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周代的“礼仪政治”到秦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的“现代化”的内涵是
A.从“人治”到“法治”B.礼仪与政治分离
C.国家管理渐趋制度化D.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022-01-07更新 | 698次组卷 | 85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齐国孟尝君的势力远远超过国君,楚国国政也掌握于屈姓等贵族之手,而居于西方的秦国即使权极一时如穰侯魏冉者,也因范雎向秦昭王挑拨离间而被逐。据此可知,当时秦国
A.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B.宗法分封体系完全解体
C.改革较彻底建立集权体制D.士阶层崛起冲击贵族势力
3 .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2021-06-08更新 | 21071次组卷 | 16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吕氏春秋》曾引用一个寓言故事∶“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未定者,人欲望之也。由未定,充且屈力,而况众人平?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作者讨论的主题是
A.郡县制B.人文精神
C.租佃关系D.嫡长子继承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左传·襄公十四年》载∶"有君而为之贰(辅佐),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以相辅佐也。"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士大夫阶层强烈的责任意识B.自下而上参政机制的形成
C.原始民主传统仍有一定影响D.国家对危机调控能力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政治制度是实现和维护权力与利益的重要工具。图中关于先秦时期各项制度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①王位世袭制②礼乐制度③分封制④井田制B.①王位世袭制②井田制③礼乐制度④分封制
C.①分封制②王位世袭制③礼乐制度④井田制D.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礼乐制度④井田制
2021-04-06更新 | 1423次组卷 | 40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7 . 自启继承禹王位始,王位世袭制下的政治权力交接方式发生改变,即以血缘亲疏为基础,王权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据此可知,王位世袭制
A.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发展B.阻碍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发展
C.与宗法血缘的关系密切D.避免了王位传承中的夺权现象
8 . (此制度)使中国从一个“神散形聚”方国联盟一跃成为“形散神聚”的带有中央集权色彩的国家,此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内外服制D.世袭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战国时期在官吏组织中文武分家。如齐威王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魏惠王用惠施为相,庞涓为将;赵惠文王用南相如为相,廉颇为将。这种文武首脑的任用机制反映了
A.宗法分封制正在走向瓦解B.行政权与军事权同等重要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萌芽D.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2021-01-29更新 | 302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礼乐制的共同本质是
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都体现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C.都规定了地方服从中央D.都属于西周社会的上层建筑,维护周朝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