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两宋城市和城市文明的演变,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如下九点:(1)居住里坊瓦解,代之以开放式的街巷……(3)严格管理的封闭式市肆变为24小时营业的、开放式的商业街和小区……(5)城市居民的户籍被定为坊廓户……首次出现“城市居民”的概念……(7)建立了城市防火灭火的官方机构;(8)重视在城市路旁与沿河地带种植花树……(9)城墙改由石砌或辅以核代替代夯土墙,并且建有敌楼、箭楼和深邃的城沟。宫城仍是首都的中心。在各下级城市中,官署仍占有核心位置。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16世纪末,英国城镇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愈加严重。不论是王室还是各级地方政府,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理。其中,法令是最有效的措施,此外,还安排了一些专门负责管理城镇环境卫生的机构和官员。17世纪末成立的治安委员会负责收集市民家中的垃圾和将市民的排泄物不定期出售给农民和地主。中央政府和市议会加大了对城镇基础公共卫生设施的修建,为市民提供垃圾清运服务和掩埋地。随着英国公民意识的觉醒,广大市民不仅保持门前清洁,还会帮着邻里清扫,并由此产生使命感和自豪感。人们更加关注疾病产生的现实原因即污染,当时许多学者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对城镇污染治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摘编自储恩涛《近代早期英国城镇污染与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城市治理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早期英国在城市垃圾处理上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治理的认识。
2023-08-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一千多年前,仅有穆斯林和拜占庭帝国北部和西部的几个城镇颇具古罗马遗风或初现城市化的雏形。但这些城镇的居民为数不多,在当时的社会体制中不占什么重要地位。人口统计学家估计欧洲城市人口于1000—1350年处于增长阶段,1450—1650年发展较为缓慢,1750年后,城市人口开始爆炸式的增长。

——摘编自[]保罗·M·霍恩伯格、[]林恩·霍伦·利斯《欧洲城市的千年演进》

材料二   1801年全国人口普查时,伦敦之外的17个城市人口在2万到9万之间,英格兰和威尔士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居住在城镇中。1851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1881年城市人口已是农村人口的两倍。1820年开始,农业劳动力开始流向工业和服务行业,与它的邻国相比,这种现象在法国表现得尤其明显……1851年仅有3%的法国人住在经济发达的塞纳省,及至1911年,居住在这里的法国人已占法国总人口的10%

——摘编自[]彼得·克拉克《欧洲城镇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750年之前欧洲城市化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50年之后欧洲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023-07-0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六所省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北京城各门通什么车,都有规定。正阳门大多走皇轿或宫车,因皇帝和大臣出宫城往往经千步廊出正阳门……崇文门大多走酒车,因南郊烧锅制酒。朝阳门走粮车,因南方的大米经运河到通州,然后顺大道拉入朝阳门……安定门走粪车,因靠近地坛,东、西、南三面均有粪场,晒干后卖给农民肥田……阜成门走煤车,从西郊门头沟挖的煤,进阜成门较为顺当。

——贺树德《明代北京城的营建及其特点》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迎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高潮。过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居民将粪秽等生活垃圾直接倾入河中,固体废弃物的增加使街道的卫生状况急剧恶化。各种生活生产污染为病原体营造出绝佳的寄存场所,为传染病大规模暴发埋下隐患。自由放任主义影响下的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对各种城市问题持漠视态度,致使19世纪后半期美国城市陷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困扰中,城市中滞后的卫生防疫措施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

——[美]洛瑞·克莱门《美国公共卫生》等

材料三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北京城市管理的特点。
(2)据材料二、三概括当时美国城市和中国的北京城面临的共同问题,指出各自产生的原因。
2023-08-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壮州文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起源于近代的工业革命。城市化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态,和工业化似乎是一对“孪生子”,它们就像两个车轮,承载着人类社会滚滚向前发展。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

——摘编自周跃辉《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有着一系列的局限。一方面,由于城市变革更多的属于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过程,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加上持续动荡的社会环境,因而始终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只能说是“半截子”近代化;另一方面,近代因素在中国社会的渗透和扩散,在地域空间上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口岸地区与非口岸地区,在近代化形式和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更进一步讲,中国近代的城市化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外力强制的移植,必然与中国社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从而走上一条扭曲的道路。

——摘编自陈国灿《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城市化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存在的明显不足及其原因。
2023-09-29更新 | 177次组卷 | 30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近现代中国的城市化】

材料一   下表(中国近代)若干重要年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年份

全国总人口数(万人)

城市人口数(万人)

城市化率(%)

1840

41281

2769

6.7

1843

41724

2825

6.6

1893

33671

2769

8.2

1901

42645

4173

9.8

1920

44715

4742

10.6

1931

46884

5106

10.9

1936

46962

5281

11.2

1949

54167

5765

10.6

——转引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材料二   1949—1957年是新中国城市化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如城镇数量从解放战争时期的58个迅速增加到1957年的3596个;城镇人口从1949年开始平均每年增长523万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也由154元增加到222元;城市基础建设和公用事业均有较大提高。

——摘编自付春《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化分析》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一个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新中国初期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3-08-0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由6.7%增至10.6%。19世纪中叶到甲午战争前,中国开始与西方有了比较密切的接触,工业革命的潮流也影响到了中国,催生出中国内部的现代工业,但是由于这一时段属于由传统向近代的过渡时期,中国还很难摆脱传统的负荷,工业发展不足,同时也由于战争等政治上的原因,城市化率不高。这一时期,中国城市化主要在沿海沿江部分地区进行,整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缓慢。甲午战争后到抗日战争前,由于工商业的发展,现代铁路运输的激增,一批大城市兴起,同时小城镇也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在区域上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期,这一阶段战争连续不断,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巨大,中国东部和中部的城市化进程受到干扰和破坏,但局部地区出现了较快的发展。

——摘编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串及分期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因素。
2023-08-03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3年,上海商人游说时任两广总督岑春煊创办自来水。1904年,岑春煊奏请清廷,“欲救二端(救火、卫生),非速办自来水不可”。申请获批后,岑春煊从官饷中拨出白银六十万两,再由上海商人集资六十万两,于1905年成立自来水公司。鉴于缺乏给水技术经验,公司花高价聘请外国工师,订购机器设备。1909年水厂正式向市区供水。

——摘编自王德海《政府接管前后的广州自来水公司(1905-1938))》

材料二 作为城市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自来水事业早期发展却步履缓慢。与上海要排队或“走后门”报装不同,广州居民报装者并不多。当时还没有出现抽水马桶等设备,导致居民的用水量不会大增,广州也缺乏用水量较大的近代工业。广州曲折狭窄的街道,给铺设自来水管的工程带来一定的困难。长期以来,中国城市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公共事业,污水处理、疫病防治,多由社会力量负责。自来水曾一度因为有伤风化而被广州市民拒绝。

——摘编自谭慧施《晚清民国时期广州自来水事业与城市近代化》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上海自来水公司成功创办的路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州自来水事业早期发展缓慢的原因,并说明广州自来水事业发展的影响。
2023-06-27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城市为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教材

材料二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在事关人类生存却易忽略的人与空气的关系上,便产生了始料未及却影响深远的潜在变化。城市的空气中混杂、聚集着来自下水道、墓地、地窖、屠宰房和污水坑散发的气味,城市中密集的建筑群既不利于气流吹散它们,也不利于阳光分解它们,而未分解物在人口密集区域集聚以致带来疾病。1884年12月13日,《伦敦新闻画报》刊登了一条推销“新世界专利”的广告,其大意是:佩戴沃尔夫清新空气呼吸器,人们甚至在冬季室内门窗紧闭时,也可以不间断地呼吸到清洁、新鲜的空气。

——摘编自严玉芳、梅雪芹《19世纪英国城市的新鲜空气诉求》

材料三   从目前各大经济圈的人口流动变化来看,流动速度仍在持续加速。以人为本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满足群众基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如社区服务、学校,增强群众的幸福指数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此次,近 20 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围绕“共建城市、共享发展”这一主题,重点研讨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环境建设问题。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城市病”,需要通过科学合理规划,有效治理,恢复城市活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2022 世界城市日论坛”演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古希腊的城市布局反映的功能。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 纪英国城市“清洁、新鲜的空气”诉求产生的原因。
(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或多角度,运用相关史实,围绕“城市与人”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7-1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年份全国总人数(万)城市人口数(万)城市化率(%)
18404128127686.7
18434172428256.6
18933367127698.2
19014264541739.8
192044715474210.6
193146884510610.9
193646962528111.2
194954167576510.6

——摘编自李蓓蓓等《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城市化分期》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侵略者特权的扩大,外商在华轮运势力也空前地扩张起来。旗昌、德忌利士、省港澳、公正、北清、太古、华海、扬子、怡和等轮船公司相继出现在各个口岸。这些公司资力雄厚,不仅拥有各自的码头仓栈,而且联设保险行号,俨然形成完整的外商轮船运输体系。据统计,各口外商船只进出吨位,自1868年的630余万吨增至1892年的2300万吨,24年间增长几达4倍。

——摘编自聂宝璋《轮船的引进与中国的近代化》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在晚清日益流行。由于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型,卫生涉及的已经不是个人或地方团体层面,而是同国家、民族联系在了一起。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频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泰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

——摘编自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

材料四   在欧洲和亚洲,从10世纪到18世纪,经济关系的转换改变了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简单的索取关系。当贸易变成了经济的引擎,城市商人开始进行买卖交易。他们一般购买原材料——羊毛、木材、香料。然后将其加工成制成品,如纺织品、小船和食品。……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尤其是在欧洲。以水力或火力为动力,工厂中被工业人口所操作的越来越多的新机器形成了大规模生产。过去以教堂或宫殿为中心、被城墙环绕、集中在市场或河流旁的城市,现在有了根本性变化:城市的经济财富集中在工厂、铁路和工厂工人的住房上。

——阿瑟格蒂斯等《地理学与生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1)依据材料一,分析1901—192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外商在华轮运势力迅速扩张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卫生观念传播的积极作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说明不同阶段影响欧洲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3-07-13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新四区示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近代上海开埠后,城市人口与城市中道路交通流动量逐渐增多,遂引进西式交通信号灯。由于技术、费用和人力车众多等原因,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上海启用的交通信号灯还需要由交通警察手动控制。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A.技术水平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不平衡
C.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是时代主题D.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点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