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与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的全球史”

近代以来,英国的时间概念经历了国家化和全球化的过程。

片段一   时间国家化

1675年,英国建立了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负责测量经度。

1714年,英国政府成立“经度委员会”,提供奖金及专利来征求准确测量经度的方法。

1735-1761年,哈里森发明精确的海钟,以时间测量经度(1小时对应15度),经度诞生。从此,英国的舰船能够到达地球的任何角落。

1771年,英国工厂主阿克莱特在报纸上发布招聘广告:“本人急需两名精通机械零部件设计业务的钟表匠,同时诚聘熟悉轮齿啮合连接业务的技术人员若干名。”

1798年,英国钟表匠发起抗税请愿活动,他们认为:“棉纺业和毛纺业完全受惠于钟表制造工匠……”

1840-1855年,英国98%的公共时钟设置为格林尼治标准时间。

片段二   时间全球化

1864年,通过连接格林尼治时钟的电信电缆,开普敦鸣放正午炮,传达英帝国时间。

1884年,华盛顿国际天文学家代表大会召开,法国人强调中立原则来反抗格林尼治子午线的权威地位,并联络其他国家反对英美发起的决议,但大会最终以经过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成为世界计算时间和空间的起点。

1924年开始,格林尼治天文台每一小时会向全世界发放调时信息。

——摘编自杜君立《现代的历程——机器改变世界》、【美】奥格尔《时间的全球史》

(1)根据片段一、分析英国能完成“时间国家化”的原因。
(2)根据片段二、指出英国推进“时间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矛盾。
(3)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时间的全球史”的认识。
2 .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指示要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作了具体规划,在农村中着重培养三种卫生员,即不脱产、半脱产的卫生员和专职医生,并在农村普遍推行“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制度。这有助于(     
A.缓解农村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B.满足合作社农民的医疗需求
C.将农村居民纳入公费医疗系统D.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二年(1724年)全国耕地面积达890647.524亩,前所未有。清代前期农业生产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南方水稻产量一般亩产“大约共三石(一石约180斤)为常耳”。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有不少地方专门或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如乾隆年间,植棉专业区的江苏松江、太仓、通州和海门厅所属各县“每村庄知务木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之七八”。粮食大量向经济作物区运销。例如,乾隆中期后苏州产丝区的粮食,常年由江西、湖北、安徽供应,每年计数百万石,天津粮食则由东北地区供应,乾隆年间,由东北运粮到天津的船只达数百艘,山东的临清县产棉区,粮食由河南供应,广东珠江三角洲缺粮,主要靠广西、湖南供应。

——摘编自黄启臣《清代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短缺、温饱问题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功能主要是食物,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粮食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人们的饮食需求向温饱型转变,单一的粮食型食物结构开始向多样化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粮食功能除满足基本吃饱需求外,各种粮食加工制品日益丰富。

——摘编自王永春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变动规律研究及趋势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前期农业的新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粮食生产与加工出现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认识。
4 . 如图所示为1982~2011年中美日三国历年经常账结余(出口商品和服务净额、净所得和经常转移净值等三项之和)对当年GDP比率的变化情况。这一发展趋势(     

A.说明经济危机导致国际贸易衰退B.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更加突出
C.体现冷战改变了大国的力量对比D.折射出经济全球化趋势影响世界贸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5世纪下半叶,荷兰采取保护主义的航海政策,要求本国航运业应由本国商船和水手参与。然而至17世纪初,荷兰放弃了这一做法,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也写出了《海洋自由论》一书鼓吹海洋自由、贸易自由。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海洋法的形成B.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C.荷兰航运业的发展D.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英国达德利·诺思 (1641 ~1691年) 说:“任何法律都不能规定贸易的价格,因为贸易的行情必然而且将会自行确定下来,但是,当这类法律确实碰巧抓得很紧的时候,这就对贸易是个非常大的障碍,因此是不利的。”据此推知,达德利·诺思的经济思想(     
A.属于传统重商主义经济思想B.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动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形成D.加剧了垄断组织的形成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为南宋古籍关于汴京(今开封)、临安(今杭州)都城词类频率统计表。这反映出(     
南宋古籍关于汴京(今开封),临安(今杭州)都城词类频率
时期书名京师都城京城京都
汴京临安汴京临安汴京临安汴京临安
宋孝宗《乾道临安志》2
宋宁宗《夷坚志》10878
宋理宗《淳祐临安志》3221
《都城纪胜》136
宋度宗《成淳临安志》1635145512
总计1423781213612
A.南宋官民对汴京地位的坚守B.直捣黄龙成为朝野共识
C.南宋在舆论上实行双京师制D.临安无法代替汴京的地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古代的商业契约】

材料一   早在先秦时,人们就已将“诚”和“信”联在一起教化人,严律于己了。中国古代的各种契约关系,正是建立在这种道德规范和思想基础之上、靠诚信来维系的各种人际之间约定的关系。由秦汉到魏晋,租佃券约只写明租佃双方姓名、年月、亩数,租额、租期:魏晋已后,至唐五代,券契文字愈益丰富,从固定租额的明确,交租时间和质量的保证,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责任,违约受罚的规定,保人对契约内容的担保等,都具体写进了契文,使得租佃契约完善化。宋元以至明清,租佃契又逐渐趋于简约化,没有了交租质量的保证,也省去了违约受罚的各种规定,许多保证人的签押被一名“保人”或“中见人”所代替,或者干脆省去,使得租佃契约走向一种新的简约化模式。

——摘编自也小红《中国古代契约发展简史》

材料二   中国很早以来就有重视契约的传统。《周礼》云:“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到了秦汉时代,土地交易日趋频繁,土地买卖契约包括标的、价格、证人等内容。当时的契约具有诉讼书证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开始成为契约的主要载体。北魏以来,在广大的中原地区,土地买卖开始受到限制。唐代的法律对土地买卖设定了很多前提条件,口分田等在原则上禁止买卖,现存的唐代中前期的敦煌文书中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到了唐代中后期,特别是吐蕃占领与归义军时期的敦煌文书中又开始出现了土地买卖契约。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始收民印契钱,令民典实田宅输钱印契,税契限两月”,改变了以往田宅交易买卖双方都要纳税的规定,正式确立卖主立契、买主税契的土地买卖制度。此后,土地买卖空前活跃。成书于南宋的《名公书判清明集》有云:“交易有争,官司定夺,止凭契约”。

——摘编自阿风《中国历史上的“契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契约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5年10月,在日本举行中国商品展览会前夕,展览会广告登上了日本主流媒体《读卖新闻》(见上图)。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日本主流媒体出现的首条中国广告,约占1/4版面,十分吸引眼球。

广告上大字标注“东京中国见本市(东京中国商品展览会)”,标题上方的文字强调“初次向日本民众展示,新中国产业文化展”。这条广告注明,“免费入场,欢迎参观,免费放映断到中国电影”,并列举了15家参加展览会的中国公司,广告还介绍了展览的主要产品品类:第一类是日本工业原料所需的中国矿产品,包括煤炭、铁矿石、盐等;第二类是与日本家庭密切相关的中国农产品,包括大米、大豆、植物油以及相关农产品加工品;第三类是正在发展中的中国重工业品,包括机械、金属、冶金产品、化工产品;第四类是中国各种轻工业品,包括针织品、文具、日用百货、酒、烟、皮革、毛皮;第五类是世界知名的中国手工艺品,包括地毯、刺绣品、玉器、象牙制品、雕刻品、陶器、瓷器、服饰品、漆器。

——摘编自赵新利《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品牌对外传播研究(1949~1965)》

根据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0 .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余篇诗歌,其农事诗中有几处提到麦类作物生产活动(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当时(       
作品《鄘风》《王风》《豳风》《大雅•生民》《魏风》
内容“爰采麦矣”“丘中有麦”“禾麻菽麦”“麻麦幪幪”“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地域甘肃河南陕西山西河北
A.原始农业的兴起B.南方地区小农经济的兴盛
C.小麦在北方种植D.小麦成为先民最主要食物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