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9 道试题
1 . 2000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大幅放开移民限制,吸引海外人才移民当地。下列呈现的新加坡移民辅导活动(     )
开展参访社区俱乐部与新加坡国会等地的学习之旅。
通过挨家挨户的家访,邀请新移民参与社区活动。
组织以多元种族和宗教为主题“新加坡和谐之旅”。
在各选区定期举办典礼,为取得身份的新移民颁发公民证书

A.重在维护文化的多样性B.助推国家工业化实现
C.旨在提高社区自治水平D.增进移民的国家认同
2024-05-13更新 | 331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从“华夷之辨”到“华夷一统”,从政治统一体到大一统思想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早期孕育。经过先秦、秦汉魏晋、隋唐至宋辽夏金、元明清时期数千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各族人民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形成了华夏文明的民族精神象征,为强化各民族紧密相连、休戚与共的共同体意识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大团结意识提供了心理结构、情感支撑和价值能动。

——摘编自马慧、刘毅《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溯源的大一统思想研究》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3 . 《月令》是古人对时令经验的总结,成书于战国时期,后收入《礼记》,汉武帝时《礼记•月令》被立为经学。以下各篇是不同时代有关月令内容的节选,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阅麛毋卵。
(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季春之月)修利隄防,道达沟渠,关通道路,毋有障塞。
(译文:农历正月禁止砍伐树木,不许捣毁鸟巢。不许杀害幼虫、已怀胎的母畜、刚出生的小兽、正学飞的小鸟,不许捕捉小兽和掏取鸟卵。
农历二月不要把川泽的水用光,不要使池塘干涸,不要焚烧山林。
农历三月整修堤防,疏通沟渠,开通道路,不许有障碍壅塞)
《吕氏春秋十二纪》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无麛无卵。
仲春之月:无竭川泽,无漉陂池,无焚山林。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田律》禁诸民吏徒隶春夏毋敢伐材木山林‚及进〈壅〉水泉,燔草为灰,取产(麛)卵(鷇);毋杀其绳(孕)重者;毋毒鱼。
悬泉置(敦煌的驿站)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孟春月令:禁止伐木。毋□剿(巢)。毋杀□虫。毋杀□。毋夭蜚鸟毋□。毋卵。
中(仲)春月令:毋□水泽‚□陂池、毋焚山林。
季春月令:修利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毋弹射蜚鸟,及为它巧以捕取之。

——摘编自《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等


(1)阅读材料,概括《礼记•月令》的内涵和所体现的理念。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礼记•月令》的历史地位。
2024-01-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查缺补漏历史试题
4 . 阅读如表,可知当时(     
洋务运动时期赴美幼童籍贯分布表
省份广东江苏
(包括上海)
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合计
人数83228421120
A.洋务运动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B.美国在各地渗透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C.留学教育受到地域开放程度的影响D.传统教育体制仍有着较强的生命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礼记》记载,孔子在谈到先代贤王时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庄子》《吕氏春秋》《管子》以及《申子》都表达了相同或相似的意思。这反映了先秦诸子(     
A.探究“礼崩乐坏”的根源B.认同“民贵君轻”的观念
C.继承“天人合一”的思想D.推崇“天下为公”的理念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民认同国家,是因为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这种转变“根植于对荣耀过去的颂扬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这一政治话语相比“民主”“法治”“群众”而言增长趋势更明显。在党代会报告文本中,有“全国各族人民”“带领人民”“造福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

—摘编自殷冬水、范京京《“人民”话语与国家认同—当代中国国家认同话语建构的政治学分析》

材料二亨廷顿的《我们是谁?》(2004年发表),通过考察“国家认同危机”的现实,揭示出因移民问题导致的“次国家认同”和“跨国认同”与国家安全的相关性。正如该书扉页强调:美国面临着自身安全的空前挑战,重新估价“之所以使我们成为美国人”的核心价值极为重要,因为没有什么比我们的“国家认同”对国家安全来说更为重要的了。在他看来,宗教虽是国家认同的最主要因素,重建宗教信仰对建立美国认同至关重要,但这还不足以确保国家安全,况且“仅靠信念无法立国”“美国面临易受外来攻击的新局面”,为此他把关注的侧重点转向了在国际上“寻找敌人”。

—摘编自余潇枫《“认同危机”与国家安全—评亨廷顿〈我们是谁?〉》

(1)指出材料一、二论述“国家认同”的不同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认同”增强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亨廷顿解决“国家认同”危机的方案。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认同”的重要意义。
7 . 1912年2月,教育总长蔡元培为民国教育提出的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新教育宗旨,后成为教育部颁行的民国教育宗旨。这一新思想(     
A.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人格B.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新发展
C.赋予教育服务于富国强兵的使命D.促进了完整教育体系的形成
8 . 《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永昌郡,古哀牢国⋯⋯孝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抑狼谴子奉献。明帝乃置郡,以蜀郡郑纯为太守。属县八,户六万……有闽濮、鸠僚、傈越、裸濮、身毒(印度)之民。”这一事件(     
A.有利于西南丝绸之路的畅通B.加强了西汉对云南地区的统治
C.促使中印陆上通道正式开通D.说明哀牢地区实行郡国并行制
9 . 职业移民在美国移民总数中,1965年以前不到20%,之后达到了1/4到1/3。这一变化反映当时(     
A.美国摆脱了“滞胀”局面B.美国科技处于优势
C.美苏“冷战”的重心转移D.欧洲复兴计划受挫
2024-01-01更新 | 37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春秋时期,周王每遇国事,便在外朝召开国人(居住在国都的人)大会,征求国人意见以定对策。《左传》记载,春秋时国人参与的国事有:出君、杀君;公族内乱;人心向背;国人安定。这表明当时(     
A.周王权力走向衰微B.民本思想影响较深
C.原始民主传统犹存D.国家观念逐渐形成
2023-12-30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教育片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