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说明(     
我国不同时期城市人口增长情况
年份城市总数非农人口/万50万以上城市数人口占比%50方以下城市数人口占比%
195215342381559.113840.9
196517160051958.815241.2
197518574023962.814637.2
198532411825.95258.627241.4
199564020020.87549.756550.3
(资料来源:新中国城市50年,建设部城乡规划司“2000年设市城市统计资料”)
A.建国初期城市化进程较快B.调整经济政策平衡城乡关系
C.中小城市的发展后来居上D.人口总量决定城市地域分布
2024-05-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三)历史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情况

——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18年版)》等资料编制

材料二   如图

——据《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800年以来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以“城市化与社会生活”为题进行阐述。(要求: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5-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武汉地区繁荣昌盛,既因为水陆交通枢纽的位置成为“九省通衢”,又因经济发达得以与北京、苏州、佛山并称为“天下四聚”。晚清以来,武汉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城市之一,并建立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湖北枪炮厂等一批中国早期的近代化企业,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近代武汉铁路网的形成,带动了武汉近代化的发展。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士兵在武昌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拉开了推翻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序幕。

杜伊斯堡位于西欧第一大河、德国的摇篮莱茵河畔,是位于德国西部的重要工业城市,被称为德国的钢铁心脏。19世纪上半叶,随着鲁尔区的工业发展,杜伊斯堡也成为著名的煤矿和钢铁生产基地,对德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武汉与杜伊斯堡于1982年建立友好关系,这也是中德两国结成的第一对友好城市。今天,杜伊斯堡是80%从中国驶来列车在欧洲经停的第一站,已有100家中国企业落户杜伊斯堡。

——摘编自《中德友好省市清单,你在哪座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武汉发展的原因,并概括武汉和杜伊斯堡在近现代发展中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汉和杜伊斯堡结为友好城市的历史背景。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开始接触到西方新兴的城市规划思想,在国内他们积极宣传欧美的市政改革和城市规划的理论与经验,呼吁以“分散主义”为原则进行田园城市建设;模仿西方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建立独立的住宅区;对城市私人房屋规划从位置、高度、材料等方面加以限制;关注城市的社会功能,主张发展公共娱乐功能空间;建立完备的城市规划法。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不安,统治者即便有心却也无力去实现这些乌托邦式的构想,城市底层人民的居住面貌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摘编自何刚《民国时期中国新型市政学者的城市规划思想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学习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受工业化大生产与集体主义思潮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我国借鉴了以邻里单位理论,发展起“单位大院式”的住宅小区模式,住宅作为基本物资按计划分配,一般企事业单位、机关都有自己的居住区,居住区内配有浴室、食堂、小卖部等基础设施。这一时期住宅建筑层数低而密度高,同一居住区内建筑样式单一、按行或列排列。这样的居住空间模式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一个中间阶段,同时也与集体主义思潮下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摘编自吴冬蕾《略论中国近现代城市居住空间模式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新型城市规划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城市住宅的新变化,并简要评价这一新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世纪20年代,汕头市政当局计划修建整齐划一的马路。商民提议马路沿线许建骑楼的方案被采纳后,沿街业主借助充足的侨汇资金建成令人瞩目的骑楼街区。据此可见(     
A.近代城市发展呈现基层自治趋势B.政府与民众合力形塑城市新风貌
C.政治革命推动近代市政体制建立D.民族资产阶级慷慨捐资建设家乡
2024-04-18更新 | 41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浏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6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98年,总理衙门奏请添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等为通商口岸。光绪帝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岳州、三都澳、秦皇岛遂成为清末首批自开商埠。该举措(     
A.服务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B.推动了传统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C.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体现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始
2024-04-08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

史料二   古代雅典城市集公共建筑、私人居所、神庙、街道等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于一体,城市整体布局不苛求对称。其城市布局以卫城和广场以及市场为核心,诸多宗教、市政、民居等建筑环绕。整个城市分为宗教性空间、市政性空间和文体性空间。

——据解光云《述论古典时期雅典城市的公共空间》等整理史料三

注:上图为发掘于两河流域绘制于公元前1500年的《尼普尔城邑图》楔形文字泥板地图。图的中心为尼普尔城,西南部及西北部有河流、河渠,渠道将城市一分为东西两半,三面有城墙,护城河及河流屏障清晰可见。城中绘有神庙、宫殿、公园,居民区未标注。

材料二   英国作家本·威尔逊所著《大城市的兴衰——人类文明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通过二十余座城市勾勒人类文明进程。书中每章讨论一个或几个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城市,以下是该书的部分目录:

2章伊甸园与罪恶之城

哈拉帕和巴比伦(前2000—前539

3章国际大都市

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前507—前30

4章巍峨帝都罗马(前30537

5章饕餮之都巴格达(5371258

7章世界之城

里斯本、马六甲、特诺奇蒂特兰、阿姆斯特丹(14921666

8章社交之都伦敦(16661820

9章地狱之门?

曼彻斯特和芝加哥(18301914

(注:亚历山大里亚是亚历山大城)

(1)对材料一的三则史料进行分类,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从材料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城市,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成功的城市靠的是什么。早在发轫之初,城市区域就已扮演三种不同的重要功能:构建神圣的空间;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拥有一个商业市场。城市或多或少地都拥有这些功能。一般而言,城市在这三个方面只要有一个薄弱环节,都会损毁其生活,甚至最终导致其衰亡。

有三个关键因素决定了这些城市全面健康的发展,即地点的神圣;提供安全和规划的能力;商业的激励作用。在这些因素共同存在的地方,城市文化就兴盛;反之,在这些因素式微的地方,城市就会淡出,最后被历史所抛弃。

——科特金:《全球城市史》

伦敦城市大事年表(部分)

1836年宪章运动开始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48年公共卫生法案鼓励改进供水系统和沟道系统
1850年英国颁布《公共宿舍法》
1853年英国国会制定《首都)烟公害减少法案》
1858年“大恶臭年”促使下水道工程的建设
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下铁路开通
1909年政府颁布《住房与城市规划法》
1956年政府通过《洁净空气法案》

——整编自《历史课标解读与史料研习-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       


(1)结合世界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对材料一中作者提出的决定城市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进行解读。(要求:史实准确,能对材料中的三个因素合理、全面解读)。
(2)根据材料二、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城市化进程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流畅。
2024-03-3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美国学者SkinneV统计,1843—1893年的50年中,长江下游地区的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由7.4%增加到10.6%。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晚清(     
A.贸易和工业的发展B.洋务运动的兴起C.帝国主义经济侵略D.太平天国的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据图推知当时中国城市(     

A.功能以政治、军事为主B.主要体现统治性与秩序性
C.交通依赖的是自然条件D.文化中西交融,多元并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