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蕴含的主要意义,概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023-08-01更新 | 516次组卷 | 6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载,太公吕尚受封营丘时,“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毗邻)莱。莱人,夷也”,“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由此可知,周初的分封制
A.确立姜齐东方大国的地位B.使周天子实现了高度集权
C.加强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促进了部族间的逐渐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战国时期,有人认为:神农治理天下时,不用刑罚和军队就能称王天下。神农死后,人们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因此黄帝制定了关于君臣上下之间的行为准则,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的礼仪规范,内用刑罚,外用军队,因而天下大治。这一观点意在(     
A.提倡德主刑辅与王霸兼用B.塑造华夏始祖的文化心理认同
C.强调因时而变和与时俱进D.赞扬黄帝是上古时期有道明君
2023-01-19更新 | 398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五)文综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学者对西周至清朝末天子、国君和皇帝谥号的情况统计,据表可知(     
时间(公元)所统计帝王、国君总数美谥平谥恶谥
人数占比人数占比人数占比
前841-前221年23416570.63916.63012.8
前209—1911年32429089.325892.7
(注: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呼)
A.监察制度有所完善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君主权威得到加强D.道德政治渐趋形成
5 . 下图为根据学者观点整理的“周秦之变”示意图。据此分析,这一变化反映了该时期(     
A.国家动员能力得到提升B.贵族政治彻底退出舞台
C.权力平衡模式逐渐打破D.中央垂直管理体制瓦解
6 . 西周时期,天子传世,父死子继,先嫡后庶,以长不以贤。但天子往往以“贤者不绝世”的名义,选拔一些贤人之后辅佐天子,“王者继位,先封贤者,忧民之急也”。这一做法
A.反映了选官标准发生根本性变革B.使得官僚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C.有助于政治统治秩序的稳定运行D.体现周朝加强了对地方管辖
2021-05-02更新 | 889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殷商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宗族不仅是一个血缘群体,而且是一个政治群体、军事群体、阶级群体,但地域辐射有限。到西周时,则严格划分大宗、小宗,并在此基础上于广阔的疆域内推行了分封制。这种变化(     
A.促进了西周华夏认同的形成B.使部族国家向地域国家转变
C.弱化了宗族血缘的政治功能D.有利于早期国家疆域的扩展
2023-03-23更新 | 384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等两地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时期,宗法贵族内部严格使用姓、氏二级制。姓者,所以“别婚姻”,一般加在女性称谓中;“氏以别贵贱”,一般加在男性称谓中。据此可知,西周的姓、氏二级制(     
A.是宗法制在社会文化上的表现B.旨在显贵族地位高于平民
C.仅是区分贵族内部贵贱的工具D.催生了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9 . 西周时期小宗世袭为大宗家臣,异姓亦可世袭为家臣。然至春秋时期,家臣由西周“宗法性家臣”发展成春秋后期掌握国家命运的“陪臣”。这一现象表明春秋时期(     
A.血缘政治不断发展完善B.封建贵族享有广泛特权
C.周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D.官僚政治体制逐渐萌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这一观点认为西周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B.体现家国同构色彩
C.奠定大一统格局D.具有理想化的倾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