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
C.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2023-11-06更新 | 87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战国至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次大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同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改变春秋后期卿大夫专权纷争的现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最终建立起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形态,为以后大一统专制帝国的出现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柳宗元《封建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两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概述该时期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周、秦、汉初“有天下”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别用一句话阐明作者所论周秦之失之所在。
3 . 政治制度是实现和维护权力与利益的重要工具。图中关于先秦时期各项制度的排列及表述,正确的是(     
A.①为王位世袭制,它取代民主的禅让制是历史的倒退
B.②为分封制,它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C.③为井田制,它是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度
D.④为礼乐制度,它有效地维护了西周的等级秩序
2023-10-0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高中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材料二: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反映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3-10-0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导致了要权与族权的结合。这一结合(     
A.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征B.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C.促成神权与王权的结合D.避免了宗室内部矛盾产生
6 . 西周时期,诸侯国实行“一国三卿”制,“大国(公侯之国);次国(伯国)二卿命于天子;小国(子、男之国)一卿命于天子(     
A.周王注重对地方的控制B.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
C.诸侯国完全模仿中央官制D.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2023-09-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州州红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对待国家大事也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如果在位的人没有能力,国人就有权力将他赶下台。这说明商周时期(     
A.原始民主遗存制约君主权力B.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C.社会舆论决定着君主的决策D.君主没有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2023-09-22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
C.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D.建立完善的中央官制
9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之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新唐书》载:“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

材料三   (元行省)……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与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政治制度的变革,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动荡,但这种变革往往最能体现历史的演进轨迹。

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趋势

时期政治制度变迁特征概要说明
夏商周贵族政治时代殷商确立了封建制和较完备的宗法制;周朝的分封制与宗法紧密相联,形成了一个政治和血缘相互扭结的分层治理结构
春秋战国官僚制帝国过渡时代礼崩乐坏,宗法政治秩序崩溃。
秦朝汉朝开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时代秦朝开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汉代巩固。
三国魏晋南北朝贵族与皇权并行时代官僚门阀化和地方政治豪强化。
隋唐大一统官僚帝制走向成熟的时代隋唐像是一对扣得很紧的锁链。前一个创制,后一个继承,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的制度转变
宋朝政治制度繁杂的时代
矫五代之弊,重视权力的分散和制衡,但矫枉过正,形成了机构庞杂、人员臃肿,效率低下的政府体系
以上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趋势示意图,请从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政治制度与社会变革”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图中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合理,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