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初年,“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之条被纳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孙中山主持颁布《文官考试委员会官取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等重要文官考试法律草 案。随后,《文官高等考试令M文官高等考试典试令》《文官高等考试法》《文官高等考试法施 行细则》等相继颁布。民国政府于1916年、1919年先后举行过两次高等考试。关于录取人,“江苏五十六人,合之外交官四人则为六十人,居第一位。湖北四十四人,浙江三十二人, 直隶三十人,江西二十一人,湖南二十三人,四川二十一人,奉天十三人,山东十二人,京兆三 人,又有旗籍一人”。

——摘编自李俊清《现代文官制度在中国的创构》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等文官考试地点,第一届仅有南京,第二届为南京与北平(今北 京),第三届又增加广州与西安两市。1934年在全国考铨会议上,甘肃省教育厅厅长指出 “以往中央举行之高等文官考试,本省无一录取者”,计划向大会提议“规定边远省份高考名额”。考试院提出关于边疆省份从宽录取的提案,说“边省教育,尚不如内地发达,若不从宽取录,则人才无普遍登进之机会,对于政治之统一,或亦不无影响”。1946年的南京国民政 府“制宪大会”将“公务人员之选拔,应实行公开竞争之考试制度,并应按省区分别规定名额, 分区举行考试,非经考试及格者不得任用”条文,载入宪法。

——摘编自李里峰《南京国民政府公务貪考^制度的若干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期高等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并归纳民国初^高等文官考试制 度确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高等文官考试的改革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改 革举措实施的原因。
2022-10-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创新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5年英国颁布了关于文官体制改革的第一个枢密院命令,其中要求高级文官需是有较高文化修养、渊博知识和应变能力的通才。1870年枢密院命令规定:“凡未经考试未持有合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任何官职。”文官是“非政治分子”,不得竞选议员,不参加党派斗争。在内阁时常更迭的情况下,他们不与内阁共进退。文官还经常受大臣们的咨询,向其提供情报、知识、经验,成为了统治阶级“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一—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设计的中国民主共和政制的蓝图中,现代文官制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认为“国中之百官……皆人民之公仆”,“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他还指出:“行政的官员,人民固然要有权可以选举,如果不好的官吏,人民更要有权可以罢免。”民国建立后,孙中山立即把他的构想付诸实践。到北洋政府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严密的现代文官制度的法律体系。仅在1914年2月至1915年5月就举行了4次县知事考试,录取了2805人。

一一摘编自李俊清《移植与嬗变一一论现代文官制度在中国的创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改革中所确立的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关于文官制度的构想。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外文官考试制度的积极作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选官以法律形式规定:“凡为吏之道,必清洁正直”;汉代察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科即为“孝廉科”;自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中也有“孝悌廉让”一科,录用的官吏讲求“清廉守节”。从秦到清,历代政府在考核官吏时都会把清廉与否作为考核原则之一,清廉者重赐嘉奖,贪赃枉法者则严惩不贷。历代还推行御史制度,对中央和各级官吏实施监督,弹劾国家机关中官吏违犯朝廷纲纪法度的行为。历朝历代都制定了严厉的法律惩罚贪官污吏,其中明代最严重的刑罚——剥皮实草就是用来对付贪官的。同时,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非常重视官吏的待遇,认为优厚的俸禄可以使官吏廉洁奉公。

——摘编自韩兆坤《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

材料二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会议制定并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第四条“改革政治机构”提出“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 同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条例草案,厉行廉洁政治、建立廉洁政府,严惩贪污腐化。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开宗明义提出“厉行廉洁政治”“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全民族抗战时期廉政、守纪的楷模与典范。

材料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1950年开始,党中央开展整风运动、三反和五反运动、整党运动等,刘青山、张子善两位高级领导干部,因严重贪污等被公审处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百年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建设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展廉政建设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党风建设的作用,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廉政建设的认识。
2024-05-08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商丘市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三)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公务员制度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与业务类公务员,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业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两者不得相互转任。英国的公务员“不得参加政党和担任政党机构的官员,或为政党从事政治活动”“不得发表政治言论,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等。美国1979年施行的文官制度改革法规定:“保证人人机会均等,经过公开的竞争性考试,只根据能力、知识、技能来决定录用和提升”。公务员除享有一般公民的权利以外,还享有保障公务员身份的特殊权利,各国一般都在公务员制度的有关规定中对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等。

——摘编自张磊《从西方文官制度发展看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材料二   科举制度废除后,孙中山主张由国家设置考试院,主管文官的选拔、任用和考绩。孙中山吸收了我国科举考试的有益成份,借鉴了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创立了文官考试思想。在南京临时政府和广州政府时期,孙中山先后规划和公布了有关文官考试的法规法令,使考试院的设立、文官考试的种类、资格、科目、内容和文官的任用制度化。考试院与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平级。北京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开始创立和运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其特种考试和检定考试,是我国的独特创制。文官的任用、考绩、升调、奖惩、抚恤等制度称作文官“铨叙”制度,在铨叙法规中都有详尽的规定,与文官考试制度相辅相成。

——摘编自房列曙《民国文官制度的独特创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
2023-11-1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各种选拔人才的标准,或以血统,或以军功,或以赀财,或以德行,或以才干等。除夏商周时期是以血缘为唯一标准外,其余大部分时期,德与才都是文官选拔标准的主旋律。夏商周三代官吏的选拔范围严格限制在血缘关系之内,他们遵从的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官职高下的“亲贵合一”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国纷纷摒弃以血缘为标准的选拔制度,打破了贵族制人事制度下的等级界限,使一些有才能而出身卑微的人得到重用。隋唐时期,创立了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入宋,工商杂员子弟亦被允许报考,甚至僧侣道士也能应试。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治国关键在于选拔和任用官员,国家机关是由大小各种官吏管理运转的。官吏的好坏称职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管理的成败。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实行常任文官制,一般只对普通文官即“下级官吏”实行考试,而“委任官”亦即政务官则通过直接选举或委任制产生,这具有严重缺陷。实行考试制度,不仅能保证人民选用德才兼备的“专门家”组成国家官吏队伍,且符合中国国情和传统。在孙中山看来,考试是实现平民政治、平等政治的美意良制。考试以其公平性在形式上为无论贫富贵贱的人提供了一个均等机会,特别有助于社会底层成员通过努力读书实现社会阶层流动,改变自己的地位。

       ——摘编自魏春明《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文官选拔制度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力主考试选用官员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一个国家文官选拔的因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文官制度以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为蓝本,继承传统科举的某些因素,历经多次改革。孙中山提出考试权独立的治国理念,认为官吏为国民公仆,要通过考试最用一切官员,并对其严格监督。1912年,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设铨叙局负责文官的考录、升迁、任免,拟定《文官考试令》,构建起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框架。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考试法》。在考试内容方面,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共计23科,后增加机织、染色、商业等科。但实践中,考试和任用脱节,其实施几十年录取人数不过千人。蒋介石执政后,更为党务、军务人员进入文官队伍大开方便之门。在地位方面,考试任职的文官在薪酬和升职上不如其他途径进入文官系统的官员。从对知识分子的吸引力方面看,民国文官制度尚不如科举制度。

——摘编自徐萍《从进士科举到文官考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民国时期文官制度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承秦制,“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上其计簿”,御史大夫检查计簿所载数据的真伪,丞相府则据实以行奖惩,绩优者升迁。为了防止官吏弄虚作假,汉朝颁布了《上计律》《功令》《考功法》,其中规定了“上财物之计簿而欺谩不实”的行为为欺谩之罪,要承担刑事责任。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庸吏,也要免职。唐代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考课的具体法规,明确规定考核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指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是针对各个职位的具体工作而规定的具体要求,偏重在职才能的考察。各部门长官在对其下属进行初考后,考核结果要“悬于本司、本州之门三日”。

——摘编自刘守芬等《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194172日,陕甘宁边区制定施行《边区公务员考核奖惩暂行条例》,明确边区民政厅组织3人以上的考绩委员会进行干部考核,分级进行,每年一次。边区政府明确了干部任用的四条标准,即“拥护并忠实于边区施政纲领;德才资望与其所负职务相称;关心群众利益;积极负责、廉洁奉公”。边区公务员考核实行赋分制,工作50分,学习25分,操行25分。其中工作以“研究进步、著有论文”为一等,“研究进步、富有创造”为二等。考核等级按分数多少定为七等,一等升级...六等降级,七等解职。考核时特别强调,对公务人员有功或有过,人民有用任何方式向政府控告及建议之权。此外,上级政府经常派员到各处巡视,以巡视所得的材料作为考核的参考或根据。在扎实有效的干部考核作用下,延安时期“公务员不是站在老百姓头.上的官僚”,他们“只是群众中间的先进分子,以自己的艰苦精神及模范作风影响推动群众”。

——摘编自康小怀《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干部考核工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干部考核的主要举措,并说明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考核制度的历史启示。
2022-03-19更新 | 374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