,17世纪欧洲战争频仍,严重社会危机。
现象二:超过界的宗教权威式微,教权国家衰弱,封建王权正统与国家主权得到确认。
现象三:新民族语言出现,宗教宽容与自由原则确立,世俗的资本主义世界观逐渐成型。
现象四:封建等级制为基础的采邑制向各邦国、城市平等参与的“联邦制”发展 。
18—20世纪中期的世界现象一:欧洲政治革命、经济革命与思想革命交义进行,民主、民族主义逐渐普及。
现象二:以资本主义政治法律规范为政治联系纽带的近代民族国家在欧洲趋于成型。
现象三:一战与二战,国际关系体系的发展与民族主义的盛行。
现象四:欧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争取独立自主,强调主权完整的民族逐渐成长为民族国家。
20世纪中期至今的世界现象一:两极格局,殖民体系的瓦解,全球性民族国家体系的建立和强化。
现象二:全球化下,国家主权和国家认同遭受冲击,弱小民族国家的边缘化 。
现象三:传统民族国家治理方式的转型;包容众多族类共同体的民族国家重构
现象四:区域集团化下,国家主权的让渡与维护,民族国家新样式的探素。

——摘编自张国清《民族国家的观念》等

请选取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某个阶段,结合世界近现代史,就该阶段的2—3个历史现象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要求在印度洋航行的所有船只必须携带果阿总督或各地要塞的行政长官颁发的通行证,并就船只所载商品缴纳税款。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该公司有权以荷兰联省议会约名义,在东印度建设要塞、任命总督、招募士兵,以及和当地统治者签署条约。

16032月,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支船队在马六甲海峡“捕获”了一艘葡萄牙商船,并将船上货物进行拍卖,获得巨额利润。这引起了当时法律上的争论。格劳秀斯受荷兰东印度公司之托,撰写了《论捕获法》,论证这一捕获行为是“正义战争”。《论捕获法》分为三篇:第一篇,讨论的是自然法与万民法上战争的意义、交战权及捕获权;第二篇,叙述了荷兰自1596年以来受到的葡萄牙的虐待,以致两国间开启战端的理由等;第三篇,引用了查士丁尼法律汇编中宣布的“海洋是人类共有的自然权利原则”,论证荷兰东印度公司有与印度诸岛通商的权利,葡萄牙禁止这种和平的交通没有正当理由。两个世纪以后,公海自由的原则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1625年,格劳秀斯又撰写了《战争与和平法》。该著作对《论捕获法》中的一些概念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提供了处理国际关系的法律根据,很快赢得当时欧洲各国普遍欢迎。

——摘编自章永乐《格劳秀斯、荷兰殖民帝国与国际法史书写的主体性问题》等

有学者认为《论捕获法》有利于解决国际争端,也有学者认为《论捕获法》激化了殖民国家间的矛盾。谈谈你对《论捕获法》的认识。(要求:可以阐述学者的观点或另外提出自己的认识,并说明理由)
2024-03-19更新 | 34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呈现了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四种解释路径。
路径类型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现代化解释路径代表人物厄内斯特·盖尔纳认为,民族主义出现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民族国家是工业社会的产物。
国家中心解释路径代表人物查尔斯·蒂利、迈克尔·赫克特认为,民族主义伴随着现代国家统治机制因军事竞争的需要,通过利用民族主义将现代领土国家转变为民族国家。
建构主义解释路径代表人物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共同体之所以出现的根源在于人们思考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印刷资本主义的出现使民族这种想象世界的方式成为可能。
权力结构解释路径代表人物安德烈·维默尔认为,民族主义的出现、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权力结构密切相关。

——摘编自刘永涛《民族主义与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四种解释路径研究》

从表中任选一种路径,指出其观点的局限性,结合15—18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相关史实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历史事件时间轴,从图中提取相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3-05-24更新 | 33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届高三考前打靶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期末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重大时间年表

时间

事件

1618-1648

德意志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战争,欧洲各国纷纷卷入其中。

1648

交战各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789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宣布民族自决的权利,申明以独立为基础不干涉内政原则等

1815

在欧洲各国的进攻下,拿破仑帝国覆灭。欧洲各国通过维也纳会议等建立起维也纳体系。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后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行,宣布废除秘密外交和不平等条约。

1919

各国签订《国际联盟盟约》,建立了国际联盟。

1919-1922

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28

美、法等国签订《非战公约》。

1937-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5

50个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宪章》,成立了联合国组织。

——据王铁崖《国际法》等整理

提取材料中有关国际法发展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层次清晰,表述准确。)
2023-01-17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19世纪西方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简表

时间

事件

13世纪

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

13371453

英法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这场战争促进了英法两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1534

英国颁布《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首脑,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16世纪

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

1792

鲁热·德·利尔创作《马赛曲》,它激励着法国人民保卫国家的斗志

1803年—1815

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19世纪70年代

意大利完成统一;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成功统一了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据人教版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整理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以“西方民族国家”为主题,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通畅)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战争国际法历程
16181648年,德意志新教同盟VS天主教同盟1625年《战争与和平法》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7931815年,法国VS反法同盟1815年维也纳体系
19141918年,三国同盟VS三国协约1919年《凡尔赛条约》签订、
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
1923年,鲁尔危机1928年《非战公约》
1939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VS法西斯同盟1945年《联合国宪章》

材料二   传统国际法将战争看作是推行国家政策、解决国际争端的合法手段。进入20世纪,这种传统观念逐步被否定。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提出各缔约国要“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巴黎《非战公约》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明确表达了世界各国力求避免战争的共同追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为联合国的首要宗旨……但国际法依然不断地受着挑战与考验。

——摘编自杨和平《20世纪:战争、和平与国际法》等

结合材料一国际法的发展历程,以历史短文的形式证明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0-10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不同时期的国际法(部分)

时期国际法(部分)
区域国际规范时期古希腊城邦战争条约:承认战争有合法与不合法,保护国家不受侵犯,保护宗教圣地,履行同盟义务被认为是战争的合法理由。古罗马战争条约:最后通牒、宣战仪式、休战协定。
近代国际法时期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合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何宗教”。1899和1907 年海牙和平会议签署《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陆战法规与惯例公约》《日内瓦公约诸原则适用于海战的公约》等一系列战争规制公约。
现代国际冲突法时期1920年《国际联盟盟约》:“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影响联盟任何一会员国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1945年《联合国宪章》:“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整理自田大治《论战争对国际法的促进和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战争与国际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中,认为民族主义诞生于美洲对殖民统治的反抗,进而向欧洲、亚非等地逐步扩散,他对民族主义的内涵具有以下几种表述:

1)民族主义的想象能在人们心中召唤出强烈的历史宿命感,使人们感受到一种真正无私的大我与群体生命的存在,诱发一种尊贵的自我牺牲。

2)民族主义被想象为有限的,即使是最大的民族,他们的边界也是有限的。受到民族主义动员的成员认识到我族与他族的划分。民族不可能无限制地包括全人类。

3)民族主义被想象为拥有主权。这个“想象的共同体”的崛起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宗教信仰,古典王朝的衰微,工业化经济、民族印刷业、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民族主义”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论题不能重复材料。)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民族主义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想象的共同体不是虚构的共同体,是一种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建构。其建构过程主要受以下三大维度的力量影响。

第一维度:宗教共同体、王权王朝共同体不断衰弱。

第二维度:工业革命;印刷与书面媒体;单一标准语言对人们连接感与归属感的强化。

第三维度:殖民背景下的爱国主义、种族主义,激发深刻的自我牺牲与族群之爱。

——据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整理


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以上材料的部分或整体内容,自拟论题,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3-09-12更新 | 17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智学联盟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