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



中国古代经历了三次大的分裂时期和三次大的统一时期,每次大分裂以后的大统一,统治者都对国家治理进行了制度创新。解读材料并用秦朝,隋朝和元朝的相关史实对此加以证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3-12-1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凤凰网一篇名为《牵制管理“进化论”》文章指出:“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从而大大强化了皇权。”


(1)材料表明了唐代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2)联系所学知识,列举从秦、汉、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及演变趋势变化。
2023-12-10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物观点
钱穆

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朝廷用人,则一依选举考试之所得。故中国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仅可称之曰:“士人政府”。

李振宏

秦至清两千年的帝制时代为皇权专制社会,无论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还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都是为着延伸皇权而提出的。无论我们的制度设计多么细密,无论在这一制度中运作的人多么杰出,在制度的最高层面,始终矗立着皇权的绝对权威而不能触碰,皇权都始终占据着法律的、权力的,甚至道德的制高点。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达成文,论述完整;逻辑严密,条例清晰。)
2023-12-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列举措属于中国封建皇帝为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秦始皇推行郡县制②汉武帝设立中朝③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④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3-12-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测试历史试题
5 .
(1)秦朝A三省六部制度
(2)汉朝B三公九卿制度
(3)唐朝C内阁制度
(4)宋朝D二府三司制度
(5)明朝E中外朝制度
2023-12-0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元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行省制度;对于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设置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这些措施(     
A.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C.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行为
2023-12-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元朝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两到三个省,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源于元朝(       
A.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B.民族征服的特殊背景
C.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D.地方割据势力较强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政府才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开皇元年,杨坚按照少内史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的六官制度,确立三省六部制度。尚书、门下、内史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的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故又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这种几个宰相执政的制度,可以防止外戚或个别大臣专权篡位,有利于巩固最高统治者的地位。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变革”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的职权及其关系,并概括三省六部制的意义。
2023-12-07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时,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古代中国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方面,包含着众多的矛盾和问题。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其中的主要矛盾。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原则?在近代法制建设中有何意义?
2023-12-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明朝所示政府构架的演变,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明朝政府构架(改制前)

明朝政府构架(改制后)
A.崇文抑武方针的需要B.共同制约,辅助决策
C.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D.弱化对官僚机构控制
2023-12-0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