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汉口的崛起晚清时代,武汉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中国著名的近代都会,中部的中心城市,实现了早期近代化,被称为“东方芝加哥”。
                                                                                                  1877年《湖北汉口镇街道图》

(1)上图中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2)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汉口在近代迅速崛起的原因。
2024-03-1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安东卫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2 . 河西走廊地区发现了数千座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墓,图1和图2是这些壁画墓中出土的两幅壁画。两幅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图1   撒种耕地图                                                图2   打麦场
A.庄园式劳作的出现B.铁犁牛耕全国普及
C.农业生产水平较高D.稻麦复种得以推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和图2中城市布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城市在承载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制度和器物三个层面文明的表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孙中山与“造路救国”

○请问苟无铁道,转运无术,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之可图?故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

——孙中山《上海与〈民立报〉记者的谈话》(1912625日)

○今日之中国,麻木不仁之中国也,其受病之源,则由于交通不便。如由山东至新疆路程,须五、六个月,较西人环游地球,尤为迟滞……人不活动,则为废人;国不活动,则为废国。

——孙中山《在济南各团体欢迎会的演说》(1912927日)

孙中山为南洋路矿学校的题词(191912月)


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民国初年孙中山的“造路救国”理念。
2024-03-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今河南新郑郑韩故城是东周时期唯一一座经过武力征伐而改朝换代的都城,在考古遗存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春秋郑都布局示意图                                                                   图2战国韩都布局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1、图2反映的城市演变特征。
2024-03-17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古代到近代的城市变迁】

城市布局是展示社会发展的橱窗。农业社会的渐进和工业时代的到来,自身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无不改变着城市的面貌。

材料一


材料二有学者总结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是多中心结构(如下图)。


开埠后,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在租界内部形成了外商聚居区,而在各租界交界处,则形成了商业贸易发达的工商业区。近代城市或利用水路、铁路等新型交通之便,或因外围地区土地价格低廉,在原有行政中心之外的区域开辟新区以发展近代工商业,使得城市内部产生了明显的区域分异,形成各自不同的功能分区。

——摘编自吴松弟《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第一卷绪论和全国概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汉长安城、南宋临安城城市布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7 . 二战后,消费社会逐渐在欧美国家兴起,50年代的洗衣机广告代表了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如下图所示)。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福利国家与技术创新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结构有所调整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助推了广告业的兴盛
D.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取代了世界市场
8 . 下图为全国出土先秦、秦朝时期铁制农具数量对比图(单位:件)。据此可知,秦朝时期(     
A.铁犁牛耕日益普及化B.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迅猛
C.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D.农业发展模式发生质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创作于19世纪初的英国素描作品《它究竟能跑多快?》,图中的三人从左到右依次为乡村的富翁、乡绅及神父。

创作于19世纪初的英国漫画作品《都市贫民窟》,画面中一幢三层楼高的公寓紧挨着厂房,下方为贫民窟。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19世纪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中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先秦、两汉、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六个阶段,宋代的发展进步尤为显著。在宋代,学者们冲破经书传统的训话义疏,重视对医药学药物疗效原理的探究,并注重实践。北宋医学家寇宗爽著有《本草衍义》《嘉枯本草》和《本草图经》等药物学著作。北宋唐慎在其成就的基础上整编为《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其载药共1748种,并汇集多位医者的药物资料,医方更加全面、丰富。此外,政府组织出版了一系列医药典籍——《太平圣惠方》100卷、《圣济录》200卷,对诊断、处方、审脉、用药、针灸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又不断整理,也成为医学界的百科全书。宋慈著有《洗冤集录》,涉及药理学、病理学、尸体解剖学、法医技术等各个方面。这些极大的促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学科学体系的形成。

——摘编自李彦然《论宋代儒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中医学的发展进步尤为显著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中医学的发展进步尤为显著的影响。
2023-02-0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