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自公元前2世纪被汉武帝开辟以来,历经各个朝代的发展与变迁,这中间有唐朝在联系西亚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被切断后,中国对外贸易重心从陆路转向海路,遂使海上丝绸之路开始越过印度洋,延伸到波斯湾和阿拉伯沿岸,为宋元时期的大量阿拉伯商人来广州、泉州经商奠定了基础。到了明朝中叶,海上丝绸之路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出海贸易,以及西班牙殖民者为维持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开辟了从马尼拉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从原先向西到印度洋、波斯湾、阿拉伯等地转向东至日本,或经马尼拉越过太平洋到美洲大陆,然后再经阿卡普尔科和塞维利亚把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运往欧洲市场。与此同时,葡萄牙殖民者和荷兰东印度公司除了将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贩运到日本赢利外,也利用其返程船只将中国的生丝、丝织品和瓷器运往欧洲各地销售,遂使海上丝绸之路逐渐从区域贸易航线发展为全球贸易航线。

——摘编自李金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

材料二   当前(2018年),中国已同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超过100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优势互补,我国仍将致力于对接促进各国、各地区的产业合作,促进各国、各地区产业规划的相互融通,进一步激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活力,“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国家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600亿美元,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欠发达地区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使各国人民公平享有经济增长利益。“一带一路”力求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主张“各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

——摘编自蔡春林、陈雨《“一带一路”倡议的世界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中叶海上丝绸之路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世界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大运河(宁波段)/三江口
“海外杂国,贾舶交至”

——(南宋)《四明志》

2:萧甬铁路慈溪(今慈城)火车站
1910年,浙江绅商倡募股款,抵制清廷与英国签订的借款合约,清廷迫于压力,由商办浙江省铁路有限公司兴筑萧甬铁路。
1913年,宁波至曹娥段完工。
1937年,萧山至曹娥段铺通。
1938年,为防日军进犯,拆除萧甬线轨道。
1953年,萧甬铁路重建,1959年全线通车。

——摘编自钱起远主编《宁波市交通志》

32023年宁波公交网络示意图
宁波建设“八横八纵”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并以绿道串联起沿线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号召居民绿色出行,缓解核心区域拥堵压力。

——摘自“浙江政务服务网”

根据材料提取关联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交通与社会变迁”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上的经济发展便已有了区域性的萌芽。地处温湿带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以粟为代表的旱地农业文化;地处亚热带的长江中下游是以水稻为代表的水田农业文化;东北北部、蒙古、新疆等地,经济以狩猎和采集为主。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因自然条件良好,所以开发得较早,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游牧民族处在沙漠草原地带,传统的生产方式又使他们不太从事种植业生产,因而对农业民族的依赖性很大;同时,内地人民也需要肉食和皮毛,必须仰仗于牧区。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述:“夫山西饶材、竹……山东多鱼、盐……江南出楠、梓……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

——摘编自赵庆伟《我国古代民族经济的区域性发展与互补》

材料二   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一直战乱频繁。期间有中原汉族的自相残杀,更有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入侵,如五胡内迁、永嘉之乱、安史之乱等,把整个北方搅的鸡犬不宁。而南方则相对安定,战乱很少,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北方战乱南方安定,促使大量中原人口被迫或自愿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开发。南方开发少,水资源丰富,相对于较冷的北方,南方气温更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农业的长足发展为南方手工业的兴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袁振宇《中国古代史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至西汉中国古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汉至唐朝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2024-05-1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朝以来,历代王朝都建立粮库,对粮荒和灾荒大都制定了救济和赈济政策。每次赈灾大都要经过报灾、勘灾、审户等很多手续环节,粮食运到了灾区后,按照户籍计口发票,灾民凭票领粮。……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中有许多专门出售粮食的市场,供应一些民众的口粮。……明清两朝,水稻更加发展,玉米、甘薯、土豆从国外引进,更加丰富了粮食品种。……许多帝王把发展农业解决粮食问题作为安邦定国的头等大事,每年春耕,都要亲自耕田一回,以示生产粮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摘编自王中亚《农村·农业·农民》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首先解决农村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适应发展农村信贷事业的需要,中国农业银行应当积极做好农村的信贷工作”,2017年《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1994年国家颁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袁隆平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20179月又宣布一项剔除水稻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摘编自《中国粮食安全百年变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中国在粮食安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和意义,并指出我国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关于粮食安全的方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18世纪中国茶叶运销欧洲情况表

输欧起始1517年,葡萄牙航海家将茶叶带到了欧洲。欧洲第一批商业茶出现在荷兰。首批输入荷兰的茶叶于16061607年从澳门运往爪哇,于1610年从爪哇运到欧洲
价格变化1700年左右,一磅茶叶价格为5070荷兰盾,一磅所谓的宫廷用茶的价格在100荷兰盾左右。1720年前后,荷兰东印度公司为打压竞争对手,领销茶叶,茶价跌至2.5荷兰盾
数量变化1734年输入荷兰的茶叶有885567磅。此后的50年间,荷兰东印度公司输入荷兰的茶叶数量平均每年达350万磅,茶叶从荷兰又转运到欧洲其他国家
饮茶地点初期,人们习惯于在茶馆喝茶。不久后,荷兰人召集朋友在家里品尝各种茶,与广为流行的品酒会大体相似。荷兰妇女通过这些社交方式走出家庭,与同性交往。由于喝茶之风盛行,中国式茶亭在荷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摘编自贺圣达《17—18世纪的荷兰—印尼—中国贸易与多元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概括17—18世纪中国茶叶运销欧洲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7—18世纪茶叶运销欧洲的影响。
2024-05-1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运河处于雨量充足的地区,内河航运发达,近代轮汽船航运在此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自然条件中能够通航小轮船的所有内河、内江几乎都开辟了轮汽船航线,内河轮汽船成为江南地区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无锡位于苏南水网中心,江南运河斜穿东西,运河沿岸汇集众多工厂。从光绪年间起,无锡便与长沙、九江、芜湖成为全国四大米市。每年仅从宜兴、江阴等地运入无锡的大米就有300万担至400万担。

——摘编自江娜《江南运河研究(1912—1937)》

材料二   182510月,美国纽约州北部的伊利运河正式全线开通。它连接了哈德逊河畔和伊利湖,让大西洋的船只可以直接进入伊利湖,进而前往上游的休伦湖、密歇根湖和苏必利尔湖。此后,位于哈德逊河河口的纽约代替密西西比河河口的新奥尔良,成为美国的商业中心和世界级大都市。伊利运河打破了中西部的自给状态,密切了东海岸和中西部的商品交换。与此同时,五大湖沿岸成为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大本营和核心地带,抑制了蓄奴州向中西部的扩展,加剧了南北对立。伊利运河使美国踏上了向强国发展的第一步,很多人将伊利运河的开通视作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正式开端。

——摘编自叶山《改变美国国运和南北格局的水路:伊利运河》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江南运河水运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与美国伊利运河发展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伊利运河开通的意义。
2024-05-0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一批脱离乡村而没有成为政治统治中心的城镇兴起,打破了旧的城乡一体化格局,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城镇。从明朝初期,城镇主要发挥政治控制功能。永乐以后,沿运河逐渐形成了一些工商业发达的城镇。明前期,城镇居民统一编户,阶级结构相对简单。明中叶以后,城市中不事生产的消费者、寄生者大量增加,旧的社会等级受到挑战,金钱成为决定社会地位主要因素,商人成为独立而特殊的群体。十大商帮中有九个是在明中叶兴起,商人为取得政治地位,保证自身利益,于是,官商结合成为必然途径。

——摘自商传《论明代中后期是半等级社会》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业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一批国际商业中心城市建设兴起,并一直居于欧洲最重要城市的行列。伦敦以它为核心形成了英国国内市场网络,并在此与国际贸易体系连接,控制了英国进出口贸易的80%以上。伦敦在1500-1750年间膨胀性发展,人口从5万人增至65万人。阿姆斯特丹是西欧最大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荷兰人作为“海上马车夫”,驱动着世界总吨位一半以上的航海商船。新航路开辟后,里斯本迅速成为西欧至印度洋航路贸易体系的中心,是东方产品输入欧洲的主要口岸,每年从里斯本转运至西欧各地的香料多达7000吨,1700年人口发展到近20万人。塞维利亚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贸易中心和行政中心。16世纪西班牙航海探险活动多从这里出发,随着大西洋贸易兴旺以及美洲金银矿开采,塞维利亚成为西班牙贵重商品贸易的唯一港口,其财富令人艳羡。

——摘编自刘景华《欧洲城市建设的黄金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朝中叶以后的城市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新兴城市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主要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医药学方面,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已能掌握切脉、望色、听声等诊断方法和针灸、汤液、熨 帖等治疗方法。到了秦代,始皇焚书,但保留了医药书。淳于意是西汉文帝时的良医。《史记》里记载 了他的25例医案,各有病理、辨症、治疗和预后,可以看出淳于意的医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约在 西汉初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以问答形式解释人体的各种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对血液循环作了首创 性的论述,指出了切脉在诊断上的重要意义。书中对44类311 种病症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还提 出了“治病必求于本”和疾病预防的宝贵思想。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总结了长期以来的大量 药物学知识,记载了365种药物,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它详细地记载了药 物性能、采集时间、采集方法、主治病症以及药物的配合运用。这两部书是中国医学体系和药物学体 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隋唐时期,国际医药交流更为广泛。隋唐以前,中国与国外的医药交流,特别是中医对国外的影 响主要在日本、朝鲜,从隋唐时代起则与印度、阿拉伯等有了更广泛的往来。在繁荣的中日文化交流 方面,医学仍占着一个重要的地位。此时日本大量引进中国医学,他们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医药 学,大量输入中国医药书籍,甚至将中国兴办的医学教育体制、课程设置等几乎原样搬到日本,并以 《大宝律令》的形式形成制度。在此时期朝鲜医学也经历了与日本大致相似的情况,朝鲜化的中国医 学在朝鲜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学同时也传播到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印度所谓的“神州上药”,即指中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白至德《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中古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医药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中医药交流产生的影响。
2024-04-3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弗雷德里克·W · 泰勒(1856-1915年),现代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当过木工、机械工、钢铁厂的组长、工长、技师长,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该书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人 为本”管理思想和劳资关系角度出发,提出和完善了一整套后来被称为“泰勒制”的生产管理方法,包括 工艺与产品标准化、弹性工作制度、职工合理定额方案、劳资沟通与职工参与管理方案、奖励制度等。泰 勒的科学管理制度的创立,推动了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对当时美国乃至后世的现 代管理理论和现代生产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马克走《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   苏俄十月革命后,列宁曾说:“苏维埃共和国在这方面无论如何都要采用科学和技术上的一切宝贵成就。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   结合的好坏。应当在俄国研究和传播泰勒制,有系统的试行这种制度,并且使它适应下来。”由此形成了   一种新的国家管理形式——计划经济。而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泰勒制的推行使企业极大   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整体社会生产的无计划性,却无法避免以生产过剩为标志的大危机迅速爆发。这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出泰勒制的根本缺陷。

——摘编自任婷瑛《思考泰勒制的应用及对其进行的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泰勒制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秦勒制。
2024-04-29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概况
公路美国的交通革命始于公路的大规模修筑。美国独立后,随着大批人口的西移,修筑更多的公路成为必要。然而,仅靠公路不能完全满足东、西部交通运输日益增长的需要
汽船1807年,美国人发明了汽船。到1860年,整个密西西比河水系都呈现出汽船来往行驶的繁忙景象
运河19世纪初开始大规模挖掘运河。1817年至1825年开凿的,连接了哈得逊河和伊利湖,开辟了五大湖地区通向纽约的航道。从此,西北部的农产品通过这条运河被源源不断地送往东部沿海口岸
铁路19世纪美国交通运输史上的最大变革是铁路的兴建和火车的发明使用。1850年,美国铁路总长度为9021英里,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一位

材料二   美国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刺激了钢铁和煤炭工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其他工业部门如机械工业,木材工业的迅速发展。制造业的西移,使美国东、西部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平衡,1860年美国工业居世界第四位,农业在美国经济中尚居主要地位。到19世纪末,美国工业已经跃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张玲蓉《试论19世纪美国交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①处的人名和②处的运河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19世纪美国的交通运输革命”,自拟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2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教学检测(四)暨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