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9 道试题
1 . 下图表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数量下滑,粮食产量及粮食播种面积有所下降。为了应对这一形势,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A.取消农业税提高农民积极性B.制定法律保障食品安全
C.进一步加大粮食的进口力度D.减少对粮食生产的干预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3年前后六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年均百分率)

国别1950~1973年期间1973~1997年期间
美国3.82.5
英国3.01.8
德国6.02.1
法国5.02.1
意大利5.62.4
日本9.23.3

——夏庆宇《20世纪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嬗变及理论启示》

材料二:在经历了长期繁荣之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进入了战后黄金年代的衰退期。对于战后黄金年代的终结和1973~1975年危机的成因,利润挤压论认为伴随生产率增长的减速,实际工资爆炸性的增长,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显著下降,从而导致经济疲弱。

生产率与工资增长的关系:1964~1973年

年均生产率增长(1)年均工资增长(2)差距(1)~(2)
美国1964~68年2.42.5-0.1
1969~73年1.02.0-1.0
欧洲1964~68年4.54.3+0.2
1969~73年4.25.0-0.8
日本1964~68年8.77.6+1.1
1969~73年7.810.6-2.8

——摘编自孟捷《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利润挤压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黄金年代”衰退的解释。
3 . 在中世纪的英国,肉是奢侈之物。进入15世纪,英国乡村屠户的生意逐渐兴旺起来,村庄永久性啤酒馆相当普遍。这表明(       
A.食物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B.食物储备技术进步确保人民身体健康
C.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推动饮食结构变化D.君主立宪制政体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
4 . 地理大发现使得西班牙的国库充盈,西班牙人组建了一支史无前例的“无敌舰队”。由于在海面上无法与西班牙争雄,所以即便是身为欧陆霸权的法国也不得不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时缴纳重税。除了交税之外,往来两地的法国商船还不得不承担海盗、风浪和运输成本的压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法国人开始考虑挖掘一条直接连通比斯开湾与地中海的水路,由此修建的运河是(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约塔运河D.米迪运河
2024-01-23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腾云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天津许多地名都与“沽”有关,更有“七十二沽”村落群这一独特历史产物。

阶段概况
为维护漕运水路安全及该地区有效统治,金朝在沽河(北运河)与卫河(南运河)交汇之处的三汉(亦作岔或叉)口附近设置了军事据点“直活寨”
元朝发展海运业,三汉口作为漕运中心,舟车汇集、商贾云集。三汉口附近盛产盐,元朝在此设置盐场
明初该地区成为有名的鱼米之乡。永乐年间政府大规模移民活动进一步催生了“七十二活”村落群的形成

——据付红旭、张仁江《略论天津“一七十二沽”村落群形成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天津“一七十二沽”村落群的形成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论述充分。)
2024-01-21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五调考试历史试题
6 . 火车票记录了铁路事业的发展。以原沈阳至北京的T12次列车为例,1997年车次前没有字头,运行时间要10小时37分;经过几次提速后,“12次”前先后更改为“K““T”字头。2004年京沈间开通以“D”,字头开头的动车组列车,只需要3小时59分。车次字头的变化反映了中国(     
A.交通运输科技水平的提高B.铁路运输服务体系不断升级
C.严密的铁路运输网的形成D.交通建设事业走在世界前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伤寒杂病论》流传至宋代时,由林亿等人整理校汀为现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共收录方剂269方,使用的药物多达214种,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由此可知,《伤寒杂病论》(     
A.系统总结了我国中医药学成就B.无愧为中医临床百科全书
C.说明我国中医学缺乏创新精神D.可佐证古代科技的实用性
8 . 合伙制又称合股制,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工商企业组织形式,其基本特点是由二人以上共同出资、共同经营。据有关近代经济文献记载:在17家记载了资本来源的广州橡胶工业企业中,合股制企业有14家;1895-1931年上海机械工业企业有316家,其中独资163家,合股120家,股份制31家。对这一现象的合理阐释是(     
A.近代工业发展的封建色彩浓厚B.近代经济中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
C.合伙经营阻碍了近代工业发展D.沿海地区的口岸城市经济更发达
9 .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天子躬行勤政,可使“四夷”归服,而周边部族及诸国遣使朝贡,可体现王朝强盛的气象。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推行“怀柔远人”政策,周边诸国“思汉威德,咸乐内属”。唐代,大食、日本等向唐朝多次派遣使节,学习唐朝的制度与文化;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传播佛教文化,堪称中外和平文化交流的典范。明初,中央政府列出了周边十五国为不征之国。明成祖时,郑和下西洋更是宣示和平的远洋航行,郑和被奉为和平使者。中央王朝将“厚往薄来”理念推广至与周边部族、诸国的交往中,并长期作为维持朝贡体系的基础。在朝贡体系下,中央王朝与朝贡国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各朝贡国自由决定是否与中国往来。

——摘编自刘祥学《远迩相安共享太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宗旨》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许多保守的封建士大夫囿于“夷夏之大防”的传统观念,将西方列强以“夷狄”视之。郭嵩焘认为中国不仅在船炮机械等器物层面上落后于西方,而且在制度层面上也比西方落后,要与西方国家进行平等的交往。面对“眈眈环视之洋人”,他反对“不问国势之强弱,不察事理之是非,惟瞋目疾呼,责武士之一战,以图快愚人之心”;而要通过商战、和平谈判、外交斡旋等方式, “以条约为凭”、“谨守和约”,与西方列强据理力争。1876年,郭嵩焘成为近代中国的首任驻外使节。

——摘编自易永卿《论郭嵩焘的和平外交思想》

材料三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战略和政策,有着怎样的外交行为模式,关键看该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理念。纵观当代中国外交史, “和平”是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它既源自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基因,也扎根于新中国近七十年的伟大外交实践。当代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也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指导着中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摘编自卢静《中国和平外交的风格与气派》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郭嵩焘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其外交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新中国的外交实践说明“和平是当代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
2024-01-17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凤冈陈氏族谱》中记载道,万历十年(1582年)陈益从越南引种番薯至广东东莞,而《金薯传习录》中记载万历二十一年,陈振龙从菲律宾引种番薯到福州长乐县。由此可知(     
①越南和菲律宾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②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作物传入中国
③西方殖民者成为明代海防的新问题   ④海外贸易助力番薯种植区域扩大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②④
2024-01-1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