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健康医疗、交通出行等多领域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如北京公安系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处理海量案件和警情数据,利用机器大脑每小时可处理1.2万封信件,0.3秒内可检索到关键词的匹配结果。可见,人工智能技术(     
A.将取代人类的生产活动B.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
C.模拟人的思维解决问题D.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
2 . 下面是1950-1973年美国农业人口、农业就业人口变化表。这反映出该时期的美国(     
时间农业人口/万人农业就业人口/万人
1950年2304.8992,6
1970年971.2452.3
1973年947.2433.7
A.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B.农业经济效益的下降
C.政府干预手段的优化D.土地集约经营的形成
2023-12-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贬值30%,其后英国联合自治领、殖民地和一些与英镑关系密切的国家率先组成英镑集团。美国和法国在1934年也分别构建了美元集团和法郎集团,三者之间形成彼此抗衡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     
A.加剧了世界性贸易危机B.具有鲜明的霸权主义色彩
C.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D.使世界货币体系彻底崩溃
4 . 2014年7月,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土耳其的伊安高铁二期工程顺利通车。该工程全长15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通车后,乘列车由安卡拉到达伊斯坦布尔(庞蒂克区)的时间大大缩短。伊安高铁的建设得益于(     )
A.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成功示范B.中国高铁的核心技术跃居世界第一
C.中国高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D.中国是第一个商业运营高铁的国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学者研究指出:1973-198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围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只有2.4%,仅为1965--1973年年均4.7%的一半。在1973年进入“滞胀”时期后,通货膨胀就迅速发展成奔腾式的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A.全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放弃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扩大政府公共事业开支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厂制度在英国形成后,工厂主大多数不是贵族。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算计开办工厂,有的成为万人瞩目的首屈大富。理查德·阿克莱特是工匠出身,前半生穷困漆倒。他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很快取得专利权,1771年建立水力纺纱厂。马修·波尔敦是手工业主,他创办了铁厂,并帮助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等

材料二   工厂制度进入中国始于19世纪中后期。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到1913年工厂数量已经颇具规模。据对1913年以前开办或投资工厂的202个人的统计,地主占55.9%、买办占24.8%、商人占18.3%、华侨占1%。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某学者认为,政治环境的不同是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不同的主要原因。概括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的不同身份,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
2023-07-17更新 | 2693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00——2000年间世界主要国家及其力量源泉

时期国家主要力量源泉
16世纪西班牙黄金、殖民贸易、雇佣军、王朝联系
17世纪荷兰贸易、资本市场、海军
18世纪法国人口、农业、公共管理、军队、文化
19世纪英国工业、政治凝聚力、金融和借贷、海军、自由主义规范、岛国位置
20世纪美国经济规模、科技领导地位、地理位置、军事力量和结盟、全球化文化和自由主义的国际制度

——摘自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


综合上述表格信息,自拟一个观点,结合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具体合理,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美国商人创办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还开办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和甘油等。这种经营模式(     
A.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
C.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D.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范本
2023-02-16更新 | 48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近代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进行的。从1750年到1850年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0%提高到了50%。英国的近代城市化运动并无先例可循,此时的英国又是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政府多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对经济并不干预,对城市建设也没有规划。英国的城市化开始之前,英国经济的重心集中在伦敦和伦敦的周围区域内,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原有的经济发展很好的城市却逐渐衰落,新的城市都建立在西北部地区,而英国的人口和经济投资也向北移动。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上海作为新兴城市的排头兵,开埠前只是一个普通县城。开埠后,上海很快打破广州外贸垄断地位,成为联结内地和国内外市场的国际大都会。至清末,上海各类各级新式学堂249所,集中了全国工厂的48.7%。这一时期,租界内林立的西式洋楼、洋行、银行、教堂、影剧院、工厂与西餐馆等成为上海城市近代化的显著象征。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成为近代中国“新兴城市的排头兵”的条件。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城市近代化对上海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17世纪的欧洲,夜生活只出现在上层贵族阶层中:到18、19世纪,夜生活开始从贵族圈子扩展至普通民众,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势力的日益衰落B.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
C.照明技术的不断改进D.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