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从大的发展趋向上具有一定向度,并涉及全方位、多层面、结构性转变。从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而言,是从传统小农经济向近代工商业形态转向;从政治体制而言,是从传统皇权官僚体制向近代民主宪政体制转向;从与世界的关系而言,是从封闭自足向开放交汇、力争做自由平等的现代世界一员的转向。这是宏观而言的社会转型的主线。从微观而言,衣食住行、社会风习和休闲娱乐等日常生活,以及生活环境、婚姻家庭、社会交往、社会流动等内容,改变了社会的整体面貌,也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点。

——摘编自陈国庆主编《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请以“中国近代社会的宏观与微观转型”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2-05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二)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下为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的目录摘编。

22章跨文化交流(1000-1500
一、远距离贸易和旅行
远距离贸易的类型
政治和外交旅行
传教活动
二、危机和复兴
腺鼠疫
中国的复苏:明朝
西欧的复兴:国家建设
西欧的复兴:文艺复兴
三、探险与殖民
中国人对印度洋盆地的勘察
欧洲人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探险
作者为何以“跨文化交流”作为本章的标题?结合史实加以阐释。
2023-07-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大学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碰撞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丰富多元的大学理念。下表是中国近代部分大学的校训。

性质学校名称成立时间校训内容出处
国立学校北京大学1898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中庸》
清华大学1911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易经》
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刚毅坚卓
私立学校复旦大学1905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教会学校燕京大学1919年因自由得真理而服务《约翰福音》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厚生《约翰福音》

——摘编自周谷平、陶炳增《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理念的追求》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校训自拟论题并展开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严谨)
昨日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2历史试题(辽宁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整个17世纪,荷兰是欧洲国家中最大的茶叶贩运国和茶叶经销商。荷兰除满足本国的茶叶消费外,还将茶叶贩卖至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殖民地,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的茶叶供应中心。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跨国公司,它掌握着中国茶叶贸易的专卖权,操纵着茶叶买卖,限制茶叶输入英国的数量,控制着茶叶价格,垄断了茶叶的国际市场。茶叶贸易带给英国国库的税收平均每年达到330万镑,占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茶叶被称为绿色黄金。从1717年开始,在英国对清朝的贸易中,茶叶已经开始代替丝成为贸易中的主要货品,人们将18世纪称为欧亚贸易的茶叶世纪

17世纪中叶,英国进口的大多是绿茶,到18世纪末,红茶的销量超过了绿茶。茶叶引发了英国的饮料革命,使英国人放弃咖啡而变成嗜好饮茶。饮茶的流行逐渐改变了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如受印度人饮茶习惯的影响,英国人养成了在茶中加糖的习惯。茶叶在英国的流行促使人们使用中国的瓷器茶具。近代西方大规模的茶叶贸易,正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一种特殊方式和渠道。

——摘编自武斌《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茶叶贸易所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并分别给予说明。(要求:概括至少两条历史现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商人遍及世界,英国的军队也四处征伐。19世纪末,足球运动逐渐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通过英国的商人、水手、工人、使馆工作人员和其他移民向欧洲大陆传播,各国的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年轻人多怀有“亲英的情感”,他们参与了足球在这一地区的扩散和传播。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是英国与拉美在经济上联系最为紧密的时期。拉丁美洲各国接触足球运动的机会很多,发展也很快。19世纪末的东亚、西亚、非洲都接触并发展了足球运动。在埃及,在英式学校接受教育的西化精英是足球运动的先行者。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足球的最初传播者除了英国、德国、美国的传教士和移民,还有归国的华侨。而足球能有初步发展,则离不开各新式学校的主动引进和倡导。

——摘编自陈强《19世纪末20世纪初足球运动的全球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角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足球运动的全球化加以阐释。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变革与女装革命

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

左、中、右三图分别为法国设计师

受希腊古典文化、俄国芭蕾舞、

中华文化影响设计的女装

法国设计师保罗·波列的20世纪初设计的女装

17世纪以来巴黎作为欧洲时装中心,一直引领各时期文化潮流的变迁,给法国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20世纪初,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都在时代的激流中动荡,在促进社会变迁的同时也加速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法国设计师保罗·波烈成功地抓住了时代的契机,将中国、俄罗斯、日本等的服装元素融入服装设计中,一改统治了几百年的欧洲服装风格,将女性从传统的裙撑、紧身胸衣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其成为那一时期的时尚指挥棒。

——摘编自凌玲《浅析东方元素对保罗·波烈服装的影响》等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世界变革与女装革命”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07-10更新 | 426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18世纪,欧洲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确立了人文主义传统,实现了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型。同时,地理大发现为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提供了便利条件,原有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受到欧洲文化的冲击,并逐步确立了欧洲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当然,欧洲文化对其他文化圈的影响是双向交互进行的,西方的商人、旅行家、外交官和传教士也不断将其他文化介绍到欧洲,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在内的多位欧洲启蒙思想家都曾对中国文化倍加关注,马克斯·韦伯、李约瑟等人都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研究。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世界文化日益呈现出全球化和多样化特征,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和剧烈。

——摘编自周文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意义与困境》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该主题时行论述。(提示:可从原因、趋势、特点、影响等任一角度提炼主题,并展开说明)
2022-06-2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初中国茶叶进入英国,主要由葡萄牙、荷兰等转口
1637东印度公司船只去广州运茶回英国,直接进口武夷茶
17世纪中期饮茶风尚在王室传播开来;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尔特为此写诗献给查理二世,成为欧洲最早的饮茶诗;有关茶的其他文学作品也逐渐出现
1660英国上等茶叶每磅售价10英镑,其价格之昂贵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买得起
18世纪东印度公司垄断中国瓷器的进口,大量中国茶具也输入英国,中国的瓷茶杯是无把手的,其后英国人学会了制瓷,将茶杯加上了把,又将这一技术传回中国
1799进入伦敦附近“随便哪家贫民住的茅舍,都会发现他们不但从早到晚喝茶,而且晚餐桌上也大量豪饮”
19世纪初英国人从中国进口大量茶叶,需支付巨额白银,为了改变这一不利情况,便将印度的鸦片输入中国
1820英国人开始在殖民地印度和锡兰种植茶树
1834为了抢时间及时运来中国新茶,英国海运公司竞相采用快速帆船
19世纪下半期以来英国上层社会受法国人影响,按福建方言的发音叫做Tea;大部分英国人喜欢喝红茶,习惯将茶叶放在水里煮,喝时加上蔗糖或牛奶,与中国福建饮茶风俗差异大

——摘编自沈立新《略论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瓷器之路17世纪瓷器商路-从景德镇出发,经过鄱阳湖,沿赣江而上,经清江、吉安到赣州,后通过广东南雄顺北江而下,运送到广州,进而通过海路形成全球性的瓷器贸易
瓷器贸易以景德镇为核心,构筑了世界性的陶瓷贸易路线,并形成了广州、澳门、马尼拉等著名的世界性贸易的中转城市,也成就了世界性的瓷商群体。据欧洲学者统计,在1602年到1682年八十年间,有一千二百万件瓷器被荷兰商船运送到荷兰和世界各国,其中绝大多数是景德镇瓷器
瓷器生产在学习和模仿景德镇陶瓷生产技艺基础上,福建漳州、浙江龙泉等窑口出现了专门生产出口青花瓷的基地;以景德镇为模板,诞生了世界上所有的著名陶瓷产区,如日本的伊万里、荷兰代尔夫、法国利摩日和德国迈森等
瓷器文化在东南亚许多地区,来自中国的瓷器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中东地区壁画中大量青花瓷器出现。瓷器的广泛使用推动欧洲形成了分餐制。许多欧洲君主和上层贵族以拥有中国瓷器而感到骄傲,出现了专门鉴定中国瓷器的专家

——摘编自李松杰《商路、商帮与景德镇陶瓷文化海外影响力构建》等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商路、贸易和文化”,提出一个论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7-08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内容
公元1500年前除亚欧大陆及其非洲大陆的部分地区交往相对频繁外,其余地区整体上处于封闭状态。
15世纪末到19
世纪
西方国家主导了人类交往的进程,美洲、大洋洲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进入欧洲人的视野。西方人通过殖民主义,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文明的交往广度、深度有所增加,部分文明也湮灭于人类发展的长河之中。
20世纪前半期两次世界大战以战争的方式把全世界纳入统一的发展轨道上,使得人类的命运在世界范围内以联盟和敌对的状态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两场战争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类命运息息相关。
20世纪后半期美苏为代表的不同政治制度的“文明”开启了竞争并存的模式,世界文明在动荡的进程中又有所突破,不同地域的文明比之前任何时期的联系都有所增强。
21世纪以来一方面,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和平与发展的大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世界局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依然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

——摘编自程美东《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人类命运》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时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