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英国有色移民政策演变表

时期

有色移民状况

二战后初期

英国人口问题委员会报告指出,战后英国每年需要移民1.4万人。
1948年英国国籍法》颁布,获得独立的原英属殖民地公民获准允许进入英国并寻找就业机会。加勒比地区、印度次大陆等地区的体力劳动者大量进入英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英国外交转向实行面向欧洲的现实主义政策。《1962年联邦移民法》规定英联邦范围内的各国公民,除非获得工作机会,否则不再有权在英国定居。前殖民地的大多数有色移民因学历较低受到限制。但随后的《1972年移民法》却规定欧共体成员国公民可以在没有工作许可证的情况下进入英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英国全面修改《国籍和移民条例》,严厉对待非法入境者,以保证那些可能和恐怖分子有关系的庇护中请人不会成功。
2002年起试行高技术移民项目。在试行的一年多时间里,成功接收了3万多名高技能移民申请。

材料二   在有色移民潮的冲击下,英国变成了一个有着庞大的亚裔和黑人社区的多种族国家。移民与本土居民的碰撞衍生出很多的社会问题,建立在资本扩张基础上的种族歧视、对资源有限性担忧而引发的移民忧虑、基于文化冲突的暴力事件等。英国的移民政策面临着限制与自由流动之间的艰难选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朱鑫《《人生七年〉:战后英国有色移民政策演变》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二战后英国有色移民政策演变的认识。
2021-08-07更新 | 35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有关资料,美国跨族婚姻从1970年的30万宗发展到2000年310万宗,在1990年人口普查时,有130万的美国白人因理不清他们的族裔血脉一直无法确切登记,干脆就填写“美利坚族裔”。这反映出美国
A.种族族群界限消失B.种族差异导致社会关系混乱
C.人口结构发生改变D.跨族婚姻促进民族国家认同
2021-08-07更新 | 1091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人口数量是古代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选自《中国历史人口变迁图及人口密度图》

材料二   北宋初期的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的1110年,已增长到2088万。但史料记载这一年的“口数”仅为4673万,每户平均口数仅为2.24。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宋朝统计的口数只包括男丁,即成年男子。如以汉唐史料所载户口比例,即每户5口左右推算,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数应当超过1亿。

——摘自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总结中国古代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2)材料二中,宋朝人口数量有史料记载和学者推算两种结果。你更认可哪一种?说出你的理由。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古代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
4 . 继今年春节推出的《唐宫夜宴》(左如图)"出圈"后河南卫视在端午节推出一场名为《端午奇妙游》的主题晚会,其中水下舞蹈节目《洛神水赋》(如图),把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姿,通过水下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效果“炸场”。这些节目的“火出圈”
A.说明创新是文化传承的第一要素
B.根源于中华文化的厚重与辉煌
C.媒体传播是文化传承的根本途径
D.体现了青年是文化传承的主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契约华工是继茶、棉、白银后,近代中国为世界市场提供的又一重要商品。下表是19世纪20~80年代美国部分地区的华工数量统计
1820-1840年8人
1841-1850年35人
1854年13110人
1860年31933人
1870年63199人
1880年105465人

上述图文信息,可以说明
A.晚清政府通过契约保护华工权益B.近代华人移民海外由此拉开序幕
C.美洲地区人结构发生重大改变D.华工对美国的经济建设功不可没
2021-07-2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所谓“利玛窦规矩”,一般是指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传播天主教时实行的“文化适应”中国或“本土化”传教策略,具体则指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在传教过程中实行的那些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教方式,如认为儒家学说不是宗教、祭孔祭祖不是偶像崇拜、允许中国教徒祭祖、因地制宜的改革天主教圣事礼仪以适应中国民俗风情等。如果从更大范围来考察利玛窦所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教策略的话,我们也可以将耶穌会的“上层传教”策略,包括“附儒易佛”和“科学传教”等方面的内容概括进广义的“利玛窦规矩”之中。

——摘编自任婷婷《天主教改革与“利玛窦规矩”的兴衰》


明末欧洲耶稣会士的东来,是明清中外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利玛窦规矩”的形成进行阐释。
7 .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迎新,清明节踏青,端午节挂艾草,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是
A.天人感应B.天人合一C.敬天保民D.厚德载物
2021-07-16更新 | 469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首先在美洲殖民地进行移民。与此同时,还有荷兰、英国和法国的移民。

16世纪起,白人商人把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奴隶贸易被禁止前,总人数约有1500万。

1825年,迁入美洲殖民地的欧洲移民占美洲殖民地总人口的比例从1570年的1.25%猛增到39.1%。

19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迁入美洲的欧洲移民为5030万,其中约65%的人进入美国,迁入拉美的欧洲移民总数达到1200万。

——据夏丽仙《国际人口迁移与拉丁美洲》

材料二   19461974年,美国共引进包括世界级科学巨匠、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外高级人才24万人……在19691979年,美国还从发展中国家接收了50多万有专门知识和技术特长的移民。

——孙传忠《美国引进人才的举措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移民对近代美洲族群及其文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以后美国的移民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9 . 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以后,随着罗马对意大利南部地区西西里和希腊巴尔干地区的征服,罗马人开始从希腊人那里吸取营养,希腊文明尤其是诗歌和演说立即成了罗马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这反映了古罗马
A.实行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B.民主制度造就宽松文化氛围
C.文明发展程度落后于希腊D.利用军事扩张推动文化认同
10 . 如图是商代晚期青铜器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由此可知,商朝
A.是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B.实现了对湖南地区的有效管理
C.青铜器铸造技术高超D.青铜器是身份等级的象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