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以下为20世纪初的一份“报单”(官方向民间报喜的传单)内容节选(“X”处为缺字):“贵府少爷某某,今蒙钦命;头品顶戴赏戴花翎两广总督部堂袁,X品顶戴XX学堂监督某;会同考取为学堂XX学员一名,俟毕业后给以举人出身,知日荣升禄位。”该“报单”折射出(     
A.大众传媒的重要性B.维新变法的妥协性
C.预备立宪的虚假性D.社会转型的艰难性
2 . 据民初《最近官绅履历汇编》统计,江苏地区具有双重身份的“功名”之士情况如下表所示。这反映了当时(     
旧功名进士举人生员
新学历留学新学堂留学新学堂留学新学堂
占原功名人数(%)54.63.031.012.166.725.0
A.传统士绅阶层开始发生分化B.社会流动成员的身份范围广泛
C.江苏传统士绅阶层发展壮大D.社会传统价值取向发生了转移
2024-05-3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考前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即癸卯学制。癸卯学制对学校体系、课程设置、管理通则等做了具体规定,直接把“尚武”与“忠君”“尊孔”“尚公”等内容定为教育宗旨。清政府这一举措(     
A.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B.标志中国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
C.以巩固君主专制为主要目的D.标志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4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下列关于中国近代以来官员选拔制度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清政府设立学部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延续千年的科举制被废除
国民政府公布《考试法》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通过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A.①B.②C.③D.④
2024-05-3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桐·浦·富·兴”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改变了旧式价值观念B.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
C.推动了传统社会转型D.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
2024-05-2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03年商部成立时,清政府以特事特例为由,将原属吏部管辖的选官权限,暂由商部自择。 随后成立的巡警部、学部,均援引商部成例,认定吏部无法落实专业人才选用,向朝廷索要自 择部内官员的权力。这表明,当时(     
A.地方离心现象日益明显B.中央机构的行政效能低下
C.选官制度亟待应时而变D.废除科举导致选官混乱化
2024-05-23更新 | 384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北师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如图为1908年湖北学务公所上报朝廷的学校类型及数量统计图(部分,单位:所)。据此推知,这种教育领域的现象主要缘于(     

A.朝廷选官制度的变革B.公务员等级制度的实行
C.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D.西方文官考试制度传入
8 . 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学部成立后,各省改“学政”为“提学使司”,府、州、县设立劝学所,管理地方教育。学部的设立,标志着(     
A.传统选官制度的废除B.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
C.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D.近代选官制度的确立
2024-05-1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四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留学生毕业选官是晚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之一、如表是清末留学生考试的部分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预试正场考试廷试
年份参加人数合格人数时间合格人数届数录取人数
19081781271905〜191113884824
1909383235
1910721560
1911587526
A.晚清时欧美留学风气日渐兴盛B.具有明显的旧制度残余
C.留学生成为官员选拔主要对象D.新式教育体制全面确立
2024-05-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有学者提到清末民初的一首童谣:“月老娘,一面光,开开大门洗衣裳,洗的净了捶的光,爹爹把我送到南学堂,读四书念文章;红旗插到大门上,顶子戴到咱头上,看看排场不排场?”这首童谣反映了(     
A.新式学制的确立B.官本位思想的影响C.辛亥革命的成功D.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2024-05-1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常德市普通高中沅澧共同体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