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先秦时期有“师保”、“辅贰”之制。《周礼》中记载,有“师氏”之官,“掌以嫩(美 好)诏王”,即“告王以善道”;又有“保氏”之官,“掌谏王恶”。《左传》云:“天生民而立之君……有君而为之贰(卿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上述制度意在(     
A.强调天子之德B.提升君王的治国能力
C.增强民本意识D.以公卿制衡君王权力
2024-03-30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左传》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材料反映出(       
A.家国一体的国家结构B.商周原始民主的传统
C.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D.重视宗法血缘的特征
3 . 周朝有询万民三事的惯例。三事是:询国危、询国迁和询立君。即凡当国家有危难、迁都、选立嗣君的时候必须征询“国人”意见。《周礼》云:“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大询于众庶”。由此可知,周朝(     
A.社会舆论决定君王的决策B.政治体制具有原始民主色彩
C.形成多渠道舆论监督机制D.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2023-11-1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许倬云说:“西周分封,诚然有其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分封制在西周初年巩固了政权,但到了西周后期却造成了王室衰微的局面,其原因是分封制(     
A.给予诸侯世袭性和自主性的权力
B.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相悖
C.无法适应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D.破坏了统治集团内部的亲缘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战国时期,关东六国国君任相多用其宗族及国人。数代秦王所用秦相,商鞅为卫人,楼缓为赵人,张仪、魏冉、范雎为魏人,蔡泽为燕人,吕不韦为韩人,李斯为楚人。据此可推知(     
A.秦国官僚制相对完善B.秦国用人政策不断改变
C.六国严格遵行宗法制D.法家人物在六国遭排挤
2023-06-21更新 | 5188次组卷 | 39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名校
6 . 庙号起源于商代,对国家有大功的、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被特别追赠庙号。当时的庙号只有三种: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中兴者曰“中”,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这体现了(     
A.王权与神权结合的政治特色B.早期原始民主政治得以延续
C.祭祀活动带有宗法德政色彩D.儒家为政以德思想源远流长
2023-05-17更新 | 93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一模拟(北京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为2009年山东高青陈庄出土的西周中期偏晚的青铜“引”簋,簋上铭文记录了周王派官员去承继其祖父管理齐国军队。该内容可以佐证(     
   
        图为“引”青铜簋
A.各诸侯国军队由周天子控制B.以血缘亲疏与嫡庶进行分封
C.诸侯并非完全独立于周王室D.西周中晚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8 . 家国情怀
       《国语·郑语》《左传·昭公四年》之“九州”专指某国某地;《吕氏春秋》中将“九州”与天上星象对应起来,提出“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也有九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区域之意;先秦时期“九土……‘九围……‘九有”、春秋时期齐侯缚钟“咸有九州”的铭文表达“天下”“中国”之意:邹衍认为“九州”是世界的一部分,除中国的“赤县神州”外,另有八州,成为一时之显学;唐代孔颖达将《毛诗·大雅》中“内奰(b1本意是壮大)于中国”解释为“中国是九州”;“思九州之博大兮……‘但悲不见九州同”“九州生气恃风雷”,诗词作品中的“九州”意象,寄托了诗人们的爱国情怀。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九州”的内涵。

西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地郡(州)县分布的变迁

西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前期

苏南浙江

会稽郡北部32县

会稽等5郡54县

苏州等13州74县

江西

豫章郡19县

豫章等5郡56县

洪州等7州34县

福建

会稽郡南部1县

建安、晋安郡12县

福州等5州28县

《太平寰宇记》一书统计出,从唐中期到宋初的二百余年间,南方地区共建新县110多,其中在江西境内有27,福建有20,安徽、湖北各有10县,浙江4县,四川、湖南各7县,江苏5县。两宋时期,就江西一省而言,宋代已达68县,比唐前期翻了一番。

       ——改编自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不同历史时期三地新置行政区的变化与经济开发程度的关系。
       “内边防务”“外边防务”是研究中国古代边疆问题时常使用的概念。“内边防务”通常指中央政权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外边防务”多指维护国家统一对外防范的事务。
(3)概述我国汉唐、明清两个时期边疆政策的特点和表现。
2023-05-08更新 | 27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外服指的是迫于武力臣服于商族的部族,这些部族接受商王的封号,表示对商王承担义务,商王承认附属国所拥有的土地和臣民。西周的分封制则是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建立诸侯国。相较而言,西周的分封制(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强化了君主专制
C.推动了文化认同D.淡化了血缘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郡县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制度,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依据以下材料,关于郡县制的记载说法正确的是(        
内容出处
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史记》
(哀公二年,赵简子誓曰)“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左传》
①最初郡的地位低于县                 ②郡县的设置与战争有关
③商鞅创立,秦始皇在全国推广   ④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