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中秋始终承载着月圆人团圆、平安阖家欢的朴素观念。“团圆”的寓意主要反映了(     
A.民间传说在古代影响很大B.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
C.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D.宗法观念一直没有改变
2 . 公元1世纪,北非地区的文献记载,地中海东岸的玻璃原料输出到印度。近年,在印度东南部发现了同时期从地中海东岸运来的玻璃器及其原料。这可用来印证古代(     
A.地区间的经济交流B.玻璃器的发明传播
C.地中海的商道变化D.航海术的长足进步
2023-07-0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隋炀帝在担任扬州总管时,聚集大量南方文人,修订编纂因战乱散佚损坏的书籍,内容包罗经术文章、兵农地理、医卜释道等。此举有利于(     
A.三教融合B.学术下移C.文化传承D.儒学复兴
2023-07-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马来西亚现有的公共假期包括:农历新年、穆罕默德迁移日、斋戒月、圣诞节、屠妖节、国家元首官方诞辰、马来西亚独立日等。这反映了(     
A.马来西亚文化宗教色彩浓厚B.经济发展带动文化繁荣
C.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包容性D.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者根据新疆丝路南道精绝古国尼雅遗址的考古发现,记录了丝绸之路开通后当地的显著变化:来自黄河流域的丝锦与轻薄柔软的丝绸,成了精绝王室贵族们的内衣、长袍;光可鉴人、图案变幻的铜镜,喜人的漆器,从过去人们心中的瑰宝成了日常生活品。这一变化说明(       
A.精绝古国成为了中外交流的中心B.汉朝政府保障了边境地区的稳定
C.考古发现决定了丝绸之路的研究D.丝路开通密切了区域经济的联系
2023-05-08更新 | 178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东汉广陵王刘荆(?-公元67年),其墓中出土的玻璃残片,经检测后与流行于公元50至100年的罗马马赛克玻璃成分相同。这可以佐证当时(     
A.中国科技领先B.中西沟通交流C.两国通使建交D.汉朝国力强盛
8 . 二里头文化礼器中的鼎、兵器中的戈、玉器中的琮等,与商文化的同类器物十分相像,这体现早期中华文明的
A.多元性B.包容性C.创造性D.传承性
2022-01-18更新 | 3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500年至1850年间,欧洲、非洲等地向美洲地区移民近2000万人,其中非洲移民约为欧洲移民的4-5倍。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欧洲对美洲的探险与征服
B.传染病造成美洲原住民的大量死亡
C.罪恶“三角贸易”的推动
D.族群混合使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