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9 道试题
1 . 下表是秦汉公文大体分类及主要形式。可见,秦汉时期(     
分类主要形式
御用公文制、诏、策、敕(戒)书等
官僚奏疏章、奏、表、驳议等
行移公文檄书、书、府书、记、爱书、变事书、奔命书、报书、举书、劾状等
管理公文吏卒名籍、病卒名籍、日迹簿、受奉名籍、钱谷出入簿、文书收发记录、财务登记簿等
A.官员文化水平较高B.君主专制统治效能加强
C.地方行政效率低下D.行政事务运作比较规范
2 . 《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记官而不记机构,以长官、佐贰、属官代表各自府署,即“以官存司”;两唐书《百官志》则在各机构名下记其长官、佐贰及所属官吏,即“以司存官”。这一变化折射出(     
A.汉唐官僚制度已初步建立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
C.政府机构法律地位明确化D.行政机关职能分工日趋明确
2024-05-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历史冲刺模拟卷2(江苏卷)
3 . 部分台湾人士以清朝时期台湾的巡抚、知府、知县都是大陆人为由,得出“大陆欺负台湾”的论断。中国人民大学华林甫教授指出,研究清史的人都知道,地方官有本籍回避制度,台湾人考中进士也可以到大陆做官。这说明(     
A.清政府加强对台湾的控制B.清王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C.研究地方史应有全局眼光D.政治立场影响史学研究方法的选择
2024-05-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元史·食货志》统计,从元太宗到元世祖的半个多世纪中,共封大小“投下”159处,这些大大小小的“投下”都是封建领地性质,就连领地上的各级官员也由投下主自己的家臣担任,官位世袭。由此可见(     
①元朝官员选拔保留蒙古传统方式                                     ②元朝完全排斥学习汉族政治制度             
③家臣垄断了元朝的一切官职                                      ④游牧与农耕的政治文明存在差异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4-05-2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4高三下·河北·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宋初转运使专门负责筹集军需粮饷。965年,宋太祖始于诸路设置转运使主管一路赋税和漕运,同时监察吏治。977年,宋太宗将“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皆委于转运使”,转运使“一路之事,无所不总”。转运使的设置(       
A.维护了国家统一的局面B.适应了集权统治的需要
C.利于遏制冗官冗费问题D.提升了地方行政的效率
2024-05-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七)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公文书中的“抬头制度”(撰写文章时遇到涉及当今皇帝或皇室的语句需另起一行从高处于各行行头开始写)始于秦代,于汉代趋于定型,以后的历代王朝都继承了抬头制度,清末《钦定科场条例》对此作了长达17页的规定。这从侧面反映了(       
A.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加深B.公文制度愈加发展完善
C.国家治理趋于理性严密D.秦开创的制度影响深远
2024-05-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六)历史试题
7 . 明朝以前,作为中央机构的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其属仅有四司。而明清时期的户部,按地区划分辖司,下设十三个清吏司,各掌其分省之事,每司下属四科。这说明明清时期(     
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B.封建经济日益衰落
C.国家治理水平有所提升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5-2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8 . 19世纪80年代,左宗棠、曾国荃、刘坤一和李兴锐等湖南人先后担任两江总督,逐渐形成“湘人江督格局”,不再由非军功起家的进士出任两江总督。这一格局的出现反映出(     
A.边疆危机的解除B.晚清政局的演变
C.选官制度的完善D.中央集权的崩溃
9 . 据如表可知,唐后期(     
唐后期十道所辖州(府)县数目统计表
道名/州县数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北方小计山南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南方小计南北合计
31302129201313512513974211342
13519611017460675161532471893149641639
A.实现了对南方的深入控制B.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
C.政治因素影响政区的设置D.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成熟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九   边防御蒙古,关系国运,故而明朝于重点经营,立制防御,九边从而呈现了明代地方军事制度演变的完整轨迹。其中大将镇守制度构成了总兵镇守制度的制度渊源,塞王守边制度奠定了总兵镇守制度的地理格局。因缘于确立塞王守边制度的需要,洪武晚期大将镇守制度逐渐发生转变,多由中级将领充任总兵官,镇守较小区域,北边从而形成塞王——总兵官—都司卫所军事体制。当建文、永乐之际塞王守边制度逐渐瓦解时,附属于其下的总兵镇守制度遂独立出来。总兵镇守制度下,事涉军事者,总兵官皆总之,从而将三司分立体制下被分散的军事权力重新集合。总兵官不仅节制都司卫所,在军事行动上控制布、按二司,而且督理钱粮,具有一定司法权力。总兵镇守制度是九边军镇建立的主要标志。

——摘编自赵现海《明代九边军镇体制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明代总兵镇守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明代总兵镇守制度的积极影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