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5 道试题
1 . 与外国的其他民族相比较而言,中华民族更注重人伦、重视亲情、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传统(       
A.形成于夏商历史时期B.确立于秦朝统一天下之后
C.深受西周文化的影响D.源于宋元多民族国家发展
2 . 鲁迅先生认为唐朝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汉族有汉族的文化,但没有扼杀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因此,鲁迅大力彰显汉唐文化,这其中核心的思想内涵在于(     
A.各民族文化发展旗鼓相当B.唐文化雍容华贵兼收并蓄
C.中华文明呈开放包容状态D.汉族统治阶级的开明开放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认为,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即天、人相互协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路。春秋时代有"三事"之说∶"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生活丰厚,器用便利,然后端正德行加以节制,"三事"之说兼重物质生活和精神,是比较全面的观点。从历史看,中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为丰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从世界看,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发展过程中,虽经常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因而成为世界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类型。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材料二   "西方文化自希腊以来,大体上是建筑在商业上的,强调物质的文明。盖商业文明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而为流动的、进取的,遂有强烈之战胜征服欲。于是而尚自由、争独立,求民主,此乃与其战胜征服之要求相呼应。其文化,对自然则为天人对立,对人类,则为敌我对立。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留存后世的文化遗产有哪些。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的差异。
4 . 海龙囤文化遗产本是一座规模宏大、防御体系完备的山城。最新考古发掘表明,其被称为“新王宫”的地方实际上是一处土司衙署遗址,其中出土了大量朝廷赏赐的青花瓷器。遗址有“前殿后寝”的整体布局,又有土司建筑特点,在嘉靖、万历时期达到鼎盛,毁弃于万历年间。由此可见,这一文化遗产
A.保存了古代中国成熟的军事防御体系B.见证了元明时期“改土归流”的历史变迁
C.是中央与土司始终保持良好关系的证据D.体现了古代中国一体多元的国家管理特点
5 . 阅读下表史料,可以推断出(  )
《宋书·周朗列传》“今天子以炎、轩之德,冢辅以姬、吕之贤……”。
《南齐书·百官志》“建官设职,兴自炎、昊,方乎隆周之册,表乎盛汉之书。”
《北史·魏本纪》“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
《周书·文帝纪》
“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子孙遁居朔野。”
A.炎黄血统决定了君位的合法性B.炎黄的始祖地位得以确立
C.奠定隋唐统一的文化心理基础D.民族凝聚力源自祖先崇拜
2022-02-15更新 | 1318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左传》记载:“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顾炎武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摘编自郑师渠等《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二   民族精神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知识分子最初以“国魂”来指代民族精神。1899年,梁启超《中国魂安在乎》一文将中国魂的实质视为“爱国心与自爱心”,也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自尊自强的品质。抗战时期,知识界将发扬民族精神与动员民众抗战的历史使命相联系,使抗战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真正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的观念得以在民众中牢固树立起来。

——摘编自唐海涛《近代中国对民族精神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精神在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7 . 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著《史通》,指出:“夫论成败者,固当以人事为主,必推命而言,则其理悖矣。”不应“以先王之道持今世之人”。这反映出
A.作者以成败论英雄B.当时社会停滞不前
C.作者反对是古非今D.主张变革的历史观
8 . 《礼记·冠义》记载冠礼是“成人之道也”,礼毕后要按照“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四个方面的礼仪加以约结束,使之成为具有“孝、悌、忠、顺”品德的人。这说明
A.中国已是礼仪之邦B.战国、西周礼仪相同
C.礼仪阻碍社会进步D.传统礼仪有合理成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采儒在唐代儒者疑经的基础上把打破专守义疏的新的学风推到了高潮.他们批评汉唐儒学,主张对儒家经义重新探寻和阐发,以重建儒学理论系统,在审视汉唐经注和传注的基础上,酝酿和开始了儒学思想体系的重构。由程、朱建立的理学,是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并融合佛、道,从而建立起的以天理为基本概念的儒学新体系,在南宋理宗时被确立为官方哲学。明代的程朱理学家在学术上毫无建树。顾炎武曾沉痛地指出:“自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说亡,”可谓切中明代理学之要害。

——摘编自陈前进《论明代程朱理学的衰微》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的理学并不是康熙年间理学的简单兴复,而是随着时世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其间虽有倭仁、吴廷栋等人的道德内省和克己慎独的主张,但以唐鉴、曾国藩、罗泽南等人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大师,主张“内圣”与“外王”的统一,既重视身心修养,又注重实践。这就是避免空疏强调“内期立身,外期辅世”。

——摘编自刘少虎《近代中国儒学的嬗变及其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发展状况并说明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程朱理学发展背景及其意义。
10 . 下表为中国不同时节的传统稻米食俗。据此可知,中国的稻米食俗
不同时节的稻米食俗
时间节日米食活动传说寓意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年糕祭祖、吃年糕纪念伍子胥年年高,幸福安康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汤圆看灯展、吃元宵楚昭王喜之合家团圆,幸福美满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粽子赛龙舟、挂蒿草、吃粽子纪念屈原弘扬刚正气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阳糕登高、赏菊、饮酒恒景除瘟疫孝敬老人,长寿健康
阳历十二月二冬至节赤豆粥祭祖、喝赤豆粥驱鬼逐疫养生保健,嫉恶扬善
农历十二月初腊八节腊八粥祭祖、喝腊八粥纪念释迦牟尼养生保健,返璞归真
A.改善了中华民族的膳食结构B.伴随着多样的宗教娱乐活动
C.体现了尊老孝亲的中华美德D.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