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制度,至此,上至帝号,下至百姓,都有了统一称谓,各异的文字书写也统一为简洁的、适应庞杂公务的隶书。由此,上下一致的文书话语体系开始形成。隋唐时期,文书制度依托于三省六部制,发展出相对成熟的制作规程、审核机制和运行流程。无论是“三省”之间的权力分工,还是执论制度、避讳制度等,都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规范。

——摘编自周光辉等《从文书行政到文件政治》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以来,晚清政府开始接受电报这一新技术,总理衙门指出:“其意倡于俄,而英法继之,一国扬其波,众国遂随其流。”18776月,李鸿章创办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津衙线。其后,电报通信逐步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近代著名外交家曾纪泽是把电报通信技术引进到外交通信中的先驱。在1878年曾纪泽出使欧洲之前,其前任驻英公使郭嵩焘呈给清廷的奏报,或用“公牍”,或用“信函”寄回国内,费时甚久。曾纪泽为便于和清廷沟通,开始尝试使用“电奏”。

——摘编自马建标、林曦《近代外交的“通信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至隋唐文书行政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电奏”制度产生的原因。
2024-06-0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多维视角下的隋代政区改革

高祖(文帝)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洎(到)于九载,廓定江表,寻以户口滋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察。

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结合材料一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解读材料二的观点,你认为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演变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补充一种因素,说明理由。
2024-06-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西汉中期,王吉曾在昌邑王刘贺(即海昏侯)称帝时在中央为官。海昏侯被废帝后,中央官员大多因辅政不力被处死。而王吉虽因多次谏言侥幸免死,但受累于昌邑王刘贺,受到刑罚,因此告诫子孙不要做王国的官员。王吉之子王骏听从父亲建议,辞去赵国内史的职位(二千石),后来做了幽州刺史(六百石)。由此可以得出(     
A.王吉受到刑罚反映了西汉中期法律严苛
B.王骏官职的变化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C.王骏返回官场时,必须通过科举考试入仕
D.王骏职位待遇的变化说明此时王国势力较大
2024-06-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大兴区精华教育学院高三历史三模试题
4 . 汉代尚书台参与政治决策以及辅佐皇帝发令的权力,在魏晋时期期大都归到了中书省;汉代丞相乃至九卿的行政权力,在魏晋时期期逐步归到了尚书省。这表明魏晋时期(     
A.相权有所转移B.尚书省决策权扩大
C.士族影响巨大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024-05-3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冲刺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需要补充的是,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起源与演化》

材料二   清朝对西南边疆的统治进一步深入。清代将原属四川的播州地区(今遵义一带)划归贵州,广西北部地区的罗甸、望谈、册亨、贞丰数县亦并入贵州。为加强叶边睦的控制,清朝在云南等边陲地区实行富有特色的基层驻军制度即汛塘制度,在边远地带以及与邻邦接界的地区,大量驻守绿营兵和各种土军。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使之同于内地。

——摘编自杨永福、陶亚敏《明、清西南边疆治理措施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分散地方机构权力的角度指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并概括元朝行省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加强对西南地区统治的措施并简述其作用。
2024-05-3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楚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的混合政体在理念上则凸显对“周政”和“秦政”优势的正当继承。但这种以血缘和硬实力为基础的平衡缺乏稳定性和韧性。……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

——摘编自《潘妮妮:汉初混合政体与儒家制度化的“间隙显现”——中华帝国初期政治发展的一种观察视角》

材料二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武帝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元代行省制度的什么特点?据此分析行省制度的历史作用。
2024-05-3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表,古代中央官员职能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       

三公之下的九卿

主要职能

三省之下的六部

主要职能

奉常

负责皇帝祭祖,以及宗庙管理

吏部

国家官吏的铨选

郎中令

负责宫廷的保卫,掌管宫殿警卫

户部

国家财政

宗正

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礼部

文化教育

少府

掌管山海池泽税收、官府手工业,以及供给皇室需用

兵部

兵政

太仆

掌管全国的马政与宫廷皇亲国戚用马

刑部

司法刑狱

……

……

工部

屯田水利

A.呈现家国同构的特点B.表明官僚政治得到发展
C.缘于相权的逐渐膨胀D.体现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8 . 宋初,宰相议事的地方称中书门下,简称“中书”。中书本是执掌军政大权的机构,但赵匡胤为了削弱相权,把军权从宰相手里分离出去将之转移到一个新设立的机构。这一机构的长官称(     
A.同平章事B.参知政事C.枢密使D.三司使
2024-05-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桐·浦·富·兴”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尚书令,始于秦,本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时,成为中朝重要成员;东汉时,“天下枢要,在于尚书”;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隋唐时,成为三省中枢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演变表明尚书令(       
A.所属机构分工渐细,行政效率降低B.权力升降无常,取决于皇帝的喜好
C.由内廷官到外朝官,政治权力递减D.职官变迁频繁,凸显中枢决策矛盾
10 . 元朝行省制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材料反映了行省制的设置(     
A.利于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C.与宋代相比更利于中央集权D.与元朝民族征服背景相关
2024-05-2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