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无论是儒家、墨家,还是道家等古代思想流派,在社会生产生活中都主张“崇俭抑奢”,从而使“崇俭节用”思想始终成为中国传统消费思想的主流,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中国消费思想发展史就是一部崇俭抑奢文化史。特别是在古代,崇俭抑奢作为中国传统消费思想的核心理念,贯穿于帝王的圣旨御撰、官员的公文案牍,学者的讲章论著,平民百姓的家规家训等大部分文献典籍之中,清人朱柏庐著名的《治家格言》共600字,谈论节径的就达120字之多。“在中国消费思想史中,讲得最多、最久、最深刻的问道是奢俭问题,奢俭论,是中国消费思想的核心。”

——摘编自赵迎芳《中国优秀传统消费思想及其现代转换》

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出现了一个显著的消费群体——商人。他们因为没有功名利禄的牵绊,在消费中体现出强大财力,引起社会瞩目。例如,“扬俗尚侈,蠹之自商始”商贾并凑,粮食馔,鲜衣服,丽车栋,婚丧嫁娶下至燕集务以华缛相高。”由于显赫的政治经济地位,官僚更易于成为奢侈的榜样,连被誉为中兴之臣张居正亦未能免俗,“牙盘上食,水陆过百品,居正犹以为无下箸处。”在奢侈风气影响下,普通百姓也以异乎寻常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消费热潮中,在杭州,“本地上以商贾为业,人无担石之储,然不以储蓄为意,中舆夫仆隶奔劳终日,夜归归市肴酒,夫妇因醉而已,明日又为明日计”。

——摘编自欧磊《明代中后期奢侈风气差异特征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消费观念,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后期消费观念的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政府第一条   实现营运的铁路是1876年的吴淞铁路,第一条   自建铁路为1881年的唐胥铁路。京张铁路于1909年竣工,它是中国近代社会第一条   自筹、完全由中国人设计并施工完成的干线铁路。进入20世纪以后,政府意识到修建铁路是“时政之大要”。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1905年爆发了从美国赎回粤汉铁路为发端的收回路矿利权运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京奉铁路通车;宣统元年(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宣统三年(1911年),京浦铁路竣工。但是,整体上仍未改变中国铁路基本为外国所控制的局面。

——摘编自邓鹏玲、肖云阳等《中国晚清民国铁路史略》

材料二   2023113日,在国家铁路局工作会议上,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回顾了新时代10年铁路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费东斌表示,2012年到2022年间,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主骨架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和普速干线铁路加快建设,川藏铁路全线开工,重点区域城际铁路快速推进,老少边及脱贫地区铁路建设加力提速,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层次分明、配置高效的铁路网络。目前,我国铁路客运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运周转量以及运输密度均居世界首位。客运服务市场化、便利化、信息化加速推进,基本实现电子客票全覆盖,世界规模最大的铁路互联网售票系统服务超7.2亿注册用户,“一票难求”的现象得到根本性改变。

——文章选自20231月新华社《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4.2万公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铁路事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铁路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3-07-1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最早形式是驿道,主要由政府控制和使用。隋朝开通大运河之后,水运分担了驿道大部分运力,成为南北交通的主要方式。对政府来说,潜粮的北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民间的商人也会经运河在南北方之间贩运。南北方之间的海运早在春秋时期便已出现,但到了元代才真正繁荣起来,成为南北商业贸易的重要途径。海运繁荣之后,部分商业性的河运转为海运。而在运河淤塞或战乱时期,政府也会组织大规模海运以解燃眉之急。

——摘编自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

材料二   1913年,津浦铁路建成通丰。津浦铁路联结陇海、胶济、沪宁等铁路,同时与长江、淮河相连,实现了水陆联运,成为东部地区交通网的骨干。此后,天津、济南等商埠更加繁荣,徐州、蚌埠等新的商业城市也相继兴起。到1937年,济南新办近代企业达数十家。山东省花生、烟草的种植面积大大增加,相当一部分经津浦铁路外运。1920年,北方五省大旱,大量救济物资和难民经津浦铁路运输,大大减少了因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与此同时,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村过剩人口乘坐火车离开故乡,流入城市或移往他处。

——摘编自秦熠《津浦铁路与沿途社会变迁(19081937)》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事业的发展摆脱了以往动荡、混乱的局面。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的津浦铁路一直是重点投资对象。1965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完全联结,称京沪铁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京沪铁路多次提速。同时,还进行了电气化改造,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针的指导下,中国高铁技术迅速发展。2013年,京沪高铁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京沪铁路的客运压力。

——摘编自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津浦铁路对沿途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南北铁路交通发展的历史经验。
2023-06-13更新 | 188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火车问世后,英国立即掀起了一股铁路建设的狂潮。……短短数年内,铁路就支撑起了英国的长途运输业。1831年,英国运输总收入高达50万英镑,获利颇丰。1832年,英国已拥有了24条商用铁路,最兴旺的一条铁路,年运载旅客35万人次以及70万吨货物……铁路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推动了英国商业贸易和钢铁、机械、建筑工程、地产、通讯等行业的发展,成为真正的“经济大动脉”。

——王雄《丝路大通道》

材料二   中国近代铁路兴建里程表(单位:千米)

时间全国里程各时期增筑里程平均每年兴建里程所有制.
187615.00*外资
18771894364.27364.2720.24官督商办.
189519119618.109253.83544.34外资、商办
1912——192713040.483422.38213.89外资、国营、商办

注:*该段铁路是1876年,英商在沪擅自修筑吴淞铁路,于1877年被清政府赎回并拆毁,以后年份不包括该项里程数字。

——据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整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18万公里,还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1953年起,国家有计划地进行交通运输建设。……1978年,铁路客运和货运的需求开始激增,铁道部采用社会融资的方式修建铁路。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高铁体系发展提供了清晰框架,……从引进外源技术的“和谐号CRH1”,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运营速度最快的“复兴号CR400”,中国高铁成为中国发展的亮丽“名片”……截止2021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40474千米,运营里程据世界第一,4.5万公里的“八纵八横”计划,也有望在原定的2030年前顺利完成。中国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展铁路规划、设计和建造,技术装备输出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李京航《中国铁路百年史——从动荡岁月到崭新纪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铁路成为“真正的‘经济大动脉’”的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以来中国铁路建设的变化,并分析中国高铁发展迅速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认识。
2023-09-02更新 | 199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1825年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1846年废除《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

法国:拿破仑三世时期(18521873年),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德国:1834年建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加入该同盟的有18个邦,2300万人口。

英法:1860年签订《英法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进口关税,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法国则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等产品的进口关税。

英普: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经济风暴的另一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害国际关系的程度。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这些措施必然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国家在19世纪中期确立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并分析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些措施”“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的依据。
6 . 城市的建筑、布局等往往反映时代风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唐朝长安城

简介:长安城东西两市为工商区,区内店铺林立,开市期间,交易繁忙,热闹非凡。长安是一座国际城市,居住着许多外国人和少数民族,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长安有许多胡人开的酒肆,用胡姬做招待,载歌载舞,招待客人。

——摘编自曹大为、赵世瑜等主编《中国大通史》


2:北宋东京城

简介:东京城,日市、夜市、早市相衔不断。城内外市场繁盛,街道上,官宇旁,甚至在御街,酒肆、茶楼、食店、名类繁多的商业店铺临街而设,鳞次栉比,幡旗招展。城市居民构成中,贩夫贩妇之类的小市民占多,而且流动小贩也渗透到街头巷尾每一个角落。宋代城市出现了以“勾栏”为中心的“瓦子”,说书等文艺表演日常可见。

——摘编自曹大为、赵世瑜等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两座城市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座都城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2023-08-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暑假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7 . 铁路交通的发展反映了人类生产力的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800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


1829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16英里。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到1835年底,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到19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五千英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材料二       唐胥铁路,是李鸿章为解决开平矿务公司的煤炭运输至海口的问题而下令修建的。铁路最先计划连接开平煤矿至北塘口,但清末的中国官府却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距离唐山不远的东陵而竭力反对。为避开清朝顽固派的反对,李鸿章在筑路奏请中特别声明只修以骡马为牵引力的“快车马路”。铁路于1881年6月9日开工,同年11月9日竣工,全长9.7公里。铁路总工程师为英国人克劳德·金达,使用标准轨道,建造费用11万两白银。……1886年,开平铁路公司成立,首先从开平煤矿收购唐胥铁路,独立经营铁路业务,然后开始展筑铁路。唐胥铁路后来成为京山(山海关)铁路的一部分,1994年在唐山因京山铁路压煤改线而成为七滦铁路的一部分。

——摘编自李子明《晚清铁路发展史》

材料三       中国铁路,从“追赶”到“领跑世界”

2004年

中国中车陆续开始引进日、德、法等国技术,联合生产时速200公里动车组。

2011年

中国研发制造出以“和谐号”CRH380为代表的17种型号动车组,涉及4个技术平台,涉及时速350公里。

2012年

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工作启动。

2014年

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至安卡拉的伊安高铁二期建成通车。

2017年

两列复兴号动车组率先从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宣告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进入一个崭新时代。

2022年

2022年4月2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创造了明线相对交会时速870公里世界记录。

2022年

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

——摘编自“学习强国”APP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试举一例说明19世纪中后期英国城市铁路交通的成果。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胥铁路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地位。根据材料二,分析铁路建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高速铁路是20世纪铁路建设的新成就。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进入高铁时代的标志,概括中国高铁“领跑世界”的表现。
2023-05-23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洲某岛)岛民们也用一种小米容易地制成面包,该小米类似于米兰人和安达卢西亚人大量存在的那种。该小米棒比手掌略长,一头略细,约有手臂的上半部那么粗。该谷粒具有豆粒的形状和大小。当它们生长时为白色……磨成粉时雪白。这种谷粒叫“玉米”。我的信使也将带给阁下一些他们用以做面包的那些种子。

——参与过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的安格勒利亚,于149453日致罗马教廷国务大臣的信件

材料三   1542年出版的《植物志》中记述:“它现在生长在所有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


   

材料四   1582年威尼斯贵族孔塔里尼家的一份“田地播种计划”表明,他们家的佃农已在一块夏季遭涝的田地上种玉米。1584年,玉米出现在威尼斯一个农民死后的农场财产清单中。1588年,玉米成为一个农场主送给罗维戈的圣巴托罗缪修道院礼品的一部分。1601年的一份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文献载,“玉米被最贫穷可怜的人们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玉米是一种具有便宜市价赖以维生的资源”。


(1)根据材料,概括玉米在欧洲传播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2)指出材料二、三、四各涉及哪种类别的文献史料,并分别说明其对研究玉米在欧洲传播的价值。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先进交通运输工具设施在各大中城市和重要城镇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 轮船、火车、汽车等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帆船和骡马车。 以铁路为例,中国人从抵制到欣然接受,经历的时间并不长。 燕赵地区也很快形成了发达的铁路网,京奉、津浦、京张、京汉、京包等铁路的开通,将本地区联系在一起,运输速度、数量和效益均飞速提高。 电车、人力车、自行车、汽车等近代交通工具逐渐淘汰了肩舆(各种轿子)、轿车(木轮牛车和马车)等传统的短途公共交通工具,近代交通运输的普及使“行”的面貌焕然一新。

脚踏车即今天的自行车,却成为较利于普及的新式交通工具而日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大城市自不必说,道路条件许可的县城、村镇,也出现了自行车。 如高邑“近来脚踏车渐多,购用者约有一千三百辆,费省行速,商民便之,德国货最多,日本次之,英国又次之”。 香河“近则风气日开,少年喜乘脚踏自行车,女子亦时有之,迅速便利,亦文明进步之好现象也”。

——摘编自杨学新《清末民初燕赵社会风尚的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式交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3-08-0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10 . 【近代铁路的兴办与发展】

材料一从铁路以知识形态传入中国开始,到中国铁路建设事业的真正起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其间有过7次讨论争论、7次铁路试办、7次列强的实验性活动、7个人不同的作用(李鸿章、张之洞的努力,刘锡鸿、徐致祥的反对,奕䜣、奕让的支持,慈禧的决策),最后才有芦汉铁路的“定计兴办”。在皇室游玩铁路的兴建过程中,订购7辆车和7里长的铁路轨料,动用700名工匠建设路基,第二期延长时又订购的是7里长的铁路轨料。

——摘编自朱从兵《晚清皇室与近代中国铁路建设事业的起步》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中国的铁路修建正在起步,里程数不多,干线尚未建成,但铁路的重要性已被朝野体认,衰败的中央与崛起的地方对铁路修建权的斗争导致了集权能力的颓丧与帝制国家的倾覆。一战中德国战败,德国权益被日本接管……日资随即大规模进入,遂成一枝独大之势,北洋政府的铁路外债主要向日本举借。一战结束后外部势力重返中国,中国主权呈瓜分之势,中国的路权与路政复遭严重侵夺,地方实力派借助列强之力控制地盘,对抗北洋政府,攫取和瓜分铁路收益,遂使北洋政府对铁路失去控制,中央建制沦为空壳。铁路与其说成就了国家,不如说肢解了国家。国民党形式上统一全国至抗战爆发时止,铁路的修建、铁路的专业化和国家对之实行全面管理才勉强有了所谓“黄金十年”的气象。南京政府对铁路的财政、政治与人事的控制能力有所增强,铁路线的规划向着对其统治造成威胁的地区延伸,具有很强的政治集权、地方控制和国家统一的政治色彩。

——摘编自陈明明《铁路与中国现代国家的重建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铁路兴办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修建铁路的影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