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的商业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明史》记载,洪武、建文、永乐时期的关市之征,与宋元的繁琐不同,这一时期“务简约”。这反映出该时期
A.民众赋税负担相对较轻B.统治者的忧患意识较强
C.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转型D.商业发展环境相对宽松
2 . 历史学家漆侠在《宋代经济史》中总结了宋朝经济的两种运动形式:农产品由四周向中心集中,手工艺品由中心向四周辐射。下列对这一现象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化程度空前提高B.朝廷鼓励手工业的发展
C.海外贸易推动市场繁荣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 . 《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穷汉市、鹅鸭市、珠子市等,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当时是南北大运河的终点)北面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的缘故。这一商业布局体现出
A.水陆交通不畅阻碍了商业发展B.元朝时期南北物资交流频繁
C.市的细化便于征税和百姓购物D.元政府积极鼓励工商业发展
4 . 下面是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的图片。这些货币的出现,不能推断和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农业的发展B.冶铸业的发展
C.商业的发展D.各国市场走向统一
5 . 明代嘉靖年间的《河间府志》记载,乡镇一级的集市每月有二、三个集日,州县每月大概有五、六个集日,府城则每日一集。这反映出当时
A.市场的三级管理体制形成B.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开始出现
C.农工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D.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已被打破
2020-11-12更新 | 436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唐前期商人向国家所纳之税收,在性质与名目上与一般百姓无异,都被编制在以租庸调为主体的农业赋役体制中,商人所纳基本赋税远远高于普通农户。这反映出唐朝
A.放松对商业的管理B.均田制已遭到破坏
C.政府强力扩大税源D.商品经济不够发达
7 .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的假赁业务十分发达,无论家中红白喜事,或是外出游玩赏宴,从桌笱杯盘到说唱劝酒,从请帖座次到掌勺传菜,都可以请专门机构包办。“寻常出街市干事,稍似路远倦行,逐坊巷桥市,自有假赁鞍马者,不过百钱”。据此可知北宋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萌芽B.官员消费奢侈攀比之风日益严重
C.社会生活发生了一定变化D.纸币的出现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时,日本、朝鲜来华的遣唐使,通过贡赐关系与中国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海上民间贸易也日益发展。唐朝地理学家贾耽说,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全程需三个月。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以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天竺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宋朝的泉州商人李充,就曾“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为了管理海上贸易,从宋朝开始专门设置了市舶司,市舶司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炎二年(1128年),市舶司的收入占国家总收入的20%,“江海求利,以资国用”成为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的基本国策。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期,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如明朝规定“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就“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摘编自齐涛《朝贡外交与朝贡贸易》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明清与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罗马帝国时期,金融交易场所设立在由国家出资建造的广场上,成群的人拥挤在这里,买进和卖出包税公司的股票和债券,进行各种各样的现金和信用交易。据此推知当时的罗马帝国
A.金融业比较发达B.是世界贸易中心
C.商业契约应用普遍D.国家垄断金融行业
10 . 汉代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如图反映了当时
A.统治区域的扩大B.民族关系的概况
C.地方制度的演变D.丝绸之路的开辟
2020-10-18更新 | 405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南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备考金卷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