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商周时期,神鸟“凤”被视为“天下太平”的祥瑞之兆,凤纹只在统治阶层专用的青铜器皿、玉饰物件上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凤”的造形各异,陶器、漆器、织物、铜镜等普通器物都出现了凤纹装饰。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权力结构变革的趋势B.物质丰富讲究美学雕饰
C.“凤”纹成为权力的标志D.“凤”纹成为流行时尚
2023-05-10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统练四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在大革命后仍保存下来的政治体制的唯一部分,因为只有这个部分能够适应大革命所创建的新社会”。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说明秦朝“制度的重新建构”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归纳作者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大革命后至19世纪中后期政体演变的主要趋势及根本原因。
2023-10-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西周早期,天子册命不如因军功而受周王奖赏重要,且次数较少、无固定流程;西周中期开始,王室册命形成固定化的程序,并花费大量的经济资源以“十分官僚化”的语言记录于青铜器上。这一转变反映出西周(     
A.周王权力日渐衰落B.王室行政制度化倾向
C.官僚政治得到发展D.社会转型的趋势加强
2023-12-15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商周时期“藏礼于器”。到春秋晚期,在今太原金胜村晋国赵卿墓中出土了25鼎、14豆等,经过考古学家分析该墓陪葬的青铜礼器应为比较完整的一套太牢九鼎和一套大牢七鼎。考古发掘的这一现象可用于研究,当时(     
A.宗法等级制的瓦解趋势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进步
C.封建政治体制初步建立D.人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许倬云说:“西周分封,诚然有其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分封制在西周初年巩固了政权,但到了西周后期却造成了王室衰微的局面,其原因是分封制(     
A.给予诸侯世袭性和自主性的权力
B.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相悖
C.无法适应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D.破坏了统治集团内部的亲缘关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政治制度的变革,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动荡,但这种变革往往最能体现历史的演进轨迹。

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趋势

时期政治制度变迁特征概要说明
夏商周贵族政治时代殷商确立了封建制和较完备的宗法制;周朝的分封制与宗法紧密相联,形成了一个政治和血缘相互扭结的分层治理结构
春秋战国官僚制帝国过渡时代礼崩乐坏,宗法政治秩序崩溃。
秦朝汉朝开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时代秦朝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汉代巩固。
三国魏晋南北朝贵族与皇权并行时代官僚门阀化和地方政治豪强化。
隋唐大一统官僚帝制走向成熟的时代隋唐像是一对扣得很紧的锁链。前一个创制,后一个继承,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的制度转变
宋朝政治制度繁杂的时代
矫五代之弊,重视权力的分散和制衡,但矫枉过正,形成了机构庞杂、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的政府体系
以上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趋势示意图,请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图中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合理,史论结合)
7 . 如表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现象,由此推知(     
周厉王三十七年
(公元前841年)
周厉王被逐,宣王未立,周、召二公,共和行政,凡十四年,主权不属于一人。
卫献公十八年
(公元前559年)
卫献公出奔,卫人立公孙剽,孙林父、宁殖相之,此虽有君,实权皆在二相。
鲁昭公二十五年
(公元前517年)
鲁昭公出奔,鲁国并未立君,季氏对于国政,决不能一人专断。
A.周朝统治危机初显B.原始民主传统有所遗存
C.华夏认同观念深入D.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2024-02-29更新 | 18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周灭商后,先设三监镇抚殷遗民,后改封王室、功臣贵族采邑与周边夷、狄为邻,赋予征讨拓疆之权,各诸侯国封赐卿大夫采邑藩屏公室……至春秋,卿大夫专权,“礼乐征伐自大夫出”。这一变化(     
A.巩固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B.说明宗法血缘衍生官僚政治
C.有利于华夏多元一体的发展D.预示郡县取代采邑成为必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商朝统治之下,商王与周边的方国和部族不一定有血缘关系,但是方国和部族内的居民多是聚族而居,有血缘关系;西周的分封制中,诸侯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关系,而封国内民众的血缘关系被打破。这一变化表明西周时期(     
A.地缘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
B.周王对地方的政治统治加强
C.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频繁
D.最高统治集团实现权力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商朝统治者宣扬自己是天神“帝”在人间的代表,要求臣民绝对服从。西周统治者用“天”代替“帝”来表示主宰命运的神灵,并提出“天命靡常”“以德配天”等主张。这一变化表明,该时期(     
A.政治领域弥漫着神权意识B.统治思想具备了民本色彩
C.传统天命观逐步走向衰落D.皇帝制度的雏形已经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