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有人把蒙古西征称之为“成吉思汗大交换”,认为蒙古西征可以与哥伦布大交换类比。阅读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1 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                                                            图2 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传播
提取上述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大交换”加以解读。
2024-04-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读教材P64“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蒙古军队为什么要进行西征?
2024-03-1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3 . 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比伦文明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居住在两河流域的主要是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文字,制定了最早的法典,建立了城邦,发明了陶轮、帆船、耕犁。大约公元前1900年,从西方来的阿莫里特人征服了这个地区,继承了苏美尔人的文明,并使巴比伦成为两河流域的政治和商业中心。公元前 1595 年喀西特人掌握政权,建立了一个延续四百年的王朝。 此后,亚述人、阿拉米人和迦勒底人展开多年斗争。从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统治这个地区的主要是亚述帝国。这个地区在公元前539年被波斯人占领,公元前331年又被亚历山大大帝占领。

——摘编自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   新都巴格达建成后,才几年工夫,便由一个古老的小村落,一跃而为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和国际政治中心,成为东方的一颗明珠。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材料三   13世纪初,中国北方草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蒙古汗国。1218年开始,中亚的花剌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不久,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发动第一次西征……灭亡金朝之后,蒙古发动第二次西征……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进行第三次西征,攻占巴格达。 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如下。


——摘编自《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和制定的最早的法典名称,并指出到公元前4世纪时两河流域文明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巴格达城贸易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所述“巴格达城”所处的时期。
(3)根据材料三,按蒙古军队西征时间的先后排出三条路线的顺序,并结合所学写出攻占巴格达后统治这一区域的汗国名称,分析蒙古西征对不同地域文化产生的影响。
2023-12-09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古代世界的帝国扩张示意图,在该帝国统治下(     

A.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B.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
C.罗马法体系推动社会发展D.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2023-07-20更新 | 377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族与世界,个体与整体,在对立与统一中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城开辟了中西交通之路。汉代政府在河西设驿站,保护丝路上的使者、商贾。汉朝派赴中亚的各国使节、追逐厚利的冒险商人以及西行者相望于道。中国的丝绸、漆器和铁器运往中亚。大宛的葡萄、乌孙的黄瓜、奄蔡的貂皮,以及异城的杂技、胭脂、音乐绘画艺术和风土人情也传入中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汉灵帝时兴起“胡化”浪潮,“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筷、胡笛、胡舞,京都贵威皆竟为之。”总之,汉代形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摘编自韩养民《汉代的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中外交流的特点,并分析汉代出现中外文化交流高潮的原因。

材料二:拉美文化的基本结构是在独特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随着西欧移民成为拉美的主要居民而形成了以西欧文化为主体的结构。无可否定,虽然在殖民地时期许多西欧殖民者及其后裔在美洲社会与自然环境中生活,并同其他种族居民杂居在一起,从而很快地具有了不同于欧洲本土居民的特点,但是由于他们在语言、文字、宗教、习俗等方面仍同欧洲基本上保持一致,所以拉美与西欧在文化上仍保持一种特别密切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宗教的角度,指出拉丁美洲“西欧文化”的内容,并分析拉美文化形成“以西欧文化为主体结构”的历史原因。
(3)根据提示完成下列示意图。

_________   ②成吉思汗   _________   _________   ⑤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4)为上图的历史现象,选择对应的文化影响。(填涂字母)
(      )
(      )
(      )
(      )
⑤( B )
A.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响,形成“希腊化世界”。
B.独立后的印度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采取政教分离政策。
C.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
D.欧洲人、黑人、印第安人等文化相互融合,形成多元文化特征。
E.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发生变化,东西方交流更为畅通。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曾沦为殖民地的国家发起了去西方化的运动,目的是根除旧殖民帝国的影响并消灭它们的权力象征。尽管如此,后殖民时代的民族认同并非总能强大到能根除殖民地的影响或取缔欧洲人的习俗。圣雄甘地呼吁印度人恢复当地习俗,拒绝所有从西方进口的东西,找到印度人的灵魂。尼赫鲁则倾向于工业化和世俗化,跟上现代化的趋势,在印度实现西方世界那样的繁荣和进步。

——摘编自胡里奥·麦克伦南《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5)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形成的文化特色。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2023-07-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面为公元前4世纪某一古代帝国示意图。这一帝国是(     
A.波斯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
2023-07-1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 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

   

                            图2 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传播
有人把蒙古西征称之为“成吉思汗大交换”,认为蒙古西征可以与哥伦布大交换类比。请提取上述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大交换”加以解读。
2023-05-15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三校(盐城一中、亭湖高中、大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公元前275年左右的希腊化世界

材料二   

   

                         图2: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


提取材料中的一则历史信息,并围绕这一信息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公元前275年左右的希腊化世界

材料二

               


                    图2: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
提取材料中的一则历史信息,并围绕这一信息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3-31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B2)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印欧人早期迁徙路线示意图(约公元前3000—前1000年)
①迁徙的范围西起欧洲东到西亚地区②迁徙影响了亚欧大陆区域文明交流
③赫梯人是印欧人与迁入地居民融合形成④迁徙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贸易繁荣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