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0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封建社会的经济都是农本经济,以足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但对畜牧牲畜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又靠畜牧产品。南欧、中亚土质黏重,很早就使用重犁,要用二牛、四牛甚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就有食肉、饮乳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

——摘编自叶茂等《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上)》


【探究】
根据史料,指出古代中西方在农业和畜牧业比重上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饮食文化的不同。
2024-02-0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农业革命导致又一次人口爆炸,其规模可与随人类形成而出现的人口爆炸相比。在旧石器时代,正在进化中的人类不断改进工具,使生产率提高,从而使人口相应增加。约100万年以前,猿人的人口数还只有125000人,可到了距今10000年时,以狩猎为生的人类的人口数已上升到532万人,约增长42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据史料说明农业革命到来的重要意义。
2024-02-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3 . 如表是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这些数据说明德国(     
时间1901年190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汽车业工人1773人12430人5万多人
年产量884辆5547辆2万辆
A.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B.正在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
C.政府全面干预推动汽车业发展D.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
2024-02-09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南北战争后,美国铁路建设快速发展,从18701910年共修筑铁路30余万千米,平均年筑路近8000余千米。电报早期服务于铁路,随着铁路的普及,美国本土电报网络基本建成。在此期间,红绿灯的使用为世界各国所效仿……“一战”后,美国交通运输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与汽车制造相联系的公路和输油(气)管道建设逐渐形成网络;开掘深水河道来发展内河运输,以配合已形成的远洋航行网;大力筹建飞机工厂和航空公司,到1930年,航线近2.5万千米。

——据郭正忠《交通与文明——关于交通经济建设的历史考察》等

史料二   “一五”计划(1953—1957)明确提出“发展运输业,特别是铁路的建设,使之适应于国家经济建设、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流通的扩大、居民对交通的需要”。到1957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9862千米,比1949年增长35.8%,公路通车里程为25.5万千米,比1949年增长了215.3%,海拔高、工程艰巨的康藏、青藏、新藏公路,也都相继通车。在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之间也修建了许多简易公路。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在水路运输方面,1957年全国内河航运里程已达14.4万多千米,比1952年增长51.6%。

——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19531957年)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等

史料三   2020年,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建设任务和“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各项任务,为交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摘自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探究】
(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近现代交通建设的发展。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交通建设发展的意义。
(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规划建设交通强国的现实意义。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发明了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摘编自【美】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2024-02-0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6年我国发行的普23民居普通邮票(部分)



               北京民居                  四川民居
请选择其中一枚邮票,概述该民居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居的建造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024-02-0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单元达标检测
7 . 如图为不同地区出土的铜制工具,据此可知(     

乌尔王陵出土的铜斧头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铜铲
A.铜制工具是人类最早的生产工具B.不同文明的生产工具具有相似性
C.中国的冶铜技术由两河流域传入D.生产力进步推动了私有制的产生
2024-02-06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单元达标检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古以来,人类只能依赖于自然条件进行食品贮藏保鲜,直至19世纪罐头的现推动了贮藏保鲜方法的重大变革。

大事年表

1795年,法国政府悬赏征集军粮长期保存、防止腐烂变质的方法。

1809年,法国人阿佩尔采用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帕兰扎尼的加热密封法,为拿破仑军队发明了玻璃瓶装罐头。

1810年,英国人杜兰德发明锡铁罐头,罐头很快成为英国海军标准口粮。

1830年,美国辛辛那提建立了最早的肉类罐头工厂。

19世纪3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商店开始向民众提供鱼罐头和肉罐头。

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展出了大量罐头产品,包括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罐装火腿等世界各地食品。

19世纪50年代,铁路大量建成和冰采集技术的发展,延长了罐头食品的保质期,保障其从资源丰沛的产地调运到城市。

——《罐头曾经的快生活方式》


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对19世纪罐头食品的兴起和发展撰写一份说明。(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50字)
2024-02-05更新 | 60次组卷 | 9卷引用:(选必二)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 储备与食品安全(课后案)
9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社会保险对于一切雇用劳动者,不论他在国家企业、协作社或私人的企业,不论工作时间之久暂及付给工资的形式如何,都得施及之。”社会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工人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失业、死亡等情况。这一规定(     
A.旨在推进根据地的工业化B.表明临时中央政府关注民生
C.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状况D.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内经》《难经》等经典医著成书,在其病理学说中,非常重视疾病与人体自然精神状态、生活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关系,确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药的诊疗实践。战国时期的扁鹊已能通过诊脉确定病人的病情,然后对症下药。针灸疗法在汉唐时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后又相继传到阿拉伯和欧洲。隋代统治者组织太医博士巢元方等集体编撰专门论述病因、病理的巨著《诸病源候论》。唐宋时期,政府设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行政机构,并多次颁发药典。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

史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在中国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来。许多传教士在华行医、建立医院、开办医学校、翻译医学书籍和出版医学刊物。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有5人从事医学工作。明治维新后日本西医发展很快,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间接吸收了西医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清廷官员和洋务人士(如荣禄、李鸿章等)体验到了西医的功效,就带头或动员富商捐资建造教会医院,各地受医人数大为增加。20世纪初,中医人士开始自发地学习西医,西医影响逐渐超过了中医。

——摘编自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传统中医药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医在近代中国迅速传播的背景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