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管理机构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投卷”与“公荐”的影响,唐代科举中请托奔竞之风盛行,而主考官与中举者之间也容易结为特殊的“座主”“门生”关系。宋代对于科举取士全过程的控制日趋严密,在各个环节上强化防范。考官的亲属、门客等另外组织考试,称作“别头试”;下层官员参加考试,也另行组织,称为“锁厅试”;考试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称之为“锁院”:自真宗朝始,各级考一律“封弥”“誊录”。

——摘编自袁行席、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   孙中山具有以考试权独立为核心的文官考试的思想。他曾说:“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选举之弊,决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纠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救欧美法律、政治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纠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孙中山完成了从科举考试到文官考试的对接,奠定了我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基础。他的文官考试思想和他下令规划、公布的考试法规中,不少重要内容后来为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所沿用。

——摘编自《孙中山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贡献》(《光明日报》)

材料三   中国于2006年开启了公务员队伍建设有法可依的新局面。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对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逐步暴露出一些不适应的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国际政治环境变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公务员队伍就是落实政府行政职能、践行国家治理责任的战斗队,只有不断培育出更高素质的公务员、建设更高能力的公务员队伍,政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行政体系效能才能不断提高。

——摘编自贾海藏《新时代公务员队伍的建设路径:科学化+法制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对科举考试过程进行“强化防范”的两大环节,并结合所学,概述宋朝“科举取士”发生根本改变的表现及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孙中山之所以提出“以考试权独立为核心的文官考试”思想的缘由,并简析这一思想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并简述当下中国公务员考录工作所呈现的趋势及其发挥的作用。
2024-04-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官员选拔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前提,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方式各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宋科举考试概况

朝代

录取数据

状元人数(据载)

唐朝

开科268次,据不完全统计进士
10000人左右,明经诸科统计
20619
有姓氏可考状元155人;有籍贯可 70人,南方19人,北方51

宋朝

北宋

开科81次,录取进士51660人, 经考证,还有漏榜有姓氏可考状元71人;有籍贯可考 状元64人,南方29人,北方35

南宋

开科49次,录取进士45640人, 经考证,还有漏榜有姓氏可考状元49人;有籍贯可考 状元37人,南方37人,北方0

——据林白、朱梅苏等《中国科举史话》整理

材料二: 19288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由考试院执掌选拔任用官员的一系列考试制度。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在这十年中国的时局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政府有较多的精力来推进公务员制度。由于科举制的废除导致官吏选拔制度的缺失,广大的知识分子对重新建立官吏制度有强烈的要求。英国是最早建立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正是建立在借鉴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然而,虽然国民政府的公务员理论体系较为完善,但其制度在 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诸多的缺陷。

——摘编自王宇眉《浅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

材料三: 在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曾创造了许多世界选举史上闻所未闻的投票选举办法……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选任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1982年,党中央首次提出干部考试录用的要求;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发布,则标志着党政机关干部凡进必考录用制度的初步建立。当前,完善中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面临着一些全新条件。社会公共政治生活与执政党治国理政的多方面举措辩证结合,构成了推动中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发展的 强大动力。

——萧曙《发展中的中国特色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指出其变化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思想和制度基础,并指出其制度存在的“诸多缺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的选举方法及其影响。运用唯物史观,阐述改革开放后完善中国干部选任制度的意义。
2023-05-24更新 | 26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2023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干部制度是干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及其工作机制的总称。它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证,为实现党的政治任务服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不同,对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也不一样,相应的干部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特点。下列项中,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干部制度的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
②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在干部的廉政建设方面取得很大成绩
③在干部管理制度上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④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A.④①②③B.①④②③C.④①③②D.①④③②
2023-05-23更新 | 595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官员的选拔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代“府州司县吏人,幼年废学,辄入吏门,礼义之教懵然未知,贿赂之情循习已著,日就月将,熏染成性,…往往受赃枉法”。元仁宗登帝位就宣布:“朕所愿者,安百姓以图至治,然非用儒生,何以至此!”皇庆二年(1313年),仁宗正式下诏恢复科举制。曾经当过文天祥幕僚的南宋“遗老”赵文时年75岁,也闻风而动,其他“遗老”们也踊跃应试。元朝科举,无论是试题、场次、放榜,还是录取名额、授官,都明文规定对蒙古人、色目人优待照顾。

——刘安泰《谈元朝科举制度的废与行》

材料二   北洋时期,文官考试分为高等考试和普通考试两种,分别由文官高等考试典试委员会和文官普通考试典试委员会主持进行。两个典试委员会均于考试之前由大总统临时任命,考试结束后即予撤销。应试高等考试需有3年以上高等学校学历与毕业文凭或通过普通考试及格分发学习期满之男子;应试普通考试需有技术学校以上毕业文凭或同等学历经甄录考试及格或曾任委任以上文职之男子。高等考试中第1试为国文,第23试,依其报考的专门学科分别考试不同科目。普通考试第1试为国文,第23试分行政职与技术职分别考试。行政职考宪法、现行法令之解释、策问、文牍,技术职按照应试人之学科分别考试技术科目。

——武乾《论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

材料三   1982年,《吸收录用干部问题的若干规定》颁布,文件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吸收录用干部要实行公开招收,自愿报名,同时,文件还明确了考试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并确定政府人事部门的主导作用,将以前各系统、各部门为主分散考试改为统一组织。针对干部人员范围过于庞大,缺乏分类管理的问题,这一时期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在着力推进不同类别干部的管理改革。1993101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建立,考试录用制度也随之确立。

——句华《中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变革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元朝恢复科举制的原因,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元朝恢复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简析这一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作用。
2023-05-02更新 | 36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新高考研究卷(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是国家进行高效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发出《江楚会奏三疏》。针对科举制改革,第一疏提出头场考试考中国政治、史事,称之为博学;二场考各国政治、地理、农工、武备、算学,名叫通才。这两部分考试内容相当于科举中的策问,一般都放在第三场,奏疏中却请求放在头场和二场,最传统的根本之学四书五经被挪到第三场,称之为纯正。

——摘自杨念群《皇帝的影子有多长》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江楚会奏三疏》将“博学”、“通才”两场考试放在“头场和二场”的时代背景。写出晚清政府为统一全国学制而颁布的文件,并指出废除科举制度后清政府官员的主要来源。

材料二 古人说:“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干部工作也好,人才工作也好,本质上都是用人问题。我们要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关键是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我说过,光有思路和部署,没有优秀的人来干,那也难以成事。

——引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及公务员考录工作采用的办法,概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2022-11-11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6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绪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

——王定保《唐城言》卷1《散序进士》

材料二   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

——摘编自【英】玛格丽特·撒切尔《唐宁街岁月》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干部”一词的含义变化不大,主要指国家机关,中国共产党组织、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国营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摘编自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完善科举制的历程。结合所学,归纳永徽年间在法律、医学等方面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3)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干部制度的演变趋势及改革和完善的具体表现。
7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形成过程中,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据此可知(     
A.统一与分类相结合是干部管理制度根本原则
B.公务员的选拔实现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C.公务员属于国家事业编制,应依法履行公职
D.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2022-08-26更新 | 1347次组卷 | 52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