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世界经济增长】

在过去的一千年当中,世界收入的增加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因子驱动:一是地域占领与殖民,例如15世纪末,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新大陆为世界提供了玉米、土豆等新物种,提高了旧大陆的生产潜力,同时旧大陆对美洲的殖民也开发了美洲的生产潜力;二是国际贸易与资本运动,如17201820年,荷兰对外贸易下降了20%,人均收入下降了1/6,而英、法两国的出口分别增长了7倍与2.75倍,人均收入分别增长了1/21/4;三是技术与制度创新,如荷兰人创造了新型船舶工厂和改进了低成本通用货船的批量生产方法,助推了17世纪经济的高增长。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关于世界收入增长的动因,近代以来学术界提出了各种解释。请运用唯物史观并结合中外历史,对材料所述模型(整体或局部)提出你的见解(赞成、不赞成、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说明过程不得重复材料所给事例)
2024-03-30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新高考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贸易霸权之路

20世纪上半期,经历了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压力与调整后,美国通过签署法案或协定的方式,完成了自身从贸易实力的积累到贸易权力的生成、再到贸易霸权的转变。

阶段法案措施简介
第一阶段1913年《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案》大幅下调关税当时欧洲各国对那些既非自己殖民地范围内,又未与自己签署贸易协定的国家,普遍施行高贸易壁垒的政策。美国在1913年仍只满足于对西半球的统治权,常因此原因遭受贸易歧视,主动给予他国贸易优惠,借以换取他国对自己的平等待遇。
第二阶段1930年《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大幅调高关税税率该法案影响了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贸易政策中关于市场开放程度的倾向性,这种影响力产生作用的基础在于战前贸易秩序的破坏。
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案》下调进口关税美国贸易从此摆脱了浓重的国内政治色彩,成为在国际上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
第三阶段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以美国为主的战后经济秩序重建者支撑起一个由更多国家组成的更低贸易壁垒的多边协定。

——摘编自张馨《美国对外贸易背后的霸权逻辑》

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的“贸易霸权之路”加以解读。
2024-03-16更新 | 33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3 . 【伟大的共存】

亚里士多德曾说,动物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礼物,“既是好劳力又是美味佳肴”。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是驴、牛、马、骆驼之类的动力型动物,它们让人类获得了更大的肌肉力,使人类不仅可以耕种更多的田地,而且可以运输更多货物,或更快速地移动,人类世界由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剑桥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士莱恩·费根的《伟大的共存:改变人类历史的8个动物伙伴》(狗、山羊、绵羊、猪、牛、驴、马和骆驼)讲述的就是人类与动物共同经历的这段历史。在费根看来,人类不仅改变了动物,动物同时也改变了人类。

请以“动物与人类发展史”为主题,任选一种或两种动物,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动物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4 . 【年鉴学派史学观点】

材料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强调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事件时间三种节奏在历史发展中共同协作的作用,尤其突出社会时间的重要性。主张历史是包罗人类活动各个领域的“整体”,是在这些领域之间相互关联、彼此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中得以体现的。要反映出这个“整体”,反映出其内部的结构—功能关系,因果性的思维逻辑是不能胜任的,必须借鉴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方法,从横向关系进行研究。


依据材料,从“整体”的角度出发,任选一历史事件,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3-12-01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11月仿真模拟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对公元500年以来的世界史作了如是概括,其中“东”指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西”指以西欧等为代表的西方。

第一阶段(公元500年至1500年):东强西弱,东富西穷,东稳西乱,东进西滞,东学西传。

第二阶段(1500年至18世纪中期19世纪初):西升东降,东强西弱,东富西追。

第三阶段(19世纪初至1945年):西强东弱,西富东穷,西扩东衰,西学东渐,以西塑东,东西彻底逆转、易位。西方取代东方成为历史主流。

第四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东升西降,东西相持,多极平衡。

——据李兴《世界史“西方中心论”破解与“三大体系”构建初探》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一份历史年表。[要求:年表时段或时间表述符合材料意涵,史实准确,作答要素应包含阶段、时间(时段)、支撑史实、简要说明等。]
6 . 城市文明的演进

材料一   “开封城摞城”

经过20多年的考古发掘已经探明,在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埋着(上下叠压)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形成“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这个一直流传在开封民间的神秘传说,终于被考古证实。有学者指出,由于黄河多泥沙的独特水文特性,黄河流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城邑遭受了与开封城同样的命运。“城摞城”对于研究黄河的泛滥、泥沙的淤积和灾变现象等,都提供了大量材料。

——摘编自苏则民《营邑立城制里割宅——中国古代的城市设计》

材料二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意大利首都罗马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沉淀了数千年历史遗迹,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它建在台泊河之间的7座山冈上,几经毁灭又几度复兴。古罗马遗迹规模宏大,令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约公元前2000年初,罗马人从东北移居于此。公元前8至前4世纪筑城堡,逐步形成早期罗马城。公元7561870年为教皇国的首都,1870年意大利王国统一后成为意大利首都(教皇国退至梵蒂冈)。罗马古城的大部分遗迹现叠压在罗马街区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论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晰、史论结合。)
2023-05-29更新 | 149次组卷 | 5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23届高三名校预测历史试题(湖北卷)
7 . 【武汉街道地名】

材料   明清时期,司门口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衙门所在地,布政司主管钱粮户籍,相当于当地的户部。户部巷东为藩库,是布政司存放钱粮的金库和粮库,户部巷西为武昌府的粮库所在地,户部巷正好位于两个库房中间,因而得名。粮道街是因为这个地方有个粮道署。

武汉有一批以数字命名的道路,如一元路、二曜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六合路、七里庙、八大家等。一元路是从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语句中摘取得来的,日月光曜二曜路,三阳开泰三阳路,国之四维四唯路,寿、富、康、德、命称五福为五福路,六合同春。天地四方为六合路。

武汉还有一批以人名命名的道路如兰陵路,如彭刘杨路,彭指的是彭楚藩,刘指的是刘复基,杨指的是杨洪胜,三人在辛亥革命中献身的。如中山大道,是纪念孙中山对武汉的贡献,黄兴路是以黄兴的名字命名,黎黄陂路是以黎元洪的命名命名。

1938年和1946年,武汉两次将原日租界内的街道全部改为与抗日相关的名字。如山海关路、卢沟桥路、陈怀民路、郝梦龄路、刘家麒路、张自忠路等。在日本司令官签订投降书的那一刻,武汉诞生了一条胜利街。这条街是将本来是6条曾属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的街道合为一体。

三层楼这个地名是近代才产生的,这一带原是一片水塘荒地。1912年,从事营造业的资本家喻兴隆在今和平大道445号处修建了一栋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开杂货店、茶馆、说书场和皮影戏场等,生意兴隆,远近闻名,成为这一带的显著标志,人们遂以三层楼泛指这一地区。

——摘编自《长江日报》等


结合所学知识,选取相关材料,提炼相关主题(任意一点或整体),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8 . 中国的陶瓷尤其是“青花瓷”大量输往国外,对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当时的欧洲,诗人写诗赞美青花瓷,集市上热销青花瓷。显贵以拥有瓷器为傲,不将瓷器收入橱柜中,而是作为墙面装饰摆放在接待室,如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修建特里亚特瓷宫,普鲁士皇宫建筑了世界著名的"中国瓷器厅",都可见当时欧洲人民对中国青花瓷的追捧。甚至因为中国"青花瓷"的影响而出现一种特殊的"克拉克瓷"。克拉克瓷意为"来自中国的精美瓷器",典型风格特征是胎藻、中心纹饰为人物或动物纹样、口沿处分为数个扇形或椭圆形的开光。这种特殊的瓷器源于荷兰语的"kraken",因为17世纪荷兰是海上霸主,是与中国瓷器贸易最大的欧洲国家。这种精美的瓷器是结合欧洲人审美喜好而制作的,最早的装饰题材都是东方的元素,后结合西方的审美,绘制的是西化的中国元素,也可以说是欧洲人眼中的东方世界。纹饰构图饱满,繁而不乱,错落有致,既洋溢着东方传统文化艺术的特色,又有浓郁的西方异域风情,可谓是东西方文化合璧的结晶。

——摘编自夏明来《青花瓷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围绕“文化交融”,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回顾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演进,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一条清晰脉络就是科技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的强大力量。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国家。当今时代,科技依然是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竞相把科技创新提升到战略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例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未来,谁在国际科技竞争中抢得先机、占据主动,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赢优势。

——摘编自评论员《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号角》


分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科技进步与生活变迁。

材料

发明概况
风筝、飞机相传中国的墨子用木头制作了一个风筝,称为“木鸢”。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上绘有人们放风筝的情形。13世纪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将风筝传入欧洲。美国的莱特兄弟制作了双翼飞机造型的盒装风筝,用来实验在飞行状态下的飞机控制原理,从而帮助他们实现了飞行梦,人类从此开启了飞翔时代
听诊器1816年,法国医生雷奈克找人制作了一根空心木管,后将其分为两段,并以螺纹旋转连接,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个听诊器。由于听诊器的发明、雷奈克能诊断出许多胸腔疾病
移动支付工具199812月,马斯克和其他两位合伙人共同创立Paypal,Paypal成为备受全球亿万用户追捧的国际贸易支付工具,即时支付,即时到账。2003年,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上线,随时支付在中国迅速扩散开来
提取表中信息,围绕“科技与生活”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