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列宁曾说:“对上司毕恭毕敬的习气和某些‘公’务特权把他们拴住了,通过股票和银行,这支队伍的上层分子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由此可知,列宁(     
A.主张推翻资本主义制度B.指出了资本主义公务员制度的实质
C.意在揭露文官制的弊端D.全面否定西方的文官制度
2 . 下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局部)的对比,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的实质是(       
项目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中国科举制(乡试)
考试内容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A.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B.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C.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D.英国选官制度是对科举制的借鉴发展
2024-03-02更新 | 115次组卷 | 3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英国文官考试针对不同职位,设置不同的考试内容。如竞聘工程指挥部建筑绘图员职位的考生要参加16门侧重于工程类的考试,考试范围囊括了建筑业的绝大多数知识。由此可知,英国文官考试内容的设置(       
A.体现了政治中立的原则B.适应了实际管理需要
C.丰富了大学课程的内容D.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
4 . 有学者认为,所谓的西方国家文官,就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有不与内阁共进退,一般经过公开竞争考试,无过失即可长期任职的文职人员。据此可知,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A.利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B.避免了争权夺利现象
C.破坏了资产阶级政党政治D.削弱了内阁政治地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些改革(     
①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   ②推动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③削弱并杜绝英国政府的腐败   ④形成了文官政治中立的原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现代西方各国文官制度均要求文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即文官不能介入政党之争,不得参与政治活动,不得选任公职(要担任,就得辞去文官职务),不得接受政治捐款,并规定文官不随政党在竞选中的胜败和政府的更迭、进退而更迭和进退。这些要求(       
A.损害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B.有利于政治与管理的结合
C.使官僚习气和政治舞弊现象被禁止D.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提高
2024-01-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决定对文官制度实施改革,规定文官招募向全社会开放,不论种族、肤色和性别,符合条件者都可进入文官系统,而且要求其任职人数比例符合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由此可知,这一改革(     
A.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B.扩大了美国的民主基础
C.消除了种族歧视的现象D.造成了文官系统的臃肿
8 . 如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英国政府文官数量。据如表可知,英国政府文官数量的变化(     
年份1891190119111914192219391943
文官数量79241116413172352280900317721387400710600
A.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B.缓和了政党之间的矛盾
C.扩大了执政党的阶级基础D.强化了政府的宏观调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方“两官分途”的核心是保持文官的“政治中立”和“职务常任”。文官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对政党政治采取超然的态度,不与政党共进退;一旦进入文官队伍,文官的身份就得到法律保障,因此又叫“终身官员”和“永久雇员”等。据此推断,西方文官制度(     
A.弥补了西方多党制的本质缺陷B.顺应工业革命前改革官制需求
C.推动了政治与管理的相互结合D.对国家治理具有双重性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唐代,吏部针对官员的考核,设置了考功司,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唐朝政府阐明了职官管理“能上能下”的原则。

——据《新唐书》

材料二   18世纪80年代,英国国会就针对政府机构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某些改革。但真正有意义的文官制度改革是在19世纪中期,它是在自由主义者极力敦促和主张下进行的。1848年以后,英国政府财政官员届维廉、诺斯科特花了大量时间,对英国文官制度的现状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于1853年底拟订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提出了祛除恩赐制弊端:实行政绩普升制,奖优汰劣,奖勤罚懒等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诺斯科特、届维廉等人希望通过这一制度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现政府工作功能。

——摘编自《斯科特一届维廉报告出台原因初探》


(1)根据材一、指出唐朝我国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出台的背景。
2023-12-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