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0 道试题
1 . 《新唐书》记载:“(给事中)掌待左右,分判省事,察弘文馆缮写雠校之课。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据此判断,给事中供职于(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御史台
2024-01-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璧山来凤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明成祖时期形成的内阁,出现了若干“无宰相之名,行宰相之实”的权臣,阁臣也 常被称为“相”,但从严格意义来说,内阁仍不能与过去的宰相等同。这是因为(     
A.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B.阁臣帮助皇帝皇帝浏览百官奏章,拥有票拟权
C.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枢机构D.阁臣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
3 . 《皇明祖训》为明太祖主持编撰的典籍,其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守分勿动……朝廷即斩奸臣。”这一规定(     
A.严禁大臣干预皇位继承B.旨在维护皇权的稳定性
C.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体现D.确立兄终弟及继承制度
4 . 钱穆《国史新论》载:“明朝皇帝在法理上,变成了政府里的真正领袖,一切最高命令,都是由皇帝发布。”形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B.宦官专权局面形成
C.明成祖设立内阁制度D.中央集权日趋加强
2024-01-0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迎考历史试题
5 . 行省是元朝统治时期广泛设立于全国的地方行政区。“省”的本意为“宫禁”,引申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行省最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元朝设置行省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
B.行省一直是中央派出的临时机构
C.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和对中央集权制度的挑战
D.行省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官府的双重性质
6 .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班固《汉书》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中国古代有一位皇帝曾说:“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请回答
(1)我国丞相制度设立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一,指出丞相的主要职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中央制度的名称及其特点。
(3)材料三中体现的政治制度变化是?他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2023-12-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集议是中国古代朝议的议事制度。如表反映的是中国部分朝代集议参与官员的情况。其中①是(     
朝代参加的主要官员
六部尚书、都御史、阁臣
三公九卿、列侯、二千石、大夫及博士
议政王大臣、军机大臣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宰相及六部官员
A.秦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2023-12-2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明代内阁虽有“票拟”权,但面见皇帝的机会不多,故难以理解皇帝的旨意,票拟也往往不合圣意,于是便出现皇帝强制大学士再拟、三拟,甚至“留中不报”“径发中旨”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决策权力的转移B.君权的空前强化
C.内阁地位的下降D.内阁的非正式性
2023-12-27更新 | 36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
9 .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以前古代中国地方行政设置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初地方行政设置发生的变化及其意义。从以上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来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2023-12-27更新 | 8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北宋建隆四年(963年),宋太祖下诏:各知府公事需知州与通判共同签署方可实行。此诏书旨在(     
A.防止武将拥兵自重B.削弱州府权力
C.把财政权收归中央D.加强中央集权
2023-12-2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