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2 道试题
1 . 现代医疗机器人协助医生更精准地治疗病人,工业机器人协助工人完成危险、繁琐的工作等。这表明人工智能(     
A.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改变B.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
C.拓展了科学研究的范围D.取代了人类生产活动
2024-01-11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但已谈到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中国古代科技     
A.形成完整理论B.取得成就众多
C.注重解决实际问题D.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4-01-11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20世纪30年代,《申报》派记者驾驶汽车远赴华北前线采访。“绥远特讯,察事紧张之际,平绥铁路一度中断。现在冯玉祥离察赴鲁,察事解决。记者为调查察事真相及西北情况起见,特作察绥之行。十三日由平出发,先至张运,勾留二日,继至大同视察,再由大同来绥,于昨晚到达。”由此可推知(     
A.汽车可以深入铁路无法抵达的遥远的中国内陆
B.乘坐汽车远行成为近代国族意识萌发的触发器
C.汽车将地方政治整合进全国乃至全球性的网络
D.汽车所需要的专门的高等级公路已经逐渐普及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伊佩霞在《剑桥插图中国史》中这样描述唐朝:国家的统一、南北大运河的开通、两座宏伟京城的修建和国内国际贸易的扩大,均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唐朝长安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居民百万,吸引着来自亚洲各地的商贾、留学生和朝拜者。唐都长安平面图如下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材料二   唐朝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到北宋时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今开封)为东京。《东京梦华录》说东京商业“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南宋人《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北宋都城东京平面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二两幅平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与北宋东京各自有哪些显著特点。
(2)结合所学,分析唐宋城市特点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2024-01-10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2届高三11月考试历史试题
5 .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大概相近的历史时期,会创造相似的文明。这也使许多历史学家常常发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感叹。但经过多角度的研究,他们经常发现不同文明更是独具特色,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甚至是惊艳天下。关于文明和人类发展阶段的说法有误的是(     
A.古代生产工具发展先后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阶段
B.根据文明的分布地域不同可分为大河文明、海洋文明、山地文明等文明
C.依据产业结构变化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文明
D.近代科技发展使人类先后经历了蒸汽时代、电子时代、电力时代等阶段
2024-01-10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701年英格兰和威尔士两座城市的人口为582.6万,1851年达2087.9万。1701年,北部和西北部在总人口中占43.5%,伦敦和南部占56.5%,1831年,北都和西北部49.9%,伦敦和南部50.1%。就人口的流向看,1696.英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数的34,而到1831年时,全国从事农业人数还不到全国总户数的30%。

——摘编自黄光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1642年英国成年男子的识字率仅为三分之一、到了1840年时,达到了三分之二、妇女的识字率也达到50%。同时,国家开始干预和兴办教育,19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了新大学运动,很多实用学科进入大学课堂,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科技人才。

——摘编自马建康《工业革命对英国国民教育发展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晚期英国国民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
(3)列举工业革命时期的交通工具发明,并指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2024-01-10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选必2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
7 . 《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漕河故事,军运一般不过淮,则民舡不得行。”“白粮乃玉食之供,各宫之膳,其视军储之粮尊卑轻重盖天渊矣,安可以军粮船而先于白粮船乎!”《明会典》也提到:“粮船如遇亲王黄船(装御用之物)二只经过,一时回避。”这反映了明代(     
A.官府垄断了运河漕运权B.礼制在运河交通中的体现
C.运河的通航沟通了南北D.漕运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诗·商颂·长发》记载,商人的第11代祖相土发明了马车;而《周书·酒诰》记载,商人祖先王亥牵牛驾车到远方进行交易;《六韬》也记载:“殷君善治宫室,大者百里,中有九市”“宫中九市,车行酒,马行炙”。这表明,商朝(     
A.商业活动已开始兴起B.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
C.注重商业与贩运贸易D.工商食官格局逐步形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伊丽莎白是第一个清楚地认识到中世纪传统必须改变的君主,在这方面,她的父亲亨利八世,她的弟弟爱德华六世,以及她的姐姐玛丽女王,都不如她。……近代西方精神,假如要追其源头的话,似乎不得不提及这位16世纪的女王。文艺复兴所播下的思想种子,似乎也要在她手里变成制度。她谦虚、好学、接近平民,却能在几十年内让英国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国度。伊丽莎白女王积极支持各种海外贸易公司的建立。1579年伊斯特兰公司建成,接着,利凡特公司(1581年)、非洲公司(1588年)、东印度公司(1600年)相继诞生。这些垄断公司,尤其是东印度公司成为“资本积聚的强有力的手段”,它们都是在都铎朝君主的特许下建立的。……还推进呢绒工业的发展,至16世纪末,英国呢布已销往欧洲大陆,还远销巴西。

——据朱孝远《西方文明史导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伊丽莎白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伊丽莎白改革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科学家普赖斯于1962年发表了著名的“小科学、大科学”演讲,他认为:过去的小科学是分散的、个体的、随机组合的研究,现在的大科学研究规模则越来越大,从企业规模发展到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苏联和中国的火箭、卫星研制计划。这说明(     
A.科技与生产力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B.二战推动了人类科技多领域繁荣发展
C.科技成为了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D.第三次科技革命有整体化社会化特征
2024-01-09更新 | 47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