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对边区各级干部的培养,为此党中央作出一系列指示和决定,如1943年《关于征调敌后大批干部来陕甘宁边区保留培养的决定》,要求晋察冀和太行分局抽调优秀干部来延安学习。并创立了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马列学院等干部培训学校,竭力培养干部。同时,为全面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先后制定与实施了干部考核条例,着重考察干部的政治原则性、工作积极性、业务熟练性、作风民主性和学习先进性等,这些严格的标准有效控制了干部队伍的规模。边区先后四届政府,均基本保证任命行政干部在千人左右。此外,这些条例和法规要求对干部进行平时考核、临时考核和固定考核。边区政府还对各级干部队伍实行每年两次定期鉴定。针对考核和鉴定情况,政府确立了一套干部奖惩依据的具体办法,并广泛听取本机关和群众意见,对奖惩审批持审慎态度。同时,党始终坚持教育为主、奖惩为辅的原则。对此,毛泽东深刻指出:“奖励模范,不使积极分子沉没于一般群众中,是提高全部工作和全体人员的最好办法。”

——摘编自闫世桓《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积极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革命情绪高涨和革命成果的积累,发动群众、公开割据、建立苏维埃政权成为新的目标。截至1929年底,在中央苏区建立各级政权500个,其中区级苏维埃政权50余个,乡级苏维埃政权400多个。不仅如此,相关基层政权的法律法规也建立完善,如《苏维埃临时组织法》《苏维埃政府组织法案》等。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之后,各地的城乡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治理体系雏形,从而改变了以往基层政权较为分散和无序的状态。这些基层政权承担的职能涵盖了生产发展、群众动员、政治宣传、社会协调等,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团结各个抗战力量,按照“三三制”的原则对原有的基层政权进行改造。在各级政权中,中共党员占1/3,非党的左派人士占1/3,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1/3。毛泽东同志认为:“必须使党外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因为他们联系着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给中间派以三分之一的位置,目的在于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1941年5月,明确以“三三制”作为政权建设基础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正式颁布。这次基层政权的变更,寓意着动员群体的扩大和动员制度的修缮,群体的多样化带来利益需求的多样化。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谢丹妮、黄颜飞《从动员到整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基层治理的演进路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央苏区基层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基层治理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基层治理的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户籍相伍与集乡聚为县两事,是秦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转折点。县既由基层的乡聚组成,乡聚以下又有什伍之组织,这样一来,就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1927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使乡村权力从地主士绅手中转移到农民手里,乡村政权的基础由地主士绅变为工农群众。乡苏维埃作为民众选举出来的乡政权机关,在其领导之下让农民直接参与行政管理,也使其在乡苏维埃代表和普通民众围绕苏维埃政府的日常事务和中心任务开展工作。由于乡苏维埃政府所拥有的广泛的社会职能,也使其影响力渗透到苏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的确满足了民众自身的权益。

——摘编自杨东《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与参与主体的近代嬗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基层组织的纵向结构,并分析这一组织结构确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革命根据地基层政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苏维埃政权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基层治理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时间主导力量政治选择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或现象
18601911清政府中的开明派官僚开明专制化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19111913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早期议会制模式辛亥革命
19141928袁世凯和北洋军事强人以军事强人的组织资源为基础的现代化模式府院之争
19281949国民党制度化、具有民族主义、以国民党作为组织基础的现代化模式国民党一党专制
19491976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计划经济现代化模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1978年至今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转型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摘编自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1)根据材料,概括近现代中国政治选择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现代中国政治选择的影响及启示。
2024-05-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一个演进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87年美国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为美国制定了第一个治国方案——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联邦政府为各州的中央政府,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

1)最高立法机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2)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对宪法负责,对国会的立法有否决权。

3)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1940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明确规定,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

材料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国家政权,对生产资料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定颁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架构,经济基础、法律原则、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并不断发展,中国的民主大厦巍然耸立起来。党领导人民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的民主》白皮书(2021年12月4日)


(1)根据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在国家结构上体现了何种原则,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抗日政权建设有何创新。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通过哪些政治制度来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扩大解放区、抗日反攻的新形势新任务下,晋察冀军区各部队的纪律制度存在的一些不足逐渐暴露。针对这一问题,晋察冀军区颁发了《关于扩大解放区几个具体问题的意见》《关于各所属部队进占城市及交通要道的政治训令》等一系列文件。19455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联合晋察冀军区成立审计委员会,严格检查各部门有无贪污浪费现象等。8月军区再次发布政治训令,对入城部队凡违反纪律者依情节予以军法制裁。9月,晋察冀边区党报发表社论,要求军队领导干部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奋斗,要发扬我军之光荣传统,要为人民的利益而永远不疲倦的战斗下去。军区还向群众了解部队行军、食宿等是否存在违纪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置。在征兵过程中,及时对新部队进行整顿改造,向新兵及时宣讲学习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阀军队的区别,军队的宗旨,军民、官兵、军地关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事教育等。

——摘编自罗志斌、戴建兵《抗战胜利前后晋察冀军区人民军队的纪律建设》

(1)根据材料,概括晋察冀军区加强军队纪律建设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晋察冀军区军队纪律的建设经验。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革命的成功路径。《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先后颁布,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为了保卫分得的土地,农民纷纷支持革命、参加红军,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党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在党的政策的感召下,抗日根据地的农民群众,同仇敌忾,支援抗战。解放战争时期,党在解放区实施《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出现了几百万农民推着小车运送粮食支援前线的动人场面,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进一步摧毁了新解放区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得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有农民说:我今年八十岁啦,经过几个朝代,没见过有这样的好领导!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70年代末,农业经济的发展再次得到激活,每家每户男女老少一起上,出勤率和劳动工效之高是前所未有的。除了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种植、养殖等农副业生产也得到大力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许多农村家庭摆脱了贫困,收入提高、生活改善。一些农村地区已基本构建起比较科学、规范、有效的治理体系,农村基层干部的现代化治理能力也有所提高,并赢得了农民的赞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茜、徐家林《中国农民政治认同百年运演的规律与经验》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推动农民政治认同提升的努力。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农民政治认同提升的重要意义。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民党统治的农村鸦片泛滥,封建迷信盛行。农民受到保甲制度的控制,承受着沉重的地租和赋税。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强调“乡的中心在村,所以村的组织与领导是十分关键的问题”。此后,各根据地的乡村基层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乡村的政权均采用直接选举制度,妇女也有选举权。在此之前,农村成立了贫农会、互助社、少先队、儿童团等组织,但这些组织大多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力量单薄。乡村政权建立后,这些民众团体得到了整合与加强。与此同时,乡村党支部在健全制度、整顿作风、干部培训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效。

在乡村政权的组织和发动下,许多农民积极分子加入红军、游击队、赤卫队。与此同时,乡村政权还组织了兴修水利的工作,并帮助农民建立互助社、共济社等组织,解决了农民生产与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乡村小学纷纷成立,苏区的儿童入学率大大超过了国民党统治区。鸦片种植与吸食的现象大大减少,许多农民以前供奉家神,“现在换成了马克思及革命先烈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区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区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作用。
2024-04-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戏剧进行内容、形式上的改造,将其逐渐发展为蕴含着革命话语的革命戏剧。在革命戏剧中,原来的道具、扇面、标牌等被领袖画像、五角星等取代,演员手里的道具都是象征革命和生产的武器,在形式上与政治象征紧密相连。戏剧表演中的对白都通俗易懂,农夫看完可以讲给家人或邻舍听;小孩看到日军枪杀中国同胞时,也会举着小拳头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在革命戏剧中,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帮助农民实现解放;实行土地改革,将土地分给农民,实行减租减息;推动军民合作,推动生产发展;关注婚姻、疾病卫生等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很多剧目都是根据当时真人真事改编的,这些积极参加劳动生产的英雄模范的事迹对普通民众具有强烈的号召力,更容易激发民众投身革命实践的积极性,在提高农民素质、动员民众参加革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梁珊、秦燕《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构建》

(1)根据材料,概括延安时期革命戏剧的显著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延安时期戏剧革新的意义。
2024-02-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二)历史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党中央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方针,各解放区继续实行抗日战争时期确立的民主选举的各项原则和制度。一些解放区开展了民主选举运动,颁行了选举法规。194510月至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为召开第三届参议会首次大会进行了乡、县、边区三级普选。这次选举产生了170名边区参议员,包括各社会阶层的代表。在党派关系上,共产党员61人,国民党员19人,救国会员1人,无党派人士89人,解放战争后期,对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者的范围和条件作出新的规定。19491月,《东北解放区县村人民代表选举条例草案》规定:经军事法庭、司法机关和人民法庭判决剥夺公民权者,有反革命行为及民主政府缉办在案者等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9496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明确地把“赞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列为被选为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首要条件。其他解放区颁布的选举法规也有类似的规定。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区人民政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范围调整的原因。
2024-01-20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重难点21 背景原因类材料题解答技巧-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