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2171次组卷 | 5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周建立后,镐京成为西周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西周也在洛邑(今洛阳)营建东部行政和军事中心,而且西周初年的众多封国,特别是姬姓封国大多都安置在东部平原上。西周的这些安排(     
A.保证了西周王朝的长治久安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C.强化了对新征服地区的管控D.实现了王室对东部的直接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周实行“策名委质”制度,即臣子一旦经由周王“册命”便与王建立了“仇匹”关系,须将身心俱付于所命之王,除非之后王进行“申命”。这一制度(     
A.巩固了西周的政治统治B.完善了宗法分封制度
C.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形成D.维护了集权专制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建政过程中,周天子作为天下之大宗,理所当然地成为天下之君,周王室也就成为西周国家中央政权。相对于周天子而言,诸侯为小宗而宗于天子,因此,诸侯国便成为臣属于周王室的第二级政权。据此可知,西周统治(     
A.凸显了周天子的绝对权威B.保证了贵族的政治垄断
C.体现了政治与宗法的统一D.增强了华夏观念的认同
2023-02-27更新 | 291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5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之制度大异于商者,包罗甚广。……其中封建子弟一项,对华夏民族之形成影响巨大。“封建子弟”指的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封建专制
6 . 商周时期国人对待国家大事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如果在位的人没有能力,或者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国人就有权力将他赶下台。这突出说明了商周时期(     
A.原始民主遗存制约君主权力B.君主没有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C.社会舆论决定着君主的决策D.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良好的国家治理,制度是决定性的。“少一些统治,多一些治理”,这是从历史中得到的启迪。下面表格信息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治国思想的演变历程。

朝代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治国思想
王位世袭制君权神授,替天行命(即受天
较完善的官僚系统;内外服制命而王,听命于神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原始民主传统敬天保民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法家思想“以法治国”
内外朝制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推恩令”;刺史制汉初黄老思想“无为而治”;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
三省六部制道州县制﹔唐中期以后“藩镇制度”文武并重,兼容并包
北宋“二府三司”路州县制;设“通判”崇文抑武,守内虚外
中书省行省制;设宣慰司管理边疆事务附会汉法,实施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废宰相;设内阁废除行省,设三司(明初)重典治国
设军机处省府(州)县三级制;督抚制敬天、法祖、勤政、亲贤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从上表中任选一个朝代,围绕该时期的国家治理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分析。(要求:明确列出所选朝代,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世袭王朝,也是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在夏朝初建时,最高统治者称“后”,以后称“王”。“后”字的本意是生育,也含有祖先的意思。从材料可知(     
A.夏政权有较浓的氏族组织色彩B.夏朝最高统治者开始时是女性
C.夏政权建立起较完备的宗法制D.夏政权的王位继承可以是女性
9 . 下表为《左传》的相关记载。该表体现出当时(     
言论出处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A.王权借助神权统治B.国家治理蕴含理性色彩
C.宗教迷信思想盛行D.以民为本思想成为主流
2022-11-28更新 | 292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周和春秋时期,“相”为礼宾之官。战国时期,“(相)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相”的变化反映出(     
A.贵族政治的确立B.君主集权的增强
C.选官标准的提高D.等级制度的消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