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0 道试题
1 .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代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输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草益顿,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简述行省制实行的意义。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2023-12-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先汉兴学校、五河致远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根据图1、2、3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中枢权力体制发生的变化。
(2)图1至图4,中枢权力体制的变化反映出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结合图5,分析这一矛盾演变的趋势。
(3)综合上述图示,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2023-12-2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镇宁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汉代的三公九卿设在宫外,这些官员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繁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皇帝便将处理机要事务的责任转移到内廷,逐渐形成中朝。据此可知,设置中朝有利于(     
A.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君主专制
C.加强中央集权D.监察三公九卿
2023-12-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4 . 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政策是历代统治者的共识。下列是某同学整理各朝代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措施,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A.①安西都护府②宣慰司③伊犁将军④新疆行省
B.①安北都护府②宣政院③伊犁将军④新疆行省
C.①安西都护府②宣慰司③理藩院④伊犁将军
D.①唐蕃会盟②宣政院③察合台汗国④新疆行省
5 .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中央集权B.专制皇权C.监察权力D.改革力度
2023-12-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中检测历史试题
6 . 从公元963年起,宋朝推行“以文臣知州事”制度,使文臣逐渐掌握地方权力;并规定当地人不得在当地做官,而是由中央委派文职京官出任州县官。此举旨在(       
A.加快文化发展B.分散地方权力
C.防范地方割据D.减轻财政负担
2023-12-1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经历了秦汉时期郡县两级制,魏晋时期州郡县三级制,唐代道州县三级制,宋代州(府、军、监)和县两级制,清朝省府县三级制的演变调整。这种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D.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初年,周天子“授民授疆土”,将同姓子弟、异姓亲戚功臣、旧邦之后分封在东方各地,后来又将该制度推行到周的“北土”和“南土”。据说周初分封了71国,姬姓有53个。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诸侯国内诸侯王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金字塔型的等级联系。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在以武力夺来的广袤土地上普遍建立郡县,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然而,郡县制对于专制统治者个人来说也有不利的一面。异姓的地方官吏多数是些见风使舵的势利之徒,他们往往在王朝危难之时为自己着想,不全力去拱卫统治者濒危的社稷。“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西汉各侯国的权力较大,但经汉景帝和汉武帝的努力,诸侯国势力大为削弱。

——摘编自万昌华《论郡县制度的嬗变与实质》

材料三   元代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行省制承上启下,借鉴并融入了游牧民族的一些统治方式。在大一统体制下“地方广大,政务繁多,建都省以总宏纲,置行省以分庶务”。以行省制的管理模式统合了自唐末以来的中国南北分裂的格局,开创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模式。虽然后续朝代多有调整和改善,但此模式沿袭了下来,一直影响至今。

——摘编自舒健《元代行省制:中国央地关系的转捩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实行不同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共同原因。
(3)结合材料三,分析元朝实行行省制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2023-12-1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这些演变(     
A.体现古代集权体制的弱化B.起到了监督皇权的作用
C.源于皇帝个人的喜好情感D.体现了制度具有传承性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

乃立九品官人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

隋炀帝大业年间

始置进士科

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

始置武举

——摘引自《通典》卷十五《选举三》

材料二   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之弊,遂尽夺节度使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1)材料一反映哪几种选官制度?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选官标准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代之弊”是什么?概括北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3-12-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