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文明隋唐时代是中华文明的高峰。整体来看,这一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团结,展现出光辉灿烂的盛世气象。唐代以贞观之治为代表,突出表现为“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和“爱之如一”的民族思想,同时开始科举制的新探索,展现了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新理念。唐代是一个包容汇聚的时期,不仅佛教进一步实现了中国化,而且儒、释、道三教不断融合,思想相互影响,共同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底色;在佛教思想的冲击与影响下,作为国家主流思想的儒学开启了思想变革,为宋明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代丝绸之路迎来大发展,外来思想文化在中原传播,融汇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此外,唐代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都取得了灿烂成就。

——摘自《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

(1)结合材料,以唐朝制度和民族关系为视角,简要概括中华文明的特点,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2)以贞观之治隋唐时代成为中华文明高峰的原因。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辞海》中“小康”的含义有两点:一是指经济比较宽裕;二是指儒家所说的比“大同”社会再低一些的社会。这表明中国的现代化(       
A.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B.力图避免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病
C.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D.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今日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历史押题密卷A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女性,中国人与欧美人的概念大异。虽双方的概念都以女性为包含娇媚神秘的意识,但其观点在根本上是不同的,这在艺术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洋的艺术,把女性的人体视作灵感的源泉和纯粹调和形象的至善至美。中国艺术则以为女性人体之美系模拟自然界的调和形象而来。

材料二   西洋艺术的精神,好像较为肉体、热情,更充盈于艺术家的自我意识;而中国艺术的精神则较为静雅、谨饬,又较为与自然调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方艺术对女性人体美认识的不同;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西艺术精神不同的原因。
(2)通过对比中西方艺术精神的不同,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三晋、西秦文化和东方的邹鲁文化、田齐文化,皆属于黄河流域的文化;以老子为代表的南方道家文化,属于淮河流域的文化;吴越文化和荆楚、巴蜀文化则属长江流域的文化。这表明这一时期(     
A.文化多元并带有地域性特征B.华夏认同已经开始出现
C.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D.中原文化具有核心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民族所推崇的“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等睦邻友好的和平思想,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中国先哲提出的有关尊重生命和保护环境的主张,构成了人类生态文明智慧的一部分。以上论述可以用来说明(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富有智慧的文化B.中国参与推动全球治理的发展
C.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D.中华文化具有经世致用的特点
今日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孔子以“圣化”之道建立了“仁者”哲学,孟子推出了“平治天下”的“达者”哲学,荀子则以“天人相分”原则建构了“实者”哲学,此后,先秦儒家的精神哲学却日渐消解,儒家高昂刚健的人格力量最终陨落。下列史实能证明该观点的是(     
A.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盛行D.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潮
今日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中国古代,以茶敦亲、以茶为媒、以茶敬客、以茶睦邻、以茶交友均在社会中影响甚广。唐人裴汶认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效和”;宋徽宗赵佶赞誉其“茶之为物,擅欧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这表明中国古代茶文化(     
A.受到“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B.符合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
C.具有和谐人际关系和个人身心的作用D.诠释了儒家伦理的合理性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修昔底德是古希腊三大史学家之一、古典“人本史观”集大成者,在整个西方史学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希腊神话中包含希腊人对于“人”的观念的最初思考。公元前5世纪,智者学派代表普罗泰戈拉,初步将哲学的视角指向了“人”。古希腊杰出医者希波克拉底强调医生应更多地着眼于病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性格特征。修昔底德亲历了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辉煌和战争的残酷,他写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当代人写当代史,既没有可供参考、借鉴的前人著述,也没有留存的档案、史料,因此他奔走于希腊世界多个地区实地考察,一方面多了解、多询问,另一方面将不同目击者提供的资料进行相互印证。修昔底德在解释历史事件时,能够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分析,并认为自然界自身的运动才是导致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而非神明的意志,极力地赞美人、歌颂人,才使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更加可靠,铸就了其在西方史学发展中的不朽地位。

——摘编自王旭《论修昔底德著作中的“人本史观”》

材料二   先秦是中国古代人本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人本思想发展为线索反观该时段史书编撰的变化,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中国古代史家独特的历史见解和以人为重的史学传统。先秦史书在断限,即在选择要记载的人事内容范围上比较模糊,如《尚书》大抵记载虞夏商周之事,直至春秋战国史书在断限方面则变得比较确切。《尚书》之诸多篇目简洁却不明了,集中记叙周君主、周公、召公等少数人之言语。至春秋战国,为更有效地记载历史,以被史家所认定的人主活动的时间顺序为目,同时史家开始着重于叙事,其记载的人物数量急剧增加,并且这些人物事件的分布并不是零散的,相同人物的事件分布较为集中,使读史者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史实。《左传》时,更出现了“君子曰”的论史形式,编者可以在“君子曰”后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及评价等,这是比“春秋笔法”更为明确的以书史的方式介入现实政治的表述方式。

——摘编自蒋迪《从人本思想的发展看先秦史书编撰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修昔底德“人本史观”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本思想影响下的先秦史书撰写演变的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史学发展的认识。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安徽,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厚重,自古以来就是哺育华夏儿女的一方沃土,对中华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崇文化、重精神、勇担当、敢作为的江淮儿女们用自己的品行,铸就了特定的安徽精神。下表为部分安徽历史上杰出人物及事迹。

安徽历史名人表

人物事迹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0年)安徽涡阳县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包拯(999年—1062年)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包拯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令行禁止,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李鸿章(1823年—1901年)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今属合肥市)人,晚清时期政治家,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陈独秀(1879年—1942年)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
邓稼先(1924年—1986年)安徽怀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为中国“两弹一星”工程做出杰出贡献。

——整理自《安徽历史》(2013年6月)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史知识,用具体史实阐释安徽精神的内涵。(要求:史实准确,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10 . 凤(鸟)最早为东夷族的图腾。夏商及西周时,华夏族等很多部落中也流行崇拜凤(鸟),商族的神话也以为其先祖与玄鸟有关。从考古文物看,长江流域的楚墓中也出土有很多凤(鸟)图案的绣品、木雕及帛画。这反映出(     
A.古代民族关系的重要变化B.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
C.华夏认同观念的初步形成D.楚文化的发展具有滞后性
今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南驻马店经济开发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