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城市近代化是城市开始摆脱与乡村的多种同一性而具备独具个性的近代文明形态。具体表现在工厂企业的兴起、内外贸易的发展、近代金融机构的出现、经济制度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阶级结构的变动、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近代化、文化样式和价值观的近代化等。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与中国不同,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等内力作用实现城市近代化。

——摘编自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影响中国与西方城市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并予以评述。(要求:主要因素须具体,观点须表明,赞成材料观点或提出其他观点均可,并阐述理由)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60年代后,天津同广州构成了牵动南北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龙头。京津冀城市网络格局发生了以津京冀为序的新调度,初步构建起以北京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口岸城市天津为北方金融商贸中心,环绕京津,形成由保定、石家庄等中等城市和高阳、辛集等一大批小城市和商业市镇组成的城市网络体系,进而同世界城市网络联结在一起。从1905年开始,天津口岸同英美德日等国的直接贸易量已超过从上海转口的贸易量,成为华北贸易货栈,京冀则成为天津口岸第一位的洋货销售市场和土产货源供给地。

——摘编自胡光明(清末民初京津冀城市化快速进展的历史探源与启示》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晚清时期“京津冀一体化”为主题,自拟题目并予以要点化阐释。(要求:题目明确,阐述合理、适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40年代以后,上海地区的农民多从传统的棉稻种植转向蔬菜种植,每年六七熟,获利较多,洋葱、马铃薯、“欧洲种”花菜等种植者日多,蔬菜在当地种植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种转变(     
A.得益于稻粮产量的迅速提升B.实现了传统产业向近代转型
C.满足了民族工业的市场需求D.反映了上海近代城市化特点
2023-11-19更新 | 326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半月考(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起源于近代的工业革命。城市化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态,和工业化似乎是一对“孪生子”,它们就像两个车轮,承载着人类社会滚滚向前发展。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

——摘编自周跃辉《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有着一系列的局限。一方面,由于城市变革更多的属于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过程,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加上持续动荡的社会环境,因而始终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只能说是“半截子”近代化;另一方面,近代因素在中国社会的渗透和扩散,在地域空间上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口岸地区与非口岸地区,在近代化形式和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更进一步讲,中国近代的城市化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外力强制的移植,必然与中国社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从而走上一条扭曲的道路。

——摘编自陈国灿《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城市化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存在的明显不足及其原因。
2023-09-29更新 | 178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市镇演变与区域经济发展】

材料一   唐末五代时期,藩镇长官在辖内各军事要冲设“镇”控扼地方,“镇”自创始之初便兼具军事、行政和商业功能。进入宋代以后,藩镇实力不断削弱,军事职能逐渐退却,随着乡村社会经济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镇”的经济功能日渐凸显。同时,随着草市大量出现,其中一些草市因辐射区域人口众多,拥有相对优越便捷的交通条件而成长为镇市,成为各地乡村中介于村市和城市之间的次级商业中心。南宋时期,随着镇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渐趋完善,镇市居民人口的不断增多,镇市用地日趋紧张,一些经济成长条件较好和乡村社会分工较为细致的地区,其镇市开始发展出一些“子镇市”

——摘编自张倩《宋代“镇”“市”结合的历史考查》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农村的商品生产特别是手工棉纺织品的生产,促使一批农村市镇兴起和繁盛。娄定县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所以客商鳞集,号为花、布码头,往来贸易岁必万余,装载船只动以百计”。上海开埠后,大量廉价外国机制棉纺织品的涌入,致使农民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趋于衰败,原先一批立足于手工棉纺织发展基础的农村市镇的商业活动归于萧条。另有一批市镇随着上海的发展而兴旺。江浙沪原先以苏杭为中心的城镇体系,逐渐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上海口岸内外贸易为主要连接纽带的新的城镇体系。

——摘编自戴鞍钢《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江浙沪近代经济地理》

(1)根据材料,简述中国古代市镇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晚清江南市镇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并加以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所示为1900~1990年美国100个最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动情况(单位:个、万人、%)。这一时期美国(     

1900年

1950年

1970年

1990年

个数

人数

比重

个数

人数

比重

个数

人数

比重

个数

人数

比重

700万以上

0

0

0

1

789.2

18.1

1

789.5

15.8

1

732.3

14.1

300万~700万

1

343.7

19.3

1

362.1

8.2

1

336.7

6.7

1

348.5

6.7

100万~300万

2

299.2

16.8

3

589.2

13.4

4

750.9

15.0

6

914.5

17.6

50万~100万

3

164.5

9.2

13

918.7

21.1

20

1298.9

26.0

15

1011.8

19.6

30万~50万

5

172.4

9.7

18

688.7

15.8

22

831.1

16.6

28

1107.3

21.4

10万~30万

27

440.9

24.7

64

1024.2

23.4

52

990.6

19.9

49

1060.9

20.5

10万以下

62

363.4

20.4

A.城市等级序列以中小城市为主体B.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中间阶层”的发展
C.城市化发展呈现逆城市化的趋势D.经济发展加剧了不同规模城市的差距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曼彻斯特)。据一个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赖特纱厂的烟囱矗立在屋上。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豪富。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材料二   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表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口(万人)城市化率(%)
194954167576510.64
19606620713075.8819.75
19636917211648.5616.84
19789625917249.6117.92
199211717132374.3527.63
200012674345906.3136.22
201113473569078.6351.27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化率历年统计数据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率的阶段性变化。
2023-07-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0年以后,中国米粮主产区长江流域的洋米进口量增加,年均进口量为1600万担。其中1926年,上海进口洋米突破500万担,成为全国进口洋米最多的城市。天津从1921年到1932年的年均进口量达到110万担。与材料所示现象相关的是(     
A.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B.通商口岸工业化与城市化加快
C.战乱阻碍进口大米在国内流通D.中国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缩小
2023-06-28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七调月考历史试题
9 . 人类由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     
A.城市化B.工业化C.农耕化D.法治化
2023-06-27更新 | 11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世界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时期的城市化特色比较   

特色1949198119811991
城市化水平低(少于20%)中(36%)
城市化增长率低(年率少于2%)高(大于5%)
人口机械增长受限制(有组织的)自由(以经济为目的)
区域政策倾向内陆倾向沿海
发展模式资源偏向FDI(外国直接投资)偏向
政府功能中央计划社会主义市场
城市生活水平中等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分别概括两个时期的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色。
(2)若继续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城市化发展,请列出一个研究主题和需要补充的材料。
2023-06-20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