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9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经历了夏商两代的邦联式统一、周代的分封制统一和秦汉以后的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三种模式。此学者的划分标准是(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社会性质的变迁
C.君主专制是否确立D.官僚政治的瓦解
2022-09-18更新 | 459次组卷 | 21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1 中西方政治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01(15大核心考点+150道高频选择题)
2 . 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
(1)汉朝:沿袭秦朝的________两级制。
①郡设____为一郡最高长官,其下设郡尉、郡丞分别协掌军事、行政。太守选用属吏,分曹理事,各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
②郡下设____,县设____或长,其下有县丞、县尉及分曹属吏。
③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括________。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2)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____________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____权,还有____权,这就形成________的局面。
(3)魏晋南北朝:实行____________三级制。
(4)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5)唐朝:沿用隋制,实行________二级制。
①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____机构。后来,____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②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____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____势力。
(6)宋朝:分为____(府、军、监)和____二级,后又改道为____,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____、州(府)、县三级制。
(7)元朝
①地方设置____,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级行政制度。
②意义: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
(8)明朝:明初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____、按察使司、____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________,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9)清朝
①清承明制,____成了一省长官,又设____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②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州),府之下设县(州),形成____________三级行政制度。
2022-09-16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3 . 中央行政制度
(1)西汉: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____制。
A.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____(又称内朝,包括侍中、尚书令、常侍,负责决策),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____手中,使外朝丞相权力大大削弱。
B.西汉晚期,中朝____的权力逐渐增大。
(2)东汉:刘秀将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3)隋唐:____
①三省:指____省、____省和____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____机构,门下省是____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____机构。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____
②六部:尚书省下设____、户、____、兵、____、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____
③评价: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____分明,相互____,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宋朝:最高行政长官是同____,为宰相之职。宋太祖唯恐宰相权力过大,设____掌管军政,____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二府三司制)
(5)元朝:实行____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6)明朝
①明太祖废除________,亲理政务,秦汉以来绵延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结。
②内阁制
A.废丞相后,皇帝选拔一些文官到宫廷的殿阁值守,是为____
B.内阁大学士备____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____,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的____
C.性质: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是内侍顾问机构,无决策权。
(7)清朝
①清朝雍正帝设立____
②由____直接秉承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____的中枢。
2022-09-1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5 . 监察制度
(1)建立了以____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御史中丞成为国家最高监察官。
(2)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置____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
2022-09-1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6 . 元朝实行土官制度。云南临安路辖区内所属各州、县、千户均由土官任职管理,其中在少数民族众多而又情况复杂的红河地区,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行政组织机构,比较稳固地把红河地区统一在云南行省的管辖之下。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三级地方行政区划基本确立B.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C.云南地区首次纳入朝廷管辖D.政府较好地处理了各民族间的关系
2022-09-04更新 | 1611次组卷 | 15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1)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7 . 明中期以后,三司权力向巡抚转移,巡抚衙门成为实际上的省级权力机构,三司为其下属;但万历重修《大明会典》及清修《明史》,均因巡抚挂衔都察院而将巡抚列在都察院下。这客观上反映了(     
A.巡抚已然完全摆脱临时差遣的性质B.巡抚职权在法律上与事实上的矛盾
C.三司并立不利发挥巡抚应有的效能D.巡抚设置仅仅是临时性的应急措施
2022-08-30更新 | 1703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必一同步练测2
8 . 中统二年十一月,元朝开始设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有征伐之事,则或置行省,与行枢密院迭为废置”。可见,最初的行省(     
A.是中书省派出的机构B.反映了民族歧视倾向
C.适应了军事征伐需要D.具有临时派遣的性质
9 . 魏晋时期,由于中书省设在宫苑,而且由皇帝的近侍顾问转成,所有王朝政令皆自所出,所以权威日重,人称“凤凰池”。西晋荀勖久任中书监,后迁为尚书令,人往贺之,勖怒曰:“夺我凤凰池,诸君贺我耶?”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B.尚书台的权力名存实亡
C.三省制度已然趋向成熟D.皇帝力图直接控制权柄
2022-08-30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1)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10 . 据史书记载:“自武帝以后,外廷之官统于丞相,中朝之官统于大司马。”其中,中朝拥有决策权。由此可知,汉武帝时(     
A.中枢决策机制发生异变B.丞相职权名存实亡
C.推行外儒内法统治思想D.皇权失去外在制约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